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沙龙弟兄与王志勇牧师对话录

(2009-01-25 18:25:52) 下一个


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沙龙弟兄与王志勇牧师对话录

 (黑字部分为沙龙弟兄寄来的文章和作业,红字部分为王志勇牧师所加的评注)

1.我们的存在并非源于世界,亦非终于世界,在时空之外我们早已被预定,这乃是源于时空之外上帝的创造。这种存在既不能以时态来衡量,也不能用万物来参照,故此我们不能局限在时空中,用种种手段服从于当下的存在,从而用“红豆汤”和“埃及肉锅”贱卖生命。

--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从上帝和永恒的角度来看待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命就缺乏一个超验的、绝对的、永恒的根基。

 

2.既然我们的存在是出于一种永恒,那么我们应以永恒做为终极目的。物质世界是虚空的,我们的肉体亦是无益的,世界与肉体不能达成我们存在的意义,反倒是对我们灵魂的压制与奴役。从存在的事实来看,我们与罪是一个共同体,因为罪的存在,我们与永恒背道而驰。

--此处需要斟酌。我们固然当以上帝和永恒为归宿,但这并不排斥现实世界和我们的肉体。其实,从圣经的启示来看,物质世界和我们的肉体本身都是来自上帝的创造,都是“好的”、“甚好”。因此,问题并不在于物质世界和我们的肉身,而在于我们不敬畏上帝所导致的各样罪恶。所以,我们所要对付的并不是物质世界和我们的肉体本身,给我们的灵魂带来压制和奴役的也不是世界和肉体,而是我们自身的罪恶。更重要的是,这个物质世界和我们的肉体本身最终而言是上帝给我们的祝福。上帝把这个物质世界赐给我们管理并享用,上帝也赐给我们肉体为灵魂的载体。最终,圣城新耶路撒冷要从天而降,整个世界都会被上帝完全更新,成为以马内利之地;并且我们的肉体也要复活,成为荣耀的身体。圣经中所启示的创造论与文化使命乃是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根基。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神学中,一直忽视对创造论的研究和阐释,所以我们在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上,往往并没有用圣经中的启示来更新自己的心思意念。总之,我们的归宿虽然是上帝和永恒,但这种归宿并不是抽象的、神秘的,上帝仍然是上帝,人仍然是人,世界仍然是世界,只是在基督里我们最终与上帝、个人和世界达成彻底的完美的和谐。

 

3.从预定来看,无论是否得蒙拣选,我们都是一种工具,虽然我们拥有思想、情感、意志之功能,但我们仍然都在上帝的预定之下。对于重生的基督徒,我们的目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从世界之中认识上帝。同样,世界对于我们亦是一种工具性运用。

--此处切切谨慎,慎之又慎!我们虽然是上帝所拣选的器皿或工具,同时我们也是上帝立约的主体。整个圣经中所启示的圣约与应许的核心就是上帝要成为我们的上帝,我们要成为上帝的子民。所以,我们不仅仅是上帝所使用的器皿或工具,更是上帝所爱的儿女和朋友!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专制文化都倾向于强调人的工具性,忽视或否定人的主体性,这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另外,我们的目的是否是“改变世界”,这要有精确的界定。从文化使命的角度而言,我们确实有责任担负起治理全地的重任来。这种治理自然包括“改变”,包括我们自身的改变,家庭和社会的改变。从改革宗神学的整体来说,我们人生的首要目的是认识上帝,荣耀上帝;但这首要目的最终要落实在我们对上帝的忠心和顺服上,也就是我们要做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上帝的心意是什么呢?“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624)。真正的“悔改”本身就包含着“改变”;我们个人生命的改变,也必然带来家庭和社会的改变。“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可13;赛403;玛31)。这种“预备”性和“修直”性的工作乃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上帝给我们的托付,这当然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对我们自身、家庭和社会的“改变”。

世界对我们来说不仅有着工具性的作用,本身也有独立的价值。“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即使人类还没有出现,受造万物已经在彰显上帝的荣耀;即使人类已经堕落,受造万物仍然在彰显上帝的荣耀;即使死不悔改的恶人最终在地狱中受煎熬,万物仍然要复兴,彰显上帝的荣美。

 

4.我们生来喜欢方法,这是一种形而下的手段,并且我们把方法本身当做目的,所以我们的己意是赚取世界,即使我们所追求的永生亦是出于方法。当我们的义需要透过事物来证明时,那就表明我们的义仍在世界之中,既然这样的义不是出于永恒,自然不能归于永恒。

--方法和目的有着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上帝赐给我们的各样“蒙恩之道”,就是使我们领受上帝的恩典的方法和途径,目的就在于使我们认识上帝,以上帝为乐。当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方法和目的往往产生异化,使我们本末倒置。但是,从理想的角度而言,方法和目的本身有着内在的同一性。我们既要有崇高的目的,也要有达成目的所需要的崇高的方法。

我们的义不需要透过事物来“证明”,但确实需要透过事物来“显明”,因此圣经中强调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当我们因信称义时,我们也必然因信行义;当我们与上帝和好时,我们也必然竭力劝人与上帝和好。改革宗神学既强调唯独藉着基督、唯独藉着恩典、唯独藉着信心而在上帝面前被算为义这种法理性的称义,也强调在具体的生活中通过甘心乐意地顺服上帝的律法而行善、成圣。因此,传统改革宗神学不仅强调因信称义,也同样强调分别为圣。其实,在真理的次序上,前者是方法和开端,后者是目的和过程。上帝通过使我们因信称义,最终使我们分别为圣,所以圣经中一再强调“上帝召我们,本部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帖前47)。

另外,圣经中所强调的并不是哲学界的“永恒”,而是“永生”。这种“永生”的本质不是地理性或时间性的,而是关系性的,也就是我们通过耶稣基督为中保尔与上帝和好。

 

5.“我赤身而来,也必赤身而去。”不但这个世界是暂时的,甚至我们的身体亦是暂时的。如果信心活在眼见中,就表明信心受制于时空,当世界万物某天消失后,即意味着信心亦随波逝去。如果出于这样的信心,那么这种行为同样是虚空的。

--《传道书》中所讲的“虚空”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世界和人生本身在上帝之外没有独立的意义。从圣经的启示来看,这个世界不是暂时的,因为“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14);我们的身体也不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最终复活时所获得的身体仍然是我们现在的身体,只不过是不再朽坏的荣耀的身体。所以,耶稣让多马默默他手上的钉痕和肋旁的枪伤,虽然他的身体已经是复活的身体,但当初身体被钉被捅的痕迹仍然存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也不是虚空的,因为将来我们完全与主同在的时候,虽然停止了做工的劳苦,但做工或行为的果效却仍然随着我们(启1413)。

 

6.上帝之所以把我们从永恒带到世界,是要我们见证上帝,首要体现在在三一上帝的拣选、救赎、更新在我们身上的完成,这才是本质上的见证,至于我们的信心与行为,那不过是基督在我们身上的工作,因为透过我们这些器皿,所以归算我们为义。

--若是主张“上帝把我们从永恒带到世界”,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永恒中已经存在。至于我们是否在永恒中已经存在,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从圣经的启示和改革宗神学的角度来看,既然上帝是从无创造了万有,那就说明世界和我们本身在“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之前并不存在。

关于何谓“见证”,此处并没有精确的界定。上帝之所以创造我们,目的在于通过我们彰显他的美德(彼前29)。至于“见证”本身,这是一个法理性的词语,就是现代汉语和法学中的“证人”。我们所要见证的就是上帝在基督里所显明的公义和世人的罪恶(徒18)。这种“见证”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控告--“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也包括广义上的我们的整个生活本身。

关于“至于我们的信心与行为,那不过是基督在我们身上的工作,因为透过我们这些器皿,所以归算我们为义”,此处又很多模糊之处。“我们的信心”既包括信心的能力,也包括信心的回应;前者是来自上帝的恩赐,后者却是我们自身在领受上帝的恩赐之后所作出的行为。因此,不管是我们相信,还是悔改,都不是基督或上帝的行为;虽然最终的原因是上帝在基督里的作为,但我们却是相信与悔改的主体。“归算我们为义”的客观因素既不是我们的信心,也不是我们的行为,乃是基督所作成的义;我们的信心和行为不过是主观上的领受。

 

7.至于我们反复推理事物的意义,是出于一种事出偶然的假设,无论事物的好坏与否,我们都当越过粪土般的万事,只归纳出一个必然的结论,我们是预备得赏的器皿。除此之外,世界毫无意义,之所以世界存在,这不过是上帝命定的法则。

--事物的意义本身并不是来自事物本身,乃是来自上帝的计划;我们推理事物的意义,不能基于偶然的假设,必须以上帝的圣言为推理和解释的最终依据。保罗在讲到万事如粪土的时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和得着基督相比,二是用夸张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能把“万事如粪土”当作普遍性的结论或法则去应用。所以,保罗强调说:“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另外,我们也不能把上帝无限奥秘的计划归纳为一个抽象的结论“我们是预备得赏赐的器皿。”这个结论本身固然是正确的,但上帝的计划却有着我们的理性所测不透的丰富(罗1133-36)。我们有把握能说的就是:“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

至于“之所以世界存在,这不过是上帝命定的法则”,这一结论缺乏圣经和神学方面直接的依据。世界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出于任何法则,不管是上帝之内的法则,还是上帝之外的法则。世界之所以存在,纯粹出于上帝自己的美意,也就是出于他自己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意志的选择。我们不能把世界的存在的原因归诸任何法则性的东西。

 

8.在认识与方法上,是上帝认识了我们,所以我们才认识了上帝。是上帝藉由方法完成我们,而不是我们藉由方法完成自身。上帝不是通过方法认识我们,我们亦不是通过方法认识上帝。上帝之所以认识我们,我们之所以认识上帝,这都是出于上帝的预旨。

--第一句当然正确,是上帝认识了我们,所以我们才认识了上帝。上帝对我们的认识先于我们对上帝的认识。但是,此处在逻辑上存在导不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上帝认识了我们”,并不能必然地得出结论,“所以我们才认识了上帝。”虽然上帝认识我们,假如上帝没有向我们启示他自己,我们仍然不能认识上帝。

第二句的问题是领域的混乱。不错,“上帝藉由方法完成我们”,但是,这也不是完全的描述。根据《威斯敏斯德信条》(55节)关于“方法”的论述,“上帝在他通常的护理中使用各种工具,但他也可以自由而行,随己意不用工具,超乎工具,反乎工具。”因此,在上帝这一领域中,我们不能从方法或工具的角度加以任何限制。“不是我们藉由方法完成自身”,在人这一领域中,我们通常确实需要一定的方法或工具来认识上帝,所以上帝赐给我们各样的“蒙恩之道”,并祝福、使用。我们也应当谦卑地以信心善用上帝所赐给我们的工具或方法来在圣洁生活方面完善我们自身。

至于第三个命题“上帝之所以认识我们,我们之所以认识上帝,这都是出于上帝的预旨”,固然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在应用中我们不可轻易运用预定论。《威斯敏斯德信条》(38条)提醒我们说“预定论是一崇高的奥秘,因此,对于这一教义我们要特别谨慎,并留心处理。”所以,在谈及预旨或预定论的时候,我们当从两大角度出发,一是归荣耀给上帝,二是造就圣徒。因此,不能把预旨或预定论泛用于解释一切。否则,我们不管解释什么都可以说,这是上帝的预旨,这是上帝预定的。所以,预定论的应用一般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谈及上帝对整个世界和历史的计划;2)谈及救恩的出处;3)谈及传福音的果效。

 

9.我们的惟一目的就是认识上帝,在完成的过程中,被使用过的事物都毫无意义,这只是出于上帝的手段。如果所有被拣选的人都已完全,那么世界的存在就无甚目的,包括那些方法与手段。如果我们只想活在神迹当中,就好象紧抓住出生婴孩的胎盘不放一样。

--关于目的与方法或手段的关系,上面已有阐述。此处涉及到神迹问题。基督徒当然不能“只想活在神迹当中”,以“神迹”为依靠和夸口,往往是个人和教会灵命不成熟的标记之一。关于神迹,请注意以下基本点:1)上帝永远是施行神迹不可胜数的上帝,我们今天仍然不能否定神迹的存在;2)上帝通常不用外在的神迹来改变人内在的生命,真正生命的改变来自圣灵藉着上帝的圣言所带来的内在的改变和更新;3)上帝怜悯信心软弱的人,用外在的神迹给人印证和鼓励;4)灵命成熟的人,竭尽全力尽自的能力完成爱的责任和托付,同时相信上帝没有难成的事,他的作为超出我们所求所想;5)圣经成典之后的神迹是怜悯性的神迹,任何人都不能根据所谓的“神迹”而主张自己在圣经之外有新的启示;6)如今圣灵在人心灵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让我们明白圣经,认识上帝,认识自身,从而心意更新而改变。

 

10.方法对我们并不重要,因为事物必然导致方法,既然我们的存在是出于永恒的目的,永恒就超越了方法,故此方法是服务于永恒。虽然我们藉由信心了解永恒,但是信心同样是上帝手中的工具,如果我们的信心出于自身,这一信心必将导向今世,所以信心必定出于上帝。

--使人得救的信心出于上帝,是上帝的恩赐。关于信心,不能抽象而论,关键是要区分真信心和假信心。真信心建立在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真知识的基础上,也必然给人的心灵带来真正的信靠和顺服。假信心从时间上是暂时性的,从经历上仅仅是外在的历史性的认知,在来源上依靠外在的神迹,此类暂时性、历史性、神迹性的信心并不是来自圣灵在人心灵中的工作,而是出于罪人自己的臆测、选择和感觉。

 

11.基督做为担保同样源自方法,或者我们称之为上帝的手段。在上帝再造我们的过程中,所有的方法亦不是出于我们,全部是圣灵所运用的方法,故此我们自身的方法不能导出结论,我们自身方法的误用又被圣灵反转,使我们认识到自身无能,而这一过程同样出自永恒。

--基督作为选民的中保乃是上帝所命定的拯救罪人的方法。这样的方法确实不是出于我们,而是唯独出于上帝本身。“我们自身的方法”若是来自圣经中所启示的上帝所祝福的蒙恩之道,当然我们也有责任使用。此处的标准仍然是要回到圣经来判断到底是上帝的方法,还是我们自身的方法。

 

12.“坐在天上的必发笑”,这是永恒对我们表明的姿态,也意味着我们自身的逻辑都是无用的,更表明我们的自由意志受限于时空,由此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的存在只出于一个目的:荣耀上帝。如果我们对此有本能的认识,那将是一个完全的转折。

--路德宗神学的核心原则倾向于因信称义,所以本身具有人本主义的倾向;改革宗神学在强调因信称义的同时,高举“唯独上帝的荣耀”,使得我们从自身的救赎转向上帝的荣耀,这确实是一个“完全的转折”。关于逻辑的功用,应当归会逻辑的功用本身,也就是作为思维的工具。超出这种有限的功用,当然就是“无用的”。我们的自由意志虽然受限于时空,但这本身并不能否定我们存在的意义。否定我们存在意义的,并不是我们自身的有限性,而是来自我们因为犯罪而与上帝隔绝。

 

13.“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们在思想深处需要产生绝望,一个不能绝望的人始终不能明白救恩的意义,而这种绝望同样是藉由永恒达成,我们旧性的本能抗拒绝望,不能完全透彻的看到自身的束缚,所以针对我们自身器皿的特性,上帝会使用各样的方法来达成。

--此处的看见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完全认识到自身在上帝面前的败坏和无能,彻底认识到我们靠自己的理性的认知、情感的渴慕、意志的抉择、善功的修行等都不能使我们在上帝面前称义,从而对自身感到彻底的绝望,这样我们就会转向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唯一的救主耶稣基督。这种对自身的绝望感的前提是意识到自身的罪恶。这种知罪感乃是来自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也是藉着传讲上帝的律法带来的,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在目前教会中,很多人之所以认识不到这种罪恶感、无能感和绝望感,一是因为没有来到全然圣洁的上帝面前,二是因为没有领受上帝所启示的圣洁的律法的光照。所以,就局限于人于人之间的比较,也就容易觉得自己多多少少还是具有一定的能力和盼望。

 

13.在整个世界当中,最宝贵的就是灵魂,这并非仅在于灵魂本身,而惟独在于思想、情感、意志,而我们之所以把行为排除在外,是因为它并不属于永恒,无论我们的行为如何正直,在永恒当中都是被弃绝的,所以藉由方法而认识上帝,又因认识上帝而舍弃方法。

--灵魂固然是极其重要的,但身体、世界和行为也都有各自的重要性,请注意前面的评述。思想上的超绝、情感上的崇高、意志上的果决,固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一切都当尽量落实在我们的行为上。因此,上帝赐给我们圣经,目的就是“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7);上帝在基督耶稣里拯救我们,目的也是“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情注意避免把永恒和世界、灵魂和肉体、信心和行为截然二分,当注意从整体的有机的角度去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15.我们效法基督理所当然,但如何通过基督认识永恒更属必然。如果我们仅仅出于效法,这不过是一种工具性的利用。由此类推,我们自身追求的圣洁、公义、怜悯等美德,不过都是对基督的经历与回应,这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是藉此认识上帝的方法,而非我们生命的目标。

--此处在真理上有很好的看见和亮光。我们生命的最终目的是人生独一的上帝,并且认识他所差来的独一的救主耶稣基督。效法基督本身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效法基督而更多地认识、经历、荣耀上帝。另外,效法基督也有自身的限制,因为基督既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并且圣灵在他身上的膏抹是没有限量的;而我们既不是上帝,也不是完全的人,圣灵给我们的恩赐也都是按他己意粉给我们的,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效法基督应当是效法基督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应当是我们心态上的调整,也就是我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5)。

 

16.我们的存在不是使用自身成全上帝,相反乃是上帝使用我们成全创造。作为器皿我们要被动使用,虽然我们会有主动回应,但是这种主动回应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虽然我们不是机械静止的,但并不表明我们是自由自在的,因为生命的成长运行仍然决定在上帝的手中。

--此处的认识非常深刻。不是我们拣选了上帝,是上帝拣选了我们;不是我们先爱了上帝,是上帝先爱了我们;不是我们先以行为赢得了上帝的救赎和恩宠,而是上帝在基督里先向我们施行救赎和赐福。这既是圣经启示的精髓,也是改革宗神学的精华。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我们自身的自由性和主动性,但这种自由性和主动性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孤立的,而是在上帝动工和施恩的大框架内。因为,我们所相信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上帝;我们所注重的行为并不是我们自身的行为,而是上帝在历史和我们身上的作为。我们可以和耶稣所申明的那样:“我父做事到如今,我也做事”(约517)。既要谦卑地承认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归一切荣耀给上帝;也要积极地尽我们自己当尽的爱的本分,做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17.上帝使用方法改变我们,并赐给我们方法认识上帝,又使用我们成为方法。当下的一切事物,我们应知晓完全本于上帝,无论是贫穷与富足,还是生存与死亡,我们都应坦然面对,刚强壮胆,积极进取,因为一旦得蒙拣选,我们或向左,或向右,都一定行在永恒之中。

--此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信心的宣告。我们是上帝所拣选的仆人,也是上帝所拣选的器皿或工具。我们慈爱的上帝有他美好的计划,他掌管万事,并让万事互相效力,使我们得益处,就是不断地活出耶稣基督所展现的上帝的美德和形象来。我们既然深信上帝的预定,深信上帝在基督里对我们永不隔绝、永不失败的大爱,深信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深信上帝已经藉着他的圣灵和圣言语我们同在,深信靠着那加添我们力量的,凡事都能行,就当刚强壮胆,勇猛精进,在这弯曲悖谬的时代像明光照耀,用善行和美德来彰显上帝的荣美,见证恩惠的福音,也使我们自己在上帝面前得着满足的喜乐。

 

总评:感谢上帝对你的带领和赐福。1)你已经开始发挥自己抽象思维的能力;2)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思想和判断;3)对上帝在基督里的预定和大爱有深刻的确信;4)尝试用圣经启示来更新自己的思想体系;5)对自身的败坏、无能、绝望有着发自心灵的深刻的体认;6)深刻地在上帝面前谦卑自己;7)能够在基督里积极、坦然地面对人生。

思考和建议:1)尽量避免永恒与现世、灵魂与肉体、信心与行为等二元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2)在运用哲学术语的时候时刻用圣经启示来加以规范;3)反复研读圣经,看此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那种把圣经经文和真理自然而然地融合进来的功力。因此,建议你每年都多读几遍圣经,并且反复默想其中的关键经文和整个思路,默会于心,融会贯通,在应用的时候自然就会信手拈来,潜移默化,不带任何刀砍斧斫的痕迹;4)进一步深刻、全面、反复地阅读改革宗神学经典之作,特别是钱耀诚牧师翻译的加尔文巨著《基督教要义》此书是入门性书籍,提出了许多基本的概念和重要的原则;还有我主译的布雷克的巨著《基督徒理所当然的侍奉》此书是经院性著述,对概念、命题有精确的界定,并且注重推理的过程,培养人思维的方式,同时也有深刻的、实际的教牧性和灵修性指南。我建议你既要系统地阅读,也要随时翻阅以上两本书籍。另外,就是反复钻研、体会经典的改革宗信条和有关著述,这些都是基督教神学的精华的精华,也容易帮助我们对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概念、命题和框架有精准的界定。可以参考我翻译的清教徒文森特所著的《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释义》,此书阐述的是英国清教徒神学的精华;另外就是解释《海德堡教理问答》的《基督教教义》一书,比较简明清楚。5)在研读和灵修方向上,一是要多研究上帝显明的旨意,也就是上帝的律法;二是多思考基督的生平和教训,这是对上帝的律法最好的展现和解释;三是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践行爱的诫命。6)关于目前基督教神学和思想上,若有可能多读林刚长老、王怡弟兄、余杰弟兄的著述,我深信在他们的著述中有来自上帝的关于中国教会和社会的特别的恩典和光照。7)请多多为我和服事代祷,上帝在基督里赐给我莫大的恩典和慈爱,但自身残余的败坏也常常蠢蠢欲动,世界的诱惑也常常是令人向往,仇敌的攻击也常常是空前激烈,只能呼求上帝在基督里的怜悯和慈爱的保守。

 

二零零八年元月二十三日于美国威斯敏斯德心斋

时至中国农历腊月二十八日,春节即临,佳节思亲,遥祝中国平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