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游子往事(二)

(2008-02-16 17:41:48) 下一个

本文作者: 四月(SiYue)
文章来源: 游子吟论坛
发表日期: 不详

清末注:转载此文只是怀旧;文中所呈各类观点和主张,不代表本剑客行侠仗义的纲领和指南。文责原作者自负。

说游子往事,扯到中文网的历史,就有点扯远了。不过,既然自称中文网的化石级人物,这也是借机回忆一下。

上回说到 SCOTT HORNE。我通过耶鲁大学的老同学问过一下,这个人确实是老美,经常参加中国人的联欢会,看来中文确实不错。实际上他声称懂十几种语言。特别爱听郭兰英的歌,还把《康定情歌》译成英文,译得相当好。不过他的中文虽然好,但是有那么两次还是露了怯。第一次是有人在网上贴出著名的无情对: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大家都叫好,只有 SCOTT 非常不以为然,他没有看懂这副对子好在何处。另一次,他和另一网人叶香农联手反对“六·四绿卡”。叶香农在网上名声也不好,主要倒不是因为他反对“六·四绿卡” ,而是因为嘴脏,曾经因为在网上破口大骂而被封了帐号。叶香农的普通话很差,而说话又喜欢用拼音,外加英文注解,比如把“破釜沉舟” 注解成“destroy hammer sink boat”,等等。拼音也拼得南腔北调。当时在俄勒冈州的网人图雅贴出一副对子,当然是用拼音(中文网还不存在嘛),说“司各特人模鬼样,叶香农北调南腔。” 此联一出,网上笑倒一片。那时用拼音拼出来的东西,好像是有这种效果。如今这么两句话不至于使人笑成那样。司各特见了就生气了,因为他把上联顿读成“司各特人,魔鬼样”,觉得是骂他,所以连连出贴,编出了一些“司各特人,好榜样” 之类不伦不类的东西。布法罗有一位网人王笑飞,手上有一个程序能把繁体大五码汉字转成 16X16 的点阵并用#号显示出来,每个字 16 行,每行 80 字符宽能显示五个汉字,就把图雅的对联用这种方式贴了出来,大家也赞叹他的“书法” 好。这位司各特活跃了好久之后,突然销声匿迹,而过了一年多又在 SCC 露面的时候,改名叫“红军”,签名档是汉语拼音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全诗。

一九九一年,华夏文摘已经有了,那是海外唯一能读到的中文杂志,通过电子邮件每周接收。电子邮件也不象现在的能直接读中文,所有的中文邮件都是经过 UUENCODE 编码以后变成一堆整整齐齐的 ASCII 码传送,收到之后,要把邮件存成文件,再运行UUDECODE 解码,生成 GB 码的文件后用 CXTERM 打开阅读。在一九九二年,王笑飞在布法罗大学建立了中文诗歌网,是现在所谓的“邮件列表”,大家纷纷加入,把古诗旧诗新诗敲进去互相交流。当然还是只能用 UUENCODE 和 UUDECODE 这一套繁琐的手续,可是人人都乐此不疲。

中文的国标码早就存在了。纯国标码其实是七位码,为了和 ASCII 码区分,有几种方案,其一是在国标码上把第八位设为 1,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 GB 码。GB 码的缺点在与不能在只传七位码的 INTERNET 上直接传送。中文网的先驱魏亚桂和李丰锋等人发明了 zW 码和 HZ 码。魏亚桂又写了 ZWDOS 软件(即中文 DOS,后来昵称中文斗士),给用 DOS 的海外网人带来了福音。zW 码的特点是在每行开头写上“zW” ,这样 ZWDOS 就把这一行其余的字符都认作中文码并显示出来。而 HZ 码则是用 ~ {和~ } 把汉字括起来,这样的优点是同一行中可以中英文混杂。所以 HZ 码得以流行,而 zW 码就很少见到了。李丰锋又为 CXTERM 用户提供了 HZTTY,这样在其后的几年中 HZ 码成了中文网的标准编码。

九二年,网上有些人已在酝酿在 USENET 的 SOC 或 REC 这样的级别上成立中文专用的新闻组。这种新闻组一旦成立,所有的 USENET 站点都会接收,所以成立的手续也很繁。这时是魏亚桂一炮打响,建立了 ALT.CHINESE.TEXT (简称ACT)。以 ALT 打头的新闻组不一定被所有的站点接收,但是建立起来手续简便,而且实际上大部分站点也都收。这才是中文网的正式开端。有了 HZ 码,就能在 INTERNET 上用七位码传送汉字,而 ACT 提供了大伙说话的去处。其后在 ACT 中,USENET 被称为“油丝网”,新闻组(NEWSGROUP)被称为“牛屎咕噜铺” 或“牛屎铺”,ACT 叫做“中文铺”,魏亚桂理所当然地被称为“魏老板”、“魏掌柜”。魏掌柜提出了“爱铺不分先后” 的口号。我后来在游子吟谜社提出“爱社不分先后”,是受魏掌柜的启发。由此,海外中文网的三年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