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寻找生命之源 —〈西海固纪行之一〉

(2012-05-31 13:00:26) 下一个


不到西海固,你就不知道什么叫“滴水贵如油”。

家住彭阳县交叉乡关口村的马玉宗老汉,早上天不亮就从窑洞里钻出来。他麻利地牵来那头连日来因走山路而疲惫不堪的驴,套上那只早已空空如也的铝皮水桶,匆匆上路了。他要翻过两座山,到15里以外的河沟里去取水。他家储存的窖水早在半月前就用完了,而近几天来到河沟驮水的人排成了长队,他总是担心有一天河沟里那点水见了底,用什么来养活那干渴的十口之家?

在西海固,你常常可以看到翻山越岭赶驴驮水的男女老少,他们天不亮起床,如果有幸能找到水,回到家时已近中午,一天的大部分劳作就在这路途之中了。西海固的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不是敦促学生出早操,也不是检查早自习,而是急匆匆地组织学生去抬水,如果这一天的水有了保证,他心头的一块石头就落地了。在春蕾班采访,记者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家远而在学校吃午饭,所谓午饭其实就是揣在包里的一个玉米馍,由于没有水,她们的嘴唇打起了泡。西海固甚至还流传着为争水喝而发生人鸟混战的故事。

人为水急,鸟为水亡。而成千上万亩西海固的庄稼,在茫茫黄沙之中干涸而死。西海固地处干旱风沙区,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常年的入不敷出,使自然条件变得极为恶劣。更为奇特的是,老天爷像故意和这里的农民作对:大量的庄稼急需雨水时,它却赤日炎炎滴水不下;而仅有的3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其时大雨倾盆,冲毁黄土和庄稼,使山头变秃,房屋坍塌,农田成为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西海固的人民盼水又恨水,在长期与水的斗争中,他们摸索出了一套打窖打井、改土保水的经验。

我们来到固原县官厅乡上梁壕村采访。汽车颠簸着开到山顶,放眼望去,附近几个山头已有了浓浓的绿意,使我们连日来被单调的黄土弄得疲惫不堪的双眼为之一亮。上梁壕是一个小流域,几年前这里也和其他村落一样,“山上和尚头,山沟没水流”,生活在这里的22户回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遇到大旱之年更是无以为继。从1995年开始,该村被乡政府和有关部门定为集“山、林、田、水、草”为一体的小流域治理点,这里的农民早出晚归,在政府的带领下向荒山宣战。他们在荒山上挖沟筑堤,栽草种杏,既涵养了水源,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在几年之后以草牧羊、以果卖钱,两年来共治理荒山3100亩;同时利用推土机和人力平整高标准基本农田700亩,使原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上梁壕村还利用先进的地膜玉米配合窖水微灌技术,在大旱、雹灾的1996年获得了好收成。打窖在西海固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农民们一年的生活用水基本上靠上一年雨季贮存的窖水解决。但利用打窖来浇灌庄稼,充分利用上一年积存的雨水来抢救大旱中的玉米等高产作物,这还是近年来推广“温饱工程”以后出现的新技术。上梁壕村现在每户拥有2眼窖,平均能浇灌4亩地,去年人均粮食已达508公斤,远远超出了人均300公斤的脱贫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事实上,“修梯田、打井窖、铺地膜”已成为西海固八县确定的脱贫“九字方针”。这一方针的中心环节就是水:留住天上水,截住地表水,引来地下水。穿行西海固,记者发现,这一方针正在各地得以轰轰烈烈地展开,并已初见成效。

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有水,银川平原成了“塞上江南”;因为缺水,西海固成为贫穷之冠。如今,西海固人民似乎找到了战胜旱魔的法宝。我们祝愿这里的漫漫黄土早日变绿,我们衷心地希望在这片焦渴的土地上人有水喝、鸟有水饮,庄稼因为有水的浇灌而蓬蓬勃勃地生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