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2012 (51)
2013 (88)
2014 (5)
2015 (18)
2016 (30)
2017 (8)
2018 (56)
2019 (19)
2020 (3)
2021 (30)
2022 (3)
2023 (4)
2024 (10)
刚发现晚会在这呢,没过十五,还算过年:)新春快乐!...
Shifu好,前几天徒儿我太忙了,迟来给亲爱的Shifu拜年...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1,我也这么想呢。给Shi...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的圆年糕,真有心...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在大年初一送温...
回复 '枫雪故都' 的评论 : 谢谢枫大才子,祝你蛇年大...
回复 '傅江歌' 的评论 : 谢谢江歌亲!祝你和阿敏,大...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领导过年好!
回复 '傅江歌' 的评论 : +1 拜年拜年shifu,圆年糕...
本来想着师傅高鹏满堂,徒儿徒孙这么多,就不来打扰了...
夏圆 2/20/2013
http://blog.sina.com.cn/u/2895031791
回复武胜的评论:
谢谢两位高人的精彩对话与探讨!武胜将军有勇有谋善战,丽雅大师足智多谋扬善,如此完美合作,定然战无不胜,和平在望,文明久长!
你说的是,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认为逼和有“耍赖的嫌疑,不够爽”。规则是人定的,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足的地方,难两全,是吧?
中国象棋的过河卒子可以挺有威胁力的,威风一下,但毕竟只是敢死队员,多数半路就挂了,即使冲到底就成了残兵废卒,有去无回,呵呵,所以更喜欢国际象棋里小兵的升变。拿破仑就能善用人才,他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当然,中国也出过平民出生的大将韩信,但他却逃脱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一枚大将最终也不过成为刘邦的一个过河卒子而已。
看你的ID,似是棋坛高手,很高兴向你请教,周末愉快!
回复夏圆的评论:
小圆,你说得都让我不好意思了,抱抱亲爱的,周末快乐!
逼和是应败方的主动行为。打败了,手下都死了,头领却利用规则独自逃生。不是对方人道不杀他,是这个鬼子头太滑头。规则在鼓励这种滑头行为。哈哈,似乎延伸得太远了。
兵的升变我也很欣赏。原因是开局阶段的兵阵防御被破以后,单兵的作战能力太差了,几乎是任人屠杀的对象。不像中国象棋里“过河卒子如小车”那样战力十足。给他个升变作彩头,保存兵力才有意义,最终可以影响残局的胜负。
谢谢回复,有意思的讨论。逼和前所有的棋子都有战斗力,当然都得杀个你死我活;但倘若棋子(这里恰好是国王)失去战斗力后,“缴枪不杀”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猛将发于部伍,那任何军事文化都有包含” --这没有错,但把这种军事文化写到游戏规则里成为一个普及教育宣传,我很赞赏。
象棋和政治文化有关很对,战争本就是政治。不过把兵将都杀死,只留下应负战争责任的国王的性命(这种战争实践有点熟悉哈),很难欣赏这种“人道主义”。Queen很厉害可能反映欧洲王位继承上的女权。兵的升变却很难说特别。要说“猛将发于部伍”,那任何军事文化都有包含,谈不上先进。欧洲人对象棋的改革不见得都是有理的,比如快速进攻的战车被改名为防御性的Castle,不知是哪个城堡里昏庸的达官贵族定下来的。
这帖是引牛出棚的,没想到引来了一位丽人!天仙般的,多才多艺的,美丽优雅的丽雅!高兴得我手舞足蹈,笑得我上棋不接下棋。。。;)
谢谢牛人们登门。和为贵是吧?牛爱斗,更爱和平。;)))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King一动就被将死,逼其主动送死就是胜之不武,逼和就挺人道的,不是吗?我相信游戏规则与政治文化传统很有关联,皇后威力无边(除了不走马步)与西方“Lady First”的观念应有关联,而士兵的升变在封建时代也是很先进的思想了。
估计逼和与王车交换、兵的升变以及变得如此powerful的王后等比较fancy的规则都是欧洲人从中东学了象棋以后加上去的,就象中国象棋后来加了大炮一样,只不过是要增加趣味和变化。中西式象棋如此相似,应该是同源的,可能产生于印度,也可能就是中国发明的。
劣势时逼和也是一种技巧,虽然逼和一方有一点耍赖的嫌疑,但这个游戏规则符合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就是造成太多的和局,不够爽。
中国象棋无子可动就是困毙,这与穷寇必追的概念是相通的,创立中国象棋规则的人似乎没有听从《孙子兵法》“穷寇勿迫”的训诫哈。
再祝小圆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