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基督徒国度化生活三部曲

(2008-01-10 18:06:03) 下一个


基督徒国度化生活三部曲
--选自王志勇《基督教圣约世界观神学原理传习录》


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那样,基督教的超越之处就是先求上帝的国度和公义(太633),也就是说,基督徒的行动当以拓展上帝的国度为导向,当以是否合乎上帝的法度为考量,这样我们既有内在的动机,也有客观的标准,就能够有效地以实际行动来荣耀上帝。

1)感觉在我日常生活中首先进入我们的意识的乃是各种各样的感觉,又好的感觉,也有不好的感觉;或者概括有喜乐的感觉和忧愁的感觉这两大类型;基督徒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感觉,即要承认感觉的真实性,同时又要避免跟着感觉走。

2)思想当某种感觉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的时候,接下来自然就是如何面对的问题。我们肯定有各种感觉,没有感觉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首先不是寻找感觉,而是队已经有的感觉进行理性的分析:1)感觉的定位--我们的感觉到底是喜乐,还是忧愁;是平安,还是焦虑;是满足,还是沮丧;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兴奋,还是抑郁;等等。2)感觉的定量我们的感觉是否强烈,是否仍在我们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这种定量分析非常重要,若是我们自自身的感觉无法把握,我们就需要向别人求助,特别是求助于能够帮助我们的教会内的牧长和其他人士;3)感觉的定性要考虑我们的感觉是否有利于上帝的国度的拓展,是否出于对上帝的感恩,是否合乎上帝的法度,是否荣耀上帝的圣名。这种对感觉的定性分析需要一定的灵命成熟度。因此,这种定性分析或者是由自己进行,或者是在其他有经验的人士的帮助下进行。作为基督徒,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不是靠自己的修养、修行或定力来单独面对自己的问题,历代基督徒都一致认信“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这就意味着每个基督徒都可以求助于其他基督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同面对生活中的挣扎。

3)行动最后是付诸行动。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运用上帝赐给我们的蒙恩之道,支取上帝的恩典,使我们能够胜果我们生活中消极的感觉,继续保持我们积极的感觉。这些蒙恩之道包括1)个人读经上帝的话语就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是我们随时的帮助;2)家庭读经通过家庭敬拜的方式一起读经、分享,能够在家庭分为内促进家人之间的共融;3)小组读经参加一定的读经小组,成员之间彼此分享;4)教会读经这是非常重要的蒙恩之道,要为讲道的牧师祷告,也求主预备自己的心,使自己能够藉着教会的读经讲道得蒙光照;5)祷告既包括个人的祷告,也包括夫妻、家庭的祷告和教会的公祷;6)参加教会的圣礼,特别是圣餐,祈求上帝藉着圣礼更新自己。二是指积极行动,尽我们当尽的本分,也就是个人在家庭、教会和社会中的责任。勤劳的蜜蜂是没有时间忧愁的,懒惰的大脑乃是魔鬼的巢穴。我们无法拦阻鸟儿从头上经过,但我们可以不让鸟儿在我们头上做窝。积极的行动可以化解我们的忧虑,积极的行动也会自身得蒙上帝的祝福。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终日愁眉不展,不如采取行动,不管收获如何,先要殷勤耕耘,“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诗1265),“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力面部是徒然的”(林前1557),“我们行善,不可丧志,不可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69)。即使我们死后,做工的果效也会随着我们,使我们在天上得到那不能朽坏的冠冕(启1413;林前925)。

因此,圣经中鼓励我们的既不是多愁善感,也不是皓首穷经,最终一无所成,而是积极的行动。感觉是消极的领受,我们若是停留在感觉层面,就与动物无异,甚至比动物还要低级,因为许多动物能够根基本能而采取行动,从而对付消极的感觉;思想是积极的分析,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性不同,可惜中国基督教一向在思想方面缺乏深度和广度,这是我们需要积极面对的;而行动则是主动的改变,是发挥我们自身的主动性,运用上帝已经赐给我们的各种恩典,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弗4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