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s World

五花八门身边事,喜怒哀乐笔中行。
个人资料
spot32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百年帽业“盛锡福” (上)

(2015-05-09 12:12:49) 下一个

历史的长河,淘沙沥金,在九河下梢的天津,留下了幢幢美不胜收的历史风貌建筑。在和平路渤海大楼旁边,有一座高四层的楼房(今和平区273号),这就是由德国建筑师贝伦德设计,1927年开工营建、并于1929年竣工落成的欧式建筑----盛锡福帽庄大楼。盛锡福大楼落成时,曾跻身天津高楼之列。它以恢宏的气势,见证了盛锡福帽业的百年变迁,向世界展示了天津民族工业发展的独特魅力,犹如一座彰显天津工商业历史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天津人的心坎里;而大楼外立面上水泥浮雕“自制四季、各种帽品、式样新颖、美观耐用”的16个广告语大字(注:最早的字为“自制四季中外男女帽品 式样特别新颖美观耐用”),更犹如凝固的音符,奏出了振兴天津民族工业的华彩乐章!

帽业传奇 名扬四海

盛锡福不仅是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骄傲,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盛锡福的创业与发展,不仅凝聚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百年来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伟大复兴梦,百年的艰苦创业,折射出我国民族工业顽强的生命力。

盛锡福创建于1911年,作为百年中华老字号,它以其独特精湛的制帽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天津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享有“中国帽业之冠”、“亚洲帽业之父”的美誉;它以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厚重历史和 “用料考究、设计独特、做工精细、品质优良”的制帽工艺特色,为我国制帽业积淀孕育了丰富的营销经验和浓厚的商业文化,成为中华服饰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

盛锡福生产的帽子种类众多,其中有三大特色:皮帽、草帽、呢帽。盛锡福靠草帽起家,靠皮帽扬名。它生产的各种帽品,款式新颖、四季皆全,应有尽有,其中夏季供应的各种草帽有:西式硬胎草帽、巴拿马式草帽、毛棉综合编草帽、四草平顶草帽、毛丝辨美式草帽。冬季供应各种御寒的皮、棉、绒帽,其中最名贵的海龙、貂皮、水獭、剪绒等皮帽。春秋两季供应的各色呢帽、鹅绒呢帽和各种高级缎帽,以及睡眠帽、压发帽、便帽等。还有儿童帽、老年妇女戴的绒帽,各大矿山、铁路的劳保工作帽共200余种,不仅号码齐全,而且选料精,工艺高,质量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改进了工艺,做到了料高工精,色泽漂亮,受潮后的帽子也不变形,颇有独到之处,还创新出了堪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媲美的高质量的毡制礼帽,这是制帽工人的伟大创造,也是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工业文明的结晶。盛锡福因而驰名中外。

上个世纪20年代是盛锡福鼎盛时期,曾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沈阳、青岛、郑州和武汉等城市设立20多个分销处。产品同时出口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当时工业先进的欧美各国争得了一席之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帽业专家”。

1929年,盛锡福曾在菲律宾举办的马尼拉嘉年华会上,荣获得国际金奖,1934年,又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大奖。解放后,盛锡福的产品在国内屡获殊荣:1985年荣获天津市优质产品、天津市著名商标、国家优质产品银奖等称号;1990年荣获中国妇女用品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20069月,盛锡福帽业公司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有绝活。盛锡福制帽工艺也和许多手艺一样,家传、师传,口口相授,是一代代制帽工匠技术的结晶。盛锡福的发展,老工匠们道出了三点秘诀:弘扬传统、勇于创新、坚持不懈。他们坚信百年老号的生机来自本身,坚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勇于创新。这种复杂而又严格的制作工艺使盛锡福帽子成为考究精致、穿戴舒适的精品,老工匠们完全遵照这种工艺,丝毫不敢马虎。


吴佩孚题写的匾额

盛锡福的制作工艺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每道工序都要求精益求精,其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是很多制帽工艺难以望其项背的。这项制作工艺也是历代的制帽师傅通过对生产经验长期的积累总结得出的技术成果,具备了机械制造无可比拟的优点。不仅是毡帽、呢帽,盛锡福的皮帽加工制作也一样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处理。从皮毛裁制开始,道道工序都有讲究:配活儿要求毛的倒向要一致、毛的长短粗细密度要一致、毛的颜色软硬要一致,裁制皮毛时如顶刀、人字刀、月牙刀、梯子刀、斜刀、弧形刀、直刀、鱼鳞刀等种种刀法千变万化、应用灵活;缝制时要求顶子圆、吃头均、缝头匀,蒙皮面都要缝对缝、十字平、勾扇、翻帽、串口等工序盛锡福要求不一而足。

盛锡福帽子的代表产品有“毡、草、裘”帽,但就毡帽来讲,最显著特点就是虽经潮湿永不变形。毡礼帽制作起来主要靠人的手工技巧,制作的毛毡帽坯好坏,制浸胶及二次定型是制出好成品的关键,时间、温度必须把握合适,碳化、除杂、织坯、压坯、卷洗……,之后染色、抻顶、浸胶、定型、模压等50多道工序,这些复杂而又严格的制作程序使盛锡福帽子成为外形美观、端雅大方、考究精致并穿戴舒适的帽中精品,曾多次为历届国家领导人制帽,并馈赠国际友人,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盛锡福生产的帽子之所以中外驰名,靠是制作工艺考究,质量上乘。生产的皮帽,从毛皮的色泽、皮质的选择到制作的各工序都有严格的把关标准,从不凑合。皮帽的耳扇要求大方,帽腔深,里衬均匀,帽坯还要经过高温防缩处理,使其不易变型,戴着柔软舒适,看着挺括漂亮。盛锡福前进帽的独特之处,是其他厂家不能比拟的,除精工细做外,里内还加有一层弹质的衬,成型后还要经过上盔整烫,使其帽子里面匀称。这样做的帽子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整烫定型后遇潮湿仍不变型。帽口选择猪皮口,其特点是能吸收头油,对保护皮口柔软有益,并能保证帽子号型准确不变型,戴着舒适。

“头顶盛锡福”成为人们在生活上追求高品质的一种象征。上至国家领导,下到普通百姓,远到国外友人,到盛锡福买帽、定做帽子的,不计其数。值得一提的是,1924年冬,孙中山先生途经天津时,为御寒购买了一顶盛锡福全皮英式“海龙皮帽” (现珍藏于上海宋庆龄纪念馆)。“海龙皮帽”价格昂贵,这是因为海龙是生长在苏联西伯利亚北部海域的海陆两栖的哺乳动物,它的皮毛要比水獭皮毛高贵百倍以上,特别是到了大雪节气,发亮的厚绒毛上能长出一层三寸来长均匀分布的银针,其手感非常好,毛茸茸、圆滚滚、软腻腻的,具有保暖、防水,雨雪滴上后不留痕迹、不沾湿皮毛的特异功能。


1950年为周恩来总理制作的水獭皮土耳其式帽子和1998年为江泽民主席制作的毡子礼帽。


建于1929年的盛锡福帽庄大楼旧照

在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中,由于盛锡福有着强大的世界级品牌影响力和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它成为我国国家领导人和外国政府首脑定制帽子的首选厂家。上世纪50年代,盛锡福曾经为毛泽东主席制作过将校呢圆顶帽;为陈毅外长出访印尼制作过金丝草帽;上世纪60年代,为刘少奇主席出访苏联制作过美式圆沿皮帽。上世纪90年代,盛锡福又为江泽民主席制作过羊皮前进帽;为郭沫若、乌兰夫、万里、赛福鼎、王光英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定做过帽子,其中为十世班禅大师定制的帽品,至今还供奉在寺中。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印尼总统苏加诺、柬埔寨亲王西哈努克及夫人莫尼克公主也都曾在盛锡福定做过帽子。当盛锡福制帽大师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为毛主席、周总理制帽的情景,仍然激动万分,这一段段传奇故事,与盛锡福皮帽制作工艺一样,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呕心沥血 艰苦创业

漫漫商海、群雄争锋,天津工商业的有识之士,翘楚之才,不畏艰险,艰苦创业,几代人呕心沥血,百年持之以恒。经风雨而独秀,历百岁而犹春。凝结了一大批闻名遐迩、有口皆碑的津门老字号金字招牌。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说到帽子,人们自然会想到津门“中华老字号“----盛锡福帽庄。盛锡福在全国久负盛名,但它是在天津起家的,创办人是被人们誉为”中国帽业泰斗“的刘锡三老先生。


刘锡三

刘锡三(1885.3.19——1969.5.12),别名占恩,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沙河镇湾头村人,家中世代务农。他幼年读过几年书,后因家境不佳而辍学。于是,帮助父亲在地里干活。这一年,家乡受灾,农田歉收,乡里人四处谋生,他也离家去青岛市一家外国人办的饭店里做杂勤。他为人勤快又好学。在饭店里,因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学会了一些日常英语。不久,刘锡三离开了这家饭店,到美商“美清洋行“当练习生,学习出口草帽辫业务,后被提升为职员,负责下乡收购草帽辫。草帽辫是用来制作草帽的,洋行把它收来,再运到国外制成草帽返销中国,以获高利。刘锡三在洋行里干了几年,对草帽辫的质量好坏、品种和产地,以及草帽的制作等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于是,他就想:中国人的钱干吗让外国人赚去?正如《盛锡福帽庄二十五周年册·小史》上所记:”敝人自动专营草帽辫出口事业,因见外侨采办我国廉价草帽辫制成轻巧的草帽,仍舶来昂价售与华人“。刘锡三是个有心之人,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笔钱,准备自己干。

1911年,26岁的刘锡三一边在“美清洋行”天津分行任职,一边与其表兄芮某合资,在位于天津老商业区的估衣街归贾胡同南口租了一间门面房,开设了一家帽庄,取名“盛聚福”,以出售草帽为主,主要是制作草帽,秋季兼营弹棉花,生意做得很顺手。

1919年,刘锡三购置了一部西洋制草帽的机器,设立了制帽厂,大量生产各式新颖的草帽。除自产自销草帽外,还生产销售小帽、将军盔、美式呢帽、皮帽等四季帽子,并很快在天津打开了销路。

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打了两年,由于社会动荡,刘锡三便将帽庄迁进了法租界天增里,租了一间楼房门面,楼下作为门市部,楼上当作坊,由四五个工人制作草帽,由于草帽成本低,售价也就便宜,所以销路逐渐也打开了,业务也越做越大。

1925年,刘锡三的表兄芮某病故,刘锡三便独资经营,暂由史训亭为代理人。此时的盛聚福在天津已是小有名气,为求更好的发展,刘锡三撇下原来较小的店址,通过一位亲戚刘子山(东莱银行股东),从东莱银行得到一笔可观的贷款,租用了东莱银行产业的两层楼房,扩大经营,并把盛聚福更名为盛锡福,并辞掉美清洋行职务,专营帽庄,又在天津法租界21号路渤海大楼旁的两层楼房做为帽店的新址,并把盛聚福改为盛锡福。

刘锡三打的第一个漂亮仗是制做一种日式硬平顶草帽,把日本用中国原料做的这种草帽挤出了中国市场。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社会上流行一种日式硬平顶草帽,是日本人用中国草帽辫加工而成,售价很高,获取暴利。于是刘锡三萌生了自己制做这种草帽的想法,但制做这种草帽,得用折式草帽机器,这时一个法国人桑斯,从法国运来了这种机器,打算自己设厂制做。正在刘锡三想办法之际,事情出现了转机,桑斯被天津法租界工部局聘去工作,就把机器卖给了刘锡三。从此便用这种机器制做日式硬平顶草帽,同时从青岛聘请了漂白技师周绍熙,使做的草帽更为精美,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这样,不但把日本货挤出了中国市场,也使盛锡福的资金大量增加。

此时,社会上妇女时兴戴草帽,刘锡三抓住时机,聘请了一位白俄女人为设计师,设计制出的女式草帽,由于式样新、质量好,加大了对外宣传(开展广告活动)的力度,顿时畅销国内外。刘锡三趁热打铁,抽出部分资金增设了一个进出口部,办理进口澳洲羊毛,供本厂作呢(礼)帽原料,出口草帽辫,兼营其他贸易。业务不断地发展壮大,又在法租界天祥市场内设立了第一分销处。1926年,年底结帐,十多万元的纯利使刘锡三惊喜异常。

盛锡福在两次购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重金聘技师,也从同业中挖取技术骨干,千方百计地网络人才搜集国内制帽技术中的绝招;还几次派人东渡日本学习考察,带回东南亚制帽的先进技术。对国内国外先进技术的积极吸纳,使盛锡福在模仿、创新产品上获得了高起点;前店后厂的结构使盛锡福能对市场需求迅速作出反应。同时,盛锡福的商业触角已伸向五大洲相当广泛的地区和国家,从那里又获得了国际市场的销售情况、先进的技术以及商品的图样、融汇各国技术与风格、其品牌内涵迅速蕴积。

几年之后,盛锡福相继设立了皮帽工厂、便帽工厂、缎帽工厂、化学漂白厂、毡帽工厂和印刷厂等,并开设了两家分销门市部。刘锡三是个一门心思想把生意做大的人,他的买卖赚了钱,不去置买田地,而是继续扩大再生产,哪个城市商业繁华,他就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在最繁华的地段开设自己的店面。

20世纪30年代末,盛锡福已到全盛时期。同时,在天津法租界梨栈大街设立了第二分销处。盛锡福所以从小到大,迅速发展,靠的是经营有方。首先是品种齐全,货色精良。全部产品达200多种,不仅号码全、选料精;而且工艺高、质量优。其次是销售灵活,遍及欧亚。盛锡福有自己的销售网,天津有两个分销处,北京有四个分销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青岛、济南、徐州、先后设立了分销处。另外在西藏、绥远等地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市场。由于刘锡三能讲英语,与国外联系业务很能广,如在新加坡设总代销店,向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另在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澳洲、南北美洲、西班牙、葡萄牙、捷克、瑞士、挪威、缅甸、越南均有代销处。这样,盛锡福已能生产多种帽子,男女老少、春夏秋冬,各种帽子应有尽有。

由于盛锡福帽子质量好,款式新,一些社会名流纷纷成为盛锡福的座上客,还有许多政界要人题字馈赠。其中有吴佩孚题写的“盛锡福”匾额,成为这个百年老店的符号,虽店铺历经数次迁移,但此匾却悬挂至今。另外还有宋哲元将军(抗日将领)题写的“祖国之光”、“国货先声”、“名驰中外”;秦德纯(国民党高级将领)题写的“冠冕群伦”;北平商会会长邹泉荪(民国政治人物)题写的“冠冕吾华”等等。透过这些题词匾额,我们分明感受到盛锡福当年的影响之大。

 

转载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spot3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哈,那可不!不光是天津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呢!哈哈。祝小松周末愉快!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百年帽业,真是天津人的骄傲.
谢谢点点分享,问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