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永远对生活心存感恩,对生命充满敬畏。相信普希金的那句名言:一切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个人资料
正文

黄油牛角面包

(2013-01-27 15:14:52) 下一个
今天下午我去超市去购物,不经意间,走到面包柜前,扫了一眼,又看见了我喜欢吃的黄油牛角面包,心里不禁一动。但考虑到自己的某些疾病,医生的嘱咐,又阻止了自己的念头,走向别处了。一边走,一边还在犹豫。同时,又想起自己当年的青少年时代。 我从小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多子女的家庭,靠着父亲在上海圣芳济中学教课的一份工资,养活全家八口。我童年时住在上海的南市区,活动天地只局限于老城隍庙和西藏路一带,每天吃的无非是素菜淡饭,过着天真无邪的日子。后来,全国解放,我同时进入一所私立中学上高中。那是一所位于思南路的英文学校改成的普通中学。在那里上学的很多是中小资本家的子弟。我的眼前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他(她)们不但穿得花团锦簇,吃得也是中西餐兼有。常常在课间,看见他们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面包火腿一类点心来吃。有一次,一位坐在离我不远的女同学,手上吃着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形似牛角似地也看似非常松软的面包,我虽没有垂涎欲滴,但心里确有些羡慕,想象着那面包的滋味不知有多美。但一想到那面包的价钱,绝不是我的条件所能去品尝的,也就不敢多想了。 直到我上了大学,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跟着一位比我高一年的学姐去小白楼诳街,经过一家名叫"起士林"的西餐店,学姐是位资本家子弟,她执意要请我进去看看,吃点点心。我也好奇,就跟着进去了。里面那玻璃柜台里放着各种诱人的西式面包和其它西点。我一眼就看见了那久违了的牛角般的面包,心里不免惊喜。学姐挑了一张近街的桌子,让我挑选要吃的东西。她要了一份咖啡和蝴蝶酥,我就只要了那一个我梦寐已久的牛角面包。第一次吃到的那可爱又美味的牛角面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终于领略了黄油牛角面包的美味!那时,天津"起士林"西餐厅确是正宗的德式餐厅,他们烤出的面包或各式西餐味道浓郁,不同于中国人开的西餐厅。后来,我工作后,经济条件改善了,也因工作性质的有利条件,在80年代时又多次去过"起士林"和"雨花台"等几家西式餐厅饭馆,吃过无数次的各种面包西点,但滋味总觉得不如第一次在"起士林"吃到的那么正宗,齿颊生香。 有时我出差去上海,就总要到我熟悉的淮海西路一带去重温我高中时期的旧梦,和姐姐一起在淮海西路或南京西路买一点衣物鞋类东西,自然也还喜欢吃一吃我颇有好感的牛角面包,但那面包做得是越来越精致了,味道却更趋于媚俗了,甜腻过头了。我觉得再也找不到我第一次享受到的黄油牛角毛病的感觉了。 直到20世纪初,我来新西兰定居后,在奥克兰,旦尼丁等城市,看见许多食品超市里都摆放着黄油牛角面包,朴素普通得有如当地的居民一样,又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和馋虫,我让孩子给我买来尝尝。一尝之下,这正是我喜欢的那种黄油香味,和那种酥松温软的感觉!我高兴至极!就像它乡遇故知一样,从此,我就经常要光临超市,去温习一下我的故友"黄油牛角面包",它成了我日常生活中深有感情的一个内容。 可是,岁月无情,年纪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也越来越多。亲友孩子和医生都好意劝告我,要少吃黄油甜食,我也想改改我的积习了。但每见这亲切可爱的小小黄油牛角包,我还是不免动心。今天,我又遇到了诱惑,我在超市转悠了半天,犹豫了半天,"to be or not to be?" 忽然想到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无忧亦无惧;应尽便须尽,无复多独虑!又想到,人活一世,就要活得尽兴称意才是,如果只为了延年益寿,却过得拘拘谨谨,无滋无微,纵活百年,又有何趣?不如放开心怀,活个豪迈痛快,即使死亡在即,也不委屈自己!正如诗人李白放言高歌: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散发弄扁舟! 岂止一个小小的黄油牛角面包,即使毛阎王再世,再来十次八次"横扫",再布下独裁专政的大网,莫须之罪加于身,刀斧威逼临于前,也要"威武不能屈"!相信匹夫之志胜于斧钺! 2012、11、25。戏作笑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起士林的西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