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人心

职业,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尽在人心
个人资料
正文

遭遇牛人:一个故事两个功课

(2010-04-27 18:09:27) 下一个

八零年代后期,我当学术界的逃兵,到IBM作网路产品开发。我的大老板是个IBM Fellow,在工业界大名鼎鼎。我们团队是他的“秘密武器”,成员多是名校调教出来的牛人,只有我是个无名小卒。不巧的是,我在项目的末期加入团队,他们已经把产品开发出来,正在测试。所以开始几个月,我只能打打杂帮点小忙,开会的时候大家高谈阔论,我却像个小呆瓜,什么都不懂,又尴尬又心虚,满怀压力。

虽然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但是速度太慢。这些牛人各自开发一块,大家都讲得头头是道,忙着改善自己那一块立大功。我不懂任何一块,只好依据基本原则分析一下到底哪里最慢。我设法记录每一个步骤的时间(timestamp),逐渐发现到95%的时间都在等待平台的回应。再分析一下,原来平台少了一个重要的功能,无法快速回应,我们的产品根本无法补救。我作个报告,团队讨论了几天,大家决定这个问题无解,最后只能放弃这个产品,宣告失败。

我才觉悟到这些牛人对产品懂得太多,反而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最后真正的问题,还是我凭“常识”找到的。我学到第一个重要的功课:解决实际的问题通常不需要高深的学问;在兵荒马乱中还能打出基本章法,才能平定天下。二十多年来,这个功课一再重复。我见过不少项目成功得很辉煌,不少项目失败得很悲惨,成败的原因都在于有没有打出基本章法。有趣的是,没能打出基本章法,往往正是因为花招太多,眼花缭乱!

可惜当年我的基本章法没有解决问题立功,而是尴尬地找到死刑的判决。却因如此,我有机会学到第二个功课。

隔了几天,大老板和我一对一会谈。我垂头丧气,谈到我来IBM的第一个项目就以失败收场,心里颇有压力。无可否认地,我们替公司浪费了很多钱。

大老板说:“如果你是工人,比方说是装配玩具的,公司要以你工作的时数或生产的数量来付你工资。你工作时间长,做得快,多赚点钱;否则,可能挨饿。公司只能这样管理工人才不会赔钱。相反地,公司需要在科技专才身上投资,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为公司赚大钱。比方说,杆码扫描器(Bar code scanner)就是个IBM的专利,到处收银台都需要。一个员工作一辈子只要发明这个专利,公司就赚不完了。当专业人员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把自己当作工人了。”

我把这个功课叫做“和时间交朋友”,让时间帮助你学习,成长,终于有所贡献。相形之下,有太多的人“和时间结仇”,有的揠苗助长,有的被时间逼得无法冷静,反而难有成就。二十多年来,每当我急躁起来的时候,就回想起大老板的一番话,庆幸有机会学到大牛的智慧。回头看来,大老板的话果真应验在我身上。我在IBM的前三年的确没做出什么成果,后三年却办成几件很重要的事。公司果然不用急,最后还是赚钱的赢家。

中国人向来最注重教育,深信长期投资开发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个急功竞利的时代,更不要被一鸣惊人的花招吸引,被爆发户的光彩诱惑,而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和耐心。在这个时代不对自己长远投资,靠哪个公司这样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