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留学经历:(十一)论文答辩

(2011-08-18 18:28:17) 下一个

 读博士的最后一关是论文答辩。在你提交论文给学校的时候,研究生院的老师就会要求你的导师给出一个列有七个教授的名单,他们会在这个名单中随机抽出三位教授做为你的论文评审人,其中一位必须是外校的教授。然后研究生院就会把你的论文寄给这三位教授,具体是哪三位教授,连你的导师本人也不得而知。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给这些教授两个月的时间审查你的论文。在研究生院收到他们的评审意见后,就会正式成立答辩委员会了。三位论文评审教授和你的导师是当然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外加一位主席。主席是由研究生院指定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担任,他一般不提问题,只是主持和监督答辩,并负责最终向研究生院写回报材料和答辩意见。和综合考试一样,导师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在学生没有听懂所提问题的时候将问题复述一次,不能有半点提示。

之前在加拿大我从没有参加过别人的论文答辩,只听人说答辩不好过。为了在我去加拿大前找些感觉,特意要求老婆参加了朋友W君的答辩,回来后老婆在电话里直说难,难,难,简直是太难了!她接着举出了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子。W君的论文里引用了一个日本人写的一篇文章里的一个公式,于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参考文献里用日文列出了这篇文章。答辩委员会的一个教授看到了,答辩时就问他“W君,你懂日语吗?”W君一听顿时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不知这位教授问的是什么意思,因为W君万万没有想到博士答辩会有问题问到他的参考文献里去。W君要求这位教授将问题复述一次,教授就要他将论文翻到参考文献一章。W君一看就慌了张,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急得只能是一个劲儿的拿杯子喝水;因为他不懂日文,所以他不能回答“Yes(我懂),否则就是欺骗和撒谎,此乃大忌也。他也不能回答“No(我不懂),因为你怎么能把不懂的东西写到你的博士论文里去呢?虽然此时正值早春,外面还下着雪,W君的额头已是满头大汗了。他的导师坐在下面,用手撑着自己的额头,两只眼睛向下(低着头),不时的只顾摇头了。他知道,这种问题最不好答,什么忙都帮不上的。多年后我出差到多伦多去W君家玩,提及此事时他还心有馀悸的。总而言之,除少数情况外,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一般会让你通过,不过每次答辩肯定有非常难过的时候。

在我接到导师让我准备答辩的通知里,P教授要求我将论文好好再仔细的读几次,要做到把写在论文里的每个字都能做出相应的解释。不知什么原因,研究生院没能及时收到外校那位教授的评审意见,我的答辩时间相应的推迟了两个月,这样我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准备了。我做了一个35张片子的ppt来介绍我的研究,每天练习两次,快到答辩的时候,自己认为准备工作做得已经完美无缺了。

我的答辩是安排在一个星期五上午进行。P教授为了万无一失,要我提早几天来加拿大,在正式答辩之前与他每天排练一次。于是我星期一就来到了学校,在与P教授演练了一次后,他提了几点改进意见,并让我在他所领导的当地的专业协会里做一个学术报告,看来他是想对我的答辩作一次检查了。学术报告是在第二天下午进行的,大约来了16个人,有加拿大最著名的院士,学校的老教授,当地的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也有刚刚进校的学生。我花了40分钟讲完了我的报告,然后大家就一个接一个的提问了。我从容的回答着大家的问题,感觉到这些问题都相当容易,气氛也相当的活跃,不知不觉的3个小时就过去了。P教授一看心里十分高兴,对我说我们不要再排练了,好好放松一下,星期五按时去系里答辩就好了

尽管大家都认为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可我心里还是一点底都没有:一是至此我还没有看到任何教授对论文的评审意见,按规定,这些意见只可能在答辩开始前20分钟的时候我才有机会看到;二是所有参加我学术报告的人,事先都没有读过我的论文,因此也就提不出什么太难的问题来。要是万一答辩不通过,我得重新再来;不但费钱,费物,费时,而且还会让人笑话,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也没敢太放松的玩。

星期五的早晨,我早早的来到了答辩室。大约在845分左右,答辩委员会的主席告知我,答辩委员会由他(物理学院的老教授),一个剑桥毕业的外校搞陆地结构工程的S教授,工学院的一个搞有限元计算分析的A教授,大学研究所里一个搞我相近专业的高工H博士,还有导师P教授等五人组成。此时答辩室早已坐满了来自系里的老师和学生,主席在简短的介绍了我和答辩委员会每位成员之后说答辩是分四轮进行的,答辩委员会的教授每轮可以至多提三个问题,其他老师和学生可以在每一轮的最后提问,每人不能超过两个问题;导师只能是解释问题,不能对答辩人进行任何提示。然后就是由我用ppt对我的研究和论文进行讲解和介绍。

讲解完后第一轮问题就开始了。首先提问的是S教授,他提了三个问题,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我答得还比较轻松。接着A教授问了两个问题,A教授是印度人,搞纯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问题的难度是中等,另一个就比较困难了;我回答时虽然感觉吃力,但还能勉强应付过去。接着就是轮到H博士,这伙计最年轻,刚刚博士毕业来到我导师手下工作;不知怎的,他突然莫名其妙的问请解释一下你所研究的对象在动态载荷(dynamic loading)下的性状和循环载荷(cyclic loading)下的性状有何不同?这下把我问晕了,当时在我看来,英文的dynamic  cyclic 两个单字的中文意思是一样的。于是我就又要H博士重新解释一次,没想到这家伙是个外国人,英文也不怎么样,他解释了半天,我也没有听懂;我又问了一次,他还是照原样的复述着;几个回合过去了,没有任何进展,这时我导师P教授出面了,他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来表示动态载荷和循环载荷,我恍然大悟,顿时心里就有了答案。为了让我有一个喘息的机会,P教授在第一轮的最后提了一个轻松的问题。在导师的帮助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第一轮总算过来了。接下来是第二轮,这一轮的问题比前一轮的难度稍大,不过大体都是与我的实验有关,我回答时虽然感觉不是十分舒适,但绝对是应付下来了。两轮后主席提议休息15分钟,然后就是第三轮和第四轮。后面两轮是怎么过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因为那些问题都相当的难。只记得S教授的一个问题是想否定我的一个重要结论,我据理力争,双方你来我往的搞了十几个回合,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急得我满头大汗,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了;要知道,如果我说服不了S教授,我的答辩就是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导师也帮不上什么忙的。此时我尽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仔细思考着S教授提问的意图,对照我自己实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突然我就有了答案,真的好像是上帝在帮我。

答辩一直进行到下午两点钟才完,超出预定计划两个半小时了。按到常规,本来要等到答辩委员会开会讨论有结果后才照相,看到研究生院派来照相的人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于是大家决定改变一下程序,将相先照了。再后就是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开会讨论我的答辩结果。大约又过了30分钟,答辩委员会主席来到我跟前笑着说恭喜你,答辩通过了,而且是全优通过!接着,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一个一个来恭贺我,S教授还笑着问你还想读P教授的博士吗?做够了没有?言下之意是P教授要求严,拿个博士不容易。我没有说话,只是笑笑。后来才知道,S教授是P教授在剑桥大学的师兄,俩人相当的了解对方。

不管怎么样,至此我的博士论文答辩算是圆满结束了!(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