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20)
2014 (84)
2015 (51)
小时候大家都很穷,零用钱是基本没有(我们家读幼儿园时还有二分钱买糖的),大家嘴馋就各尽其谋,山上摘,地里掏,水里摸,许多时候连家中的黄糖也不放过。我们那里近山,山里有很多野果,如山棯,榕树果仔,蛇巴卜,蛇果仔,地棯,猪乸棯,假无花果(假牛葂),酸杻,山橘,油柑仔,咸酸仔,沙卜仔等等。这些能吃的野果都是大一点的孩子教小一点的,我有时也会试一下一些看见很好吃的,有时会弄得一口苦。
山棯是所有小孩的最爱,果期是六月至九月,乡下有这样一首采山棯的童谣(尽量用乡下话,有些字也找不到正确的写法,望谅):
六月六,左手收棯,右手掬(局音,盖着的意思,那时棯少,有了就不让人知)。
七月七,左手收棯,右手嘚(得音,往袋里塞的意思,那时棯很多,要手快)。
八月八,左手收棯,右手哒(达音,甩到地下的意思,棯都熟烂了,许多不能吃)。
九月九,收个棯仔甜个酒。
山棯是小灌木,春天时花开得很靓。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不是每个上头都有棯树,有些山有棯树也不长果,好像越近人气的地方这个现象就越明显,我们常玩的山头蟹山,黑美山和恒美公园山,蛇尾山都没有棯树,但离镇不到一公里的马山却满山都是,以外的山也有,可没马山那么集众,真有点怀疑是不是以前是不是有人种植山棯。
每年七月左右,正好暑假,生产队的小孩大多都不用下田帮忙,一大早就一大班人向马山进发,平时我们都不去那里玩,满山长满密密麻麻的树,上一年的路,今年可能找不到。这山不太高,约五六十多米,爬到半山腰,树木开始变稀,棯树就开始出现,棯树大小不一,小的齐膝,大的有人这么高。棯仔长满了树,长得有点像个钟,有青的,有红的,还有紫的,青色的很硬,紫色的就软了。人就各自为战,找熟透的深紫色的棯仔,没经验的连微红还没熟透的也摘了,一开始边摘边吃,棯很甜,色很深,很快手指就被染紫了,棯中间有一小根白色的芯,微苦,一般人都不吃,棯核小而多,鸟也不能消化,就是靠鸟来传播的另外的山头。
采到十一点左右,天气变得炎热起来,那时大伙都已采了满满的一袋,就打道回府。采山棯最怕的是鬼皇虰(程音,一种很凶猛的黄蜂)、蛇和毛毛虫,还有那座山传说有毒的马鬃蛇(一种没毒的四脚蛇)。时时有人被鬼黄虰叮着,那头肿得像猪头,听说过岭那边有人放牛,牛踏上那蜂窝(窝多筑在离地不高处),人被叮死了。所以采棯时,人人都要眉精眼企,打足十分精神,一发现蜂窝,就告诫所有伙伴不要到那地方去。
采来的山棯慢慢地吃,有的人拿到市上卖,把采来的棯分成二分钱一份,但一般都很难卖,因为其他孩子也可以去采,而能卖到一毛两毛的话,对一小孩来讲就已是很好的收入了,那就可以买冰棍吃。
山棯真的是好东西,产量也很好,花又好看,就是不知为什么没人开发成水果或用来酿酒,我和我乡下的老死讲了几回,多次回乡玩,只知到各旅游景点玩,对家乡的一些特产全忘了,不但山棯没吃上,连花棯也很少吃。今年一定跟老死要些种子来,我要在美国试种。
在网上找到一些山棯的图:
山棯树
山棯花
山棯花上的毛毛虫,惹上就一身麻烦
没熟的山棯
熟了的紫山棯
采到手的山棯
多谢分享。
你用繁体,是香港人吗?我是广东新会人。
没个山头都不同,可能和日照有关。
以为没什么人知道这东西了。
这东西吃多了拉不出屎哦,是小时候常遇到的事。
六角杨桃就没见过。
肯定不是,Honeysuckle应该是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