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缘小屋

小说,随感,生活故事,读书笔记。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书笔记】穷人的经济

(2022-12-10 10:42:36) 下一个

这里介绍两个MIT的经济学教授Abhijit V. Banerjee和Esther Duflo所著的书。这两本书我听了两遍,去年年中一遍,去年年底一遍。听书时没有意识到这两本书是同样的作者,写这一篇读书笔记才联系起来。查了查,这两个教授合作写的第一本书《Poor Economics》在2011出版。2015年,他俩结了婚。2019年,合写了第二本书《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人可谓珠联璧合。

《Poor Economics》阐述poverty trap(贫穷陷阱)。在摆脱贫穷的过程中,穷人需要比非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穷人与富人一样具有创造力,但他们相对不易贷到款。如果有一个脱穷的起点,后续的扩大规模,寻找帮助,找客户,每一步都非常艰辛。实际上是,他们很努力,努力很久,最终还是陷在poverty trap里出不来。稍有一天灾人祸,经济状况就每况愈下,成为横躺着的S型。

穷人在饮食,购物,教育,医疗各方面做的决定,一开始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如果仔细研究,都有其原因。他们有一点钱,不去买充饥的食物,反而买甜食,茶,酒等相对奢侈的食物,因为充饥的食物让他们想到贫穷,相对奢侈的食物让他们心理上觉得富有而且愉快。如果有多一些的钱,他们一般不会去投资,反而买电视机之类的消费品。他们负担不起长线的投资,更不用说教育上的投资了。

教育上,孩子的性别,家里有几个孩子都会影响他们的决定。穷人的女孩,不去找同龄男孩恋爱,而去找sugar daddy,甚至为sugar daddy生孩子,以此为赌注,赌摆脱贫穷的机会。

以前,美国学校的免费午餐需要学生家长申请。一些家长不会申请,导致学生挨饿。后来改成根据家长收入自动颁发,这些穷孩子就不再挨饿了。穷人有穷人的傲骨。记得以前书评提到的《玻璃城堡》一书吗?书中的四个孩子经常挨饿,在学校里捡垃圾充饥,应该是在改免费午餐的政策之前。《玻璃城堡》的奇葩家长从来不领社会救济,认为违背他们做人的原则。

《Poor Economics》举了世界各地的扶贫例子,采访了很多穷人,认为扶贫需要聆听穷人的声音。如果光是从政治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制定政策,往往本末倒置,收效甚微。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提倡移民,提倡经济全球化。认为移民会带动输入地的经济发展。科技化和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随着科技进步,机器人必然会淘汰一些职位。有一种方案是收机器人税。但一是对于机器人的定义有争议,二是这样会阻止科技创新。也许universal payment是个解决方法。但作者引用了一项社会学研究,许多五十岁以上被迫丢了工作的人,不再能找到新的工作,他们的平均寿命减少五年。调查表明,工作带给人的不仅是收入,最主要是自我满足感(调查中自我满足感的比重超过收入的比重)。全球化中引起的本地人的失业问题,并非一个“钱”字可以解决。书中举了一个给失业人员创造再就业机会的组织,这些人非常认真地去讨论和分配一些低级的工作,很让人动容。

书中也提到种族问题。拉短种族在经济上的不平等,也许不强调种族反而更能激发个体的努力。有几个例子在好几本书中反复提到。比如让孩子在考试前写自己的种族,黑人孩子会考得差一些。如果让孩子直接考试,考试结果种族差异不大。同样数学考试前写自己的性别,在印度的智力考试前写自己的cast,都有类似结果。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开篇很是政治正确,后来就比较科学了。《Poor Economics》早八年,没怎么提政治。可能现在是个趋势。这两本书中的一些词在新闻中经常出现。看了书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的阐述,与新闻中听到的口号联系起来,觉得口号不能脱离context。口号可以是信仰,也可以是工具。每一个社会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动一发牵全身,并不是一个口号能够解决的。

【初稿:2021年1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多谢采心到访留言!
去了你家好几次,等你的扑街文章呢,赶快写啊:)
祝采心周中愉快!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原来缘缘家有“书会”,赶紧静静地补课:)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多谢小小留言和鼓励!问小小好!
同意小小提出的观点。我也接触到过这种华人。一些在国内资产不多的老人我能理解,毕竟在美国没有收入,怕生老病死拖累孩子。有些在中国国资产很多的,却这样做,很叫人不屑了。还听说有高中生穿名牌,开豪车,然后吃学校的穷人救助餐的。不要说傲骨,软骨也没了:)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多谢沈香留言和鼓励!
嗯,书里讲论点,然后举例子,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我是完全接受了书里的观点:)
沈香快回美了吧?祝一切顺利!
小声音 回复 悄悄话 亦缘爱读书,爱思考,佩服!
看了亦缘的读书笔记,感慨,亦缘文里说到,穷人傲骨,宁可孩子饿着也不申请免费午餐,赞这样有志气的人。
可有的华人,明明经济条件很好,也要把财富隐藏起来,申请老人公寓,食物补贴卷等。
亦缘好书评,令人思考,问好并祝新周快乐!:))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赞亦缘好书评!这两本书我没有看过,从亦缘清晰的解析中学到了知识。两本书的主要论点我很认同。谢谢亦缘好读书笔记分享!喜欢!祝亦缘新周愉快!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多谢沫沫留言和鼓励!
两作者中有一位是美籍印度人,因此有不少例子是印度的。我的体会是,印度的穷人是真的穷,美国穷人的福利不错的,那些选择饿肚子的还真有人穷志不短的:)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亦缘读书真是涉猎广泛,关于穷人的一些描写是没有想到的,人穷志短这句话看来也不尽然。亦缘好分享~~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多谢松松到访留言!
美国鼓励独立思考,挑战政府,因此有傲骨的挺多。还有的要自由不愿受束缚。听过好几个例子,宁可挨饿也不领救济金,homeless有shelter也不住。
祝松松周末愉快!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亦缘分享读书笔记。以前不知道一些穷人的傲骨,宁可让孩子饿着也不肯去申请免费午餐。亦缘读书广泛,这个笔记让人了解了一些穷人思想生活的多个侧面。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