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基督教与经济

(2007-08-14 07:27:17) 下一个


--选自王志勇《基督教神学十论》

 

要义:基督徒是上帝的管家,在世上管理上帝的资产。

基督徒必须在经济领域中得胜。

 

1.经济论是当今基督教世界观的弱项

经济论是当今基督教世界观的弱项。我们到处都能看到上帝论、人论、教会论,但合乎圣经的经济论很难看到。难道圣经对经济就没有充分的启示吗?当然不是!而是我们本身的懒惰和迷障。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基督徒不能回避。而合乎圣经的经济学也并不是那么复杂深奥,“经济学就是管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事务,管理好上帝所赐给我们的资源,在经济的领域荣耀上帝。作上帝的好管家,就是作一个合乎圣经的经济学家。合乎圣经的经济制度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人本主义,而是神本主义,“万有都是本于他,依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罗11:36)这也是合乎圣经的经济学的精义。加尔文在日内瓦推动宗教改革,他所关注的社会工作就是普及教育和发展商业。韦伯的社会学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解析了清教徒的思想和品德对资本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影响。清教徒坚信上帝的拣选,认为工作是上帝给人的天职,作为上帝的同工,要完成上帝的旨意。他们勇于奋斗,不畏艰险,勤俭节约,坚持品格的培养,深信人类一切的正当的行为和正确的崇拜上帝都在圣经中启示了。正是他们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才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内,在美洲大陆这片蛮荒之地上建立了一个繁荣富足的国家。当初他们移民美国的时候,就是用圣经律法作为法律的依据。今天虽然可悲的是美国偏离了清教徒的立场,自由神学、人本主义到处泛滥,但他们仍然还保留着手按圣经起誓的法律程序。没有对上帝的敬畏,只是把工作视为挣钱养家糊口的手段,永远不会有敬业精神,永远不会追求卓越。这也是我们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中所缺乏的。基督徒明白合乎圣经的经济论,遵行上帝的律法,在经济的领域中追求发展,必然得蒙上帝的祝福,因为上帝也要在经济领域中荣耀他的名。

 

2.抵挡上帝的律法,只能导致更大的贫穷和毁灭

世人不要上帝,更不要上帝的律法,一味地舍本逐末,追求经济的发展,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更大的贫穷和毁灭。上帝必在经济领域中兴起他的子民,“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裔,他们的子孙也是如此。”(赛65:23)在圣经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仍然是约的概念。圣经契约论是基督徒社会哲学的根基。我们遵行上帝的约法,就得蒙祝福;悖逆上帝的约法,就承受咒诅。“这些人实在是贫穷的,是愚昧的,因为不晓得耶和华的作为和他们上帝的法则。”(耶5:4)这是给当时的以色列人的信息。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是上帝活泼的话语!

                             

3.“经济”就是管理,经济学家就是“管家”

在英语中,“经济”(economy)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oikonomia一词,意思就是管理。这一希腊语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一个是oikos,意思是家庭,一个是 nomos,意思是律法。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就是家庭管理。经济学家就是“管家”(路2:24)。

 

4.管理的基本原则:多给谁,就向谁多取

管家就是管理主人的财产的人。他要管理财产,对雇主负责。这就是圣经中管家的教义。“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24:1。“我算什么,我的民算什么,竟能如此乐意奉献?因为万物都从你而来,我们把从你而得的献给你!”(代上29:14)上帝指定人在世界上作为他的代理人,但在管家的比喻中,耶稣告诉我们,管家有一天要来到主人的面前交帐(路12:424816:18)。事实上,在上帝的最后审判及其后果方面,管家的比喻为我们提供了最重要最明确的教导,奠定了最基本的原则:多给谁,就向谁多取。我把这一基本原则称之为“路加效应”。“那仆人若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仆人和使女,并且吃喝醉酒。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地处治他,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作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548

 

5.每个人都要在上帝的面前承担全部的责任

每个人都要在上帝的面前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一教义对于理解圣经中救赎的讯息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是罪人。任何一个罪人都不能单独站立在上帝的面前,期望逃脱上帝的震怒。没有耶稣基督的救赎,无人幸免。耶稣基督担当人的罪,把人从捆绑中救赎出来。读到这里,我建议你掩卷反思。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上帝救赎的计划,也知道了人生的使命。并不是有很多的人知道这些,你在上帝的面前也要承担更重的责任,因为上帝给你的多,托你的多,向你要求的也多。你的责任也是无可推诿的。如何根据你在本书中得到的信息,如何在以后的时间里,管理你自己的时间、金钱、生命,以恐惧战兢作成你得救的功夫,荣耀上帝,是你自己的责任。

 

一.所有权

要义:一切都属于上帝。

 

1.上帝是万有的所有者

圣经上说,上帝是世上一切的拥有者,包括所有的灵魂在内。一切都在他的掌管之中。无人能抵挡他的旨意。人有上帝的形像,虽然堕落之后这上帝的形像在人身上已经被扭曲了,但人仍然是上帝所指定的管家。每个人都是一个经济学家。每个人都要对他所管理的资源进行决策管理。每个人都要选择他运用这些资源作什么。对于给定的资源,如果他决定用于作这事,那么就否定了其他事。我们对我们自己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承担责任,这也包括我们在经济方面的决定。

 

2.经济资源的位格性

所有的经济资源从根本上而言都是位格性的。我们所处的宇宙是一个有普遍的具有位格性的宇宙。并不是非人格性的历史力量在引导我们的决策。世界处在一个有位格的上帝的统治之下,上帝是世上万物的主人,世上的一切财产的从属都是位格性的。上帝也许把某一财产的治权委托给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或国家政府,但在每一个层面,在所有财产的分配决策中,都有人的参与,即使在集体决策管理的单位也是如此。

 

3.责任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上帝既是一又是多。他是三位一体的真神。所以,责任既是个人性的也是群体性的。上帝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为上帝的律法负责,但他也要求整个社会对上帝的律法负责,这就是他把迦南人全部消灭的原因。纯粹的集体主义者,相信所有的财产都应当归集体所有,国家或者党团应当拥有一切的珍贵资源。这种信念否定了合法的经济管理的一个方面,因为他否认了人对上帝的本性的反映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个体性。另一方面,纯粹的无政府主义者或个人主义者,否认国家作为财产的管理者的合法性,也否定了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集体性,因为他否定了上帝本性的另一方面,就是决策责任的群体分享。任何经济秩序的关键是在何处找到平衡。在国家和个人之间,或在家庭、教会、团体、个人之间,责任如何正确地分配,是所有的经济制度的关键问题。

 

4.基督教经济学的第一大原则:以圣经律法为指导

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圣经的律法作指导。这是基督徒经济学的第一大原则。寻求平衡必须以上帝的启示为依据,为标准,否则人类就会根据自己的叛逆性情,异想天开。人类历史上的种种暴虐都是因为有人试图用暴力来推行自己的意志,今天是这种主义,明天是那种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资源,很多时候要付出无数生命的代价,这都是任何政治或经济的方法所不能补偿的。

 

5.基督教经济学所当考虑的四大要点

首先我们必须从上帝的主权开始。上帝是一切受造物的主人。其次,所有权必须是位格性的。第三,所有的人都要为他们经济的决定承担完全的责任。第四,如同我们在前面所认识到的,地球受到了咒诅(创3:1719)。现在,土地生长荆棘,干扰人行使管家的职分,管家的职分本来就是治理管理的职分。简言之,匮乏和萧条是上帝对人的惩罚。

 

6.经济匮乏的界定

什么是匮乏?经济学家给出的最好的定义就是:“在零点价格下(没有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时商品的真实价格),对某一商品的需求会大于这一商品的供应。”在大多数情况下,空气并不是商品。在零点价格下,空气的供应多于对空气的需求。在潜伏水下的潜水艇里,或者是在山顶上,在潜水人员的氧气瓶中,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夏天的冷气,冬天的暖气,也是如此。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尘土充斥的农场里,过滤净化的空气也是十分有限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要保持活命,是没有必要为空气贴上价格标签的。我们不需要把空气分给报价最高的投标者。像空气这样的物品在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商品。可能很有用处,甚至是维系生命的,但仍然不是商品。空气不在人类的选择范围之内。人不需要为了分配空气这一资源而进行决策。

 

7.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荒谬之处

这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但很多人却从来没有想到过,甚至有很多愚蠢的概念。二十世纪最出名的经济学家就是凯恩斯。他所著的最著名的书就是《就业、利息和货币概论》,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即24章中,他说:“资本的所有者之所以能够获得利润是因为资本是缺乏的。或许基于固有的种种原因,土地是缺乏的,但资本的缺乏却没有任何固有的原因。”但资本不是别的,资本就是土地(凯恩斯承认是有限的)和劳动(包括智力劳动)在时间中的结合。在土地、劳动和时间这三大要素中,只要一个要素是有限的,资本本身必然就是有限的,何况这三要素都是有限的。凯恩斯是懂逻辑的,他对此并不是不知道。经济学家本身就是研究经济缺乏的这一问题的,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凯恩斯还是这样说呢?因为他的经济学理论是人本主义式的,他所辩护的就是国家可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国家就是弥赛亚,国家就是魔术师。他在同一页写道:“通过政府的管理,公共积蓄就有可能保持在某一水平,使资本不断增长,达到不再缺乏的地步。”他完全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

           

            8.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总是强调:大自然并没有受到咒诅

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总是强调:大自然并没有受到咒诅。大自然本身是丰富的,只是因为人类的组织的问题才限制了自然的生产。如果我们消灭私有财产制,我们就能够像我们古老的祖先一样重新过上物质供应丰盛的共产主义生活。这是共产主义者的伊甸园,返回过去的黄金时代,要从流血的暴力革命开始,这种神学思想是用人类的血来献祭,试图通过人类的流血牺牲而达到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试图通过确立财产的集体所有制来达到人类的更新和社会的更新。只要彻底消除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类就会得到更新。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异端思想,可以回溯到古代社会的混乱节日,每年一度在这节日中打破日常生活中一切的律法限制,吃喝滥交狂欢,以此使社会复苏。这些节日在过去都象征着经过混乱的革命,社会最终就会回到失去的黄金时代。正如我们中国人所言:“天下大乱,然后天下大治。”废弃上帝的律法秩序,摧毁一切资产阶级的制度,马克思主义者相信这样就可以消除社会的匮乏和萧条。社会主义者主张通过暴力废除一切现存的制度,期望通过扩大国家所有制来使整个社会完全地繁荣。他们所依赖的是国家权力的膨胀,私有制的完全消除,这就是他们的天堂。国家作为人在地球上最高级最强大的代表,成为个人重生和社会变革的本源。简言之,国家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上帝。在古代泛神论社会中,国家被视为是天地之间的中介。现代的泛神论者表面上否定神灵的存在,但因为他们否定任何高于国家的权威的存在,事实上他们就把国家当成了在地球上唯一的施行拯救的上帝。

 

9.上帝的主权与责任的分散

            在圣经启示中,主权的所有者是上帝。上帝制定行政管理的法规,然后负责的是人,包括个人和组织,依次来分配使用他们的雇主上帝的资源。因为人总是试图把自己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想作万有的主宰,所以圣经不断地强调责任的分散。国家要严格地受圣经律法的限制。国家只能宣告上帝的律法,执行上帝的律法,并且根据上帝的律法,通过等级制上诉法院体系来裁判人们彼此之间的争议。国家的作用,几乎完全是消极的。国家不能采取主动,就像在足球运动中一样,国家只能是一个裁判的角色,不能进场踢球。如果裁判也主动参与,发起进攻,整个的社会次序就完全混乱了。国家要维持治安,确保社会次序;人作为负责的管家,不管是作为个体性的人,还是自愿组成集体性的组织,来分配有限的生产资源和工具。

 

二.惩戒

要义:上帝之下,治理全地。

 

1.在上帝所设立的秩序中,最主要的管理形式是自治

在上帝所设立的秩序中,最主要的管理形式是自治。在家庭中是这样,在有组织的教会中是这样,在国民政府中也应当如此。在经济的运作中,也是如此。是每一个个体性的工人行使治理的权柄。他是在上帝的呼召下工作的。所以我们称人的工作是天职,是上帝对他的呼召。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属于上帝的。所以保罗的吩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2:12

 

2.人都是从属于上帝的,只有耶稣基督是唯一的中保

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教会中,在国民政府中,人都是从属于上帝的。在经济中,为人们所提供的是责任的分工。就如在其他重要的人类组织中一样,等级制总是存在的。三位一体的上帝与世界的关系就是等级式的,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等级制度都是这种关系模式的反映。作为工人,我们各有不同的任务。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劳动分工。有劳动分工存在的地方,就有等级式的命令体系,因为每个工人都要为他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负责。他必须对世上的每个人负责交待,同时必须对上帝负责交待。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一个人声称,在他自己的职位上,他只对上帝负责,不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交待,他就是声称自己在历史上是他自己的上帝。在欧洲近代史上,世俗君王利用君权神授的主张专断独行,罗马天主教会也声称自己是神人之间的唯一中介,兜售赎罪券。在上帝与人之间不经任何中介权威的教义也被用于主张个体之人独立于世界的审判、个人是自主的,反对上帝的律法。假借仅仅忠于上帝的名义,叛逆一切地球上和历史上的权威。个人就是地球上的君王,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藉上帝的名义,让个体对他所作的事情作出交待。不管什么地方出现这种-反对家庭,反对有组织的教会,反对国民政府-的教义,我们就会见到无法无天,骄傲自大,暴动革命的现象。如果个体之人主张这样的教义,如果某一组织运用这一教义,我们就会见到专制、独裁、专权、集中的出现。因为这一组织的领导人就会说,他们作为组织的代表,其他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反对批评。这样的主张,也是宣称自己在历史中的神性。正统的基督教反对没有任何世上中介权威的教义,不管是主张无政府主义的个人还是试图攫取权力的组织。正统的基督教拒斥任何人任何组织拥有神圣的权力,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有耶稣基督是唯一的中保,惟有他在上帝和人面前谦卑自己,铺设了跨越上帝与人之间伦理的鸿沟的桥梁。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了主耶稣基督。

 

            3.市场经济所存在的问题――表面次序混乱

一想到市场经济,人们难免想到在市场关系中表面次序的混乱。捍卫市场经济的人,试图向人解释为什么这看来无序的市场体系是在有序地运行,但他们的解释通常并不成功。捍卫者并没有说服人们相信市场经济本身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是一个全方位的思想与行为体系。那些社会主义者和主张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人,经常试图让国家操纵经济,因为在市场关系中似乎没有服务于人的惩戒体系。

 

4.没有组织化的惩戒,市场经济无法运行

其实,市场经济并不缺乏惩戒,因为任何体系的运行都需要惩戒。我们知道,与自由市场相伴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增长。自由市场的辩护者说,是自由市场制度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而社会主义者则否认这一主张,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自由市场经济的年代是与经济的繁荣相伴的。所以,认为在市场的运行中没有惩诫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没有组织化的惩戒,没有等级式的模式,自由市场就不可能在这两世纪中幸存。

 

5.市场经济中双向的等级制

我们在市场经济中所见到的是双向的等级制。因为这等级制是双向的,所以一直有人过分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首先是从上而下的等级制,这就是从寻求利润的商业所有者向消费者。另一个就是自下而上的等级制,就是从所有者到经理人员到推销人员。中间就是经理。经理一定要明白消费者通过销售人员转达过来的信息,这样商业所有者或中央管理人员就能够正确地评估市场需求。同时,经理也要把中央管理人员的愿望传达给销售人员、广告人员、以及研究开发人员。

社会主义者所强调的是大规模合作的力量,由此来决定他们生产什么,然后操纵消费者,强迫他们购买他们已经生产好的东西。自由市场经济学家所强调的是消费者的主权,中央管理人员没有力量强迫消费者购买任何东西。他们倾向于对现代化的合作低调处理。到底谁对谁错?

在这一方面,任何一方都不是绝对正确。在某一阶段,垄断者能够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消费者。他们为他们的商品或服务制定高价,消费者认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不得不付钱。当然,消费者必定限制他们对其它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这就意味着其它公司失去生意。他们被迫退出市场。资本转向服务那些取得垄断地位之人的愿望。

 

            6.垄断的形成和国家有直接的关系

捍卫自由市场制度的人指出,几乎在所有已知的情况下,垄断的形成都和国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国家就是垄断的创造者。国家运用暴力威胁迫使竞争者退出市场。国家颁发许可证,设置关税,进口配额,特别津贴,或者其他形式来帮助某些大公司,而消费者则通过税赋来支持这些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国家的强制向消费者征税。消费者的选择受到法律的限制,卖方则通过垄断以高出市场允许的价格出卖他们的商品,如果政府容许自由竞争,就不会有这样的垄断价格出现。

 

7.强制性的公会组织并不公平

我们来考虑工会。工会如何保护“工人”不受业主的“剥削”呢?他们如何能够把产品的份额增加给劳动力呢?如果提供劳动服务的人提高服务的价格,说超过卖方想出的价格,卖方就会寻找价格较低的服务。工会如何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很简单。工会促使国家宣布向卖方提高劳动的竞争者是非法的,或者更准确地,国家规定,以低于工会认为规定的价格购买劳动服务,是非法的行为。工会可以为其成员保证较高的服务价格,只能通过限制工会的会员资格来达到,使其他非工会会员销售同样的劳动服务成为非法。工会是以非工会成员的代价来使其成员得益的。

支持工会的人永远都不会承认的是:工会为那些不在工会化的部分商人提供了大量的资助。因为参加了工会的商业提供较高的工资,工作条件也比较好,所以工人都想在其中工作。但工会通过国家立法使他们无法进入。参加工会组织的商业没有雇佣他们的许可。所以这些工人不得不向没有参加工会组织的商业出售劳动力。这些商业所通过的工资就比较低,因为那些参加工会组织的企业不雇佣这些所谓的“剩余”的劳动力。国家不允许他们的竞争者-那些工会化的企业-在公开自由的市场上以投标的方式购买劳动服务。

这些工会组织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剥削。工会和国家合在一起。工会使国家通过对工会成员有利的法律,这是以其他工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因为大多数工人是没有参加工会的。工会剥削的就是这些没有参加工会的人,他们也剥削了那些想雇佣这些工人但因国家法律的规定无法做的企业。间接的后果就是财富逐渐转移到没有参加工会组织的企业。参与剥削的就是工会、国家和未加入工会的企业(间接地)。被剥削的就是那些没有参加工会的工人,他们现在必须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企业。还有那些潜在的要购买劳动服务的人,因为他们不得不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工资向工会成员购买劳动。这样,大部分的工人就受到了一小部分工人的剥削,同时也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剥削,因为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加入工会组织。比如在美国,只有25%的工人参加了工会组织,而且这一比率还在不断下降。这就是说几乎有75%的工人受到了剥削。但是,奇怪的是这75%的工人因为不明白经济运作的因果关系,嫉妒“大企业”,仍然投票支持工会制度,违背他们自身的利益和自由。嫉妒加无知在政治生活中就等于灾难。

 

8.公会组织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这是不是说所有的工会组织都是不道德的呢?在二十世纪,就是如此。然而,从理论上讲,可能有的工会帮助工人,并不利用国家的强力来剥削其他竞争的工人-而这些工人实际是占大多数的。工会可能作为一个信息组织来运行,告诉工会的成员哪里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使劳动力转向能支付最高的工作报酬的地方。另外,工会也能作为一个慈善组织运作,帮助那些面临灾难的工人。但在现代世界中,总是有特殊利益集团利用国家来剥削大多数人,强制性的工会组织是对人的最大的侵犯。现代的工会运动毫无疑问是属于不道德的。基督徒不应有别的结论。那些被嫉妒、无知,或两者征服的人,愿意成为这种强迫性的工会的成员,有意识地从既定的体系中得利。

 

            9.市场的惩戒是在消费者的钱包里

那么市场的惩戒何在呢?市场的惩戒是在消费者的钱包中。如果消费者拒绝购买某一销售者的产品,这个销售者就会失去收入。如果销售者继续以消费者不愿意支付的价格提供他的商品和服务,他最终就会破产,他就受到了惩戒。这种破产的威胁,或者至少是销售减少的威胁,就使商人对消费者的愿望时刻保持警醒。他对消费者想要什么的估测必须服从消费者自身的估测,是消费者告诉商人他们每天的需要是什么。市场是无情的,消费者至高无上。他们决定自己想买什么,向谁购买,根据什么条件购买。商人可以说服消费者购买他们正在销售的商品,但这只是一种希望而已。还是消费者作最终的抉择。

 

10.消费者与卖方都具有两重身份

当然,消费者也就是买方,买方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和卖方都具有两重身份。每个消费者同时都是卖方,卖方也同时都是消费者。卖方所购买的是货币,而消费者购买的则是商品和服务。一个人去上班是为了“购买货币”,以后他可以用货币再购买商品或服务。我们之所以劳动是为了能够成为未来的买方,我们出卖我们的资源以购买他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这种等级制体系完全是双向的。我们或者是作为商品的卖方去购买货币,或者是作为货币的卖方去购买商品,我们同时即是买方,也是卖方。

 

11.在市场交易中,卖方与买方在法律上都是至高无上的

在这样的市场交易中,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在法律上都是至高无上的。每一方都不是必须买或卖。每个人都是对他自己的行动承担完全的责任。每一个人都是在上帝的面前,管理自己的智力资源和体力资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柄,每个人也都是管家。对于如何处理他自己的商品或货币,他自己有完全的权力。他可以用于自己,也可以赠与别人,也可以用于交换,也可以借贷出去。作决定是他自己的责任。我们其余的人能够做的就是来出价投标:“给我吧!借给我吧!卖给我吧!你会觉得合算的……”如果他拒绝不听我们的话,后果他自己承担。如果他不和我们交易,不卖给我们,他就丧失了机会,也丧失了好感觉,那是他自己的事。当然,如果他有更好的机会销售,也是他自己得益。

 

12.市场经济使人人都对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决策的责任

市场经济使人人都对自己的自愿配置承担决策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自己根据自己的判断,对于如何处置自己的自愿,作出一定的决策。因此,市场经济培养人的责任意识。在国家控制或垄断的经济体系下,每个人所依赖的都是国家的管理与计划。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培养真正的主人翁意识,而国家垄断则养成人们奴隶式的依赖感。在市场经济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我们每个人都要付上自己的代价。我们都要权衡利弊,根据需要付出的代价来衡量所得到的利益。我们自己对我们自己所作出的经济的决定,在上帝和人的面前承担责任。市场经济的诀窍就在于投入和收益的平衡。每个人都要在上帝的面前承担道德责任,好好管理上帝赐给自己的一切资源,包括自己的生命。既要收获决策的收益,也要承担决策的代价。种什么,收什么,这就是圣经中的原则。“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

 

13.精确地评估投资与花费,是市场经济的杰出贡献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都要权衡投资与收益。在专制制度中,暴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在中国历史上,受各种专制制度的影响,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上往往造成巨大的浪费。许多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万里长城就是资源浪费的纪念碑。无数的人死于长城的建造,无数的物力耗费在上面,但并没有确保秦始皇世世代代承继地位。事实上,在长城还没有建造完毕的时候,秦朝就因为压榨百姓,官逼民反,土崩瓦解。什么是真正的长城?什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耻辱”(箴1434)。唯愿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能够意识到社会公义的问题。

在精确地估测投资与花费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发展的最杰出的制度。评估花费是非常重要的,主耶稣在圣经中也警告要跟随他的人,必须算计要付出的代价:“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路14:2830耶稣在此处所讲明的是一个属灵的原则。他警告人要明白作门徒的代价,《路加福音》十四章主要讲的就是这一主题。他所用的例子是他当时的听众都明白的,就是盖楼的例子。如果在没有盖完楼之前,资源就用尽了,没有钱了,那就成了笑柄。这样的人算计了收益,但他并没有精确地算计盖楼的花费。在经济的事务上,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在属灵的事务上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14.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每一交易行为都要严格地考虑花费

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每一交易行为都要严格地考虑花费。这是不能逃避的。每个人都要不断地作出花费和收益两方面的估测。在销售时,每个人都要面对所有与之竞争的卖方;在购买时,也要面对所有的与之竞争的买方。这是发达的自由市场的最基本的前提:卖方与卖方竞争,买方与买方竞争。在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时候,才会有一对一的竞争,卖方只是面对一个买方,或者买方只是面对一个卖方。竞争是根基于各方对市场的了解(卖方对其他卖方的了解,买方对其他买方的了解),一方可能了解更多。或者竞争是根基于销售的技巧,买方在卖方的面前摇晃货币,而卖方则在买方的面前摇晃商品或服务。市场越大,就有更多的卖方在与卖方竞争,也有更多的买方在与买方竞争,而买方与卖方的直接的竞争则越来越少。卖方确定相对固定的价格,然后说“买就接受这个价格,不买就走开。”消费者就决定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15.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拍卖――交换价格的形成

我们一般都认为消费者就是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货币的卖方),而卖方就是商品和服务的卖方(货币的买方)。在这样的框架中,惩戒来自拍卖。买方和潜在的买方为他们感兴趣的商品的价格投标。这些商品的卖方也在投标之中,他们也都在用较低的价格竞争。当买方根据卖方愿意提供的给定价格买下所有的商品的时候-没有另外的买方和卖方时-我们就说市场确定了一个交换价格。所有潜在的买方和卖方都在寻求这一交换价格,这就形成了对市场的管理。这是市场程序的精髓。这种对交换价格的寻求总是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系。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拥有一个剧场,你所购买的是一些演员的演艺才能,或者是购买电影录象,然后你就试图把剧场中的所有座位卖掉。你希望你卖票所赚的钱超过你付给演员的费用、电费、卖票人员、广告费用。这看起来很简单。但问题在于:每张票应当卖多少钱?卖票的人当然想最大限度地多赚钱。这是不是说他就成了剥削者?当然不是。他只是想补偿自己的费用,包括得到一定的风险回报。他实际上并不确定价格多高才算合适。批评市场经济的人很少理解这一点。卖方对价格并不确定。那他的目标是什么?他想确定的价位能使演出的晚上座位都爆满,而且没有再排队买票的。如果他能够算出这一价格,他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收益。

 

            16.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法则,不殉情面

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法则,不殉情面。消费者期望的是卖方能够精确地估计他们愿意为商品或服务提供的价格。企业家(预测者)想满足消费者的愿望,他一定要预测消费者将来想要什么,要把消费者想要的东西送到他们的手中需要多少的花费,消费者到底愿意为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支付多少金钱,在一切的花费都扣除后还剩下多少。未来是不确定的。圣经对此警告过我们。人不会知晓一切的。人不会完完全全地了解未来。但他仍然需要根据现在的知识和资源处理有关未来的事情。人一定要算计实现将来的目标需要多少花费。而且,我们都知道的是――我们和别人在努力预测未来的花费和收益的时候,时常犯错误。所以,我们既要有勇敢地作出智慧的抉择,同时又要完完全全仰赖上帝。“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传114)。“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就”(箴163)。

 

            17.在市场经济中,法则平等,机会不均等

我们都是管家。我们不能浪费主人交托给我们的资源。我们要使我们手下所经管的资产的价值不断增加,就像主耶稣在才干的比喻中所警告的那样。耶稣说上帝的国度就像一个人计划到远方旅行,他就根据各自的能力挑选了几个下属,每个人都给一些银子。有的是五个银币,有的是两个银币,有的是一个银币(太25:1516)。这个故事绝对否定了机会均等的观念――如果我们认为机会均等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点上,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有不同的技能,每个人的资金基础也不一样。这个寓言故事在西方思想中颇有影响,人的才干就是他的技能,而在这个比喻中才干就是银币:是每个管家的启动基金,不是每个管家的初始的技能。(才干在英文中是talent,在过去是一种计量单位,常用来称银子的分量)当主人回来的时候,他就把人都召集起来看看大家每个人管家做得怎么样。他期望每一个管家都使自己手头的资本增殖(太25:2023)。每个人的技能是不一样的,各自领受的启动资金也不相同,最终的报偿也不一样。在这个比喻中唯一平等的就是法则的平等,大家都处在同样的法则下运行。没有人能逃避最后交帐的日子。中国文化中也讲“秋后算帐”,就是说有一天要算帐,作出交待。

此处我们找到整个圣经中的一个主题: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他是创造者,因此他是所有者;上帝把治理的任务交托给人,人对此要承担完全的责任;上帝为人提供各样的资源,其中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他们使资产增值的努力,表明他们是否成功地完成了治理的任务;当最后审判的时候,主人要回来,根据每个人的行为作出判断。只有在自由市场体系中,才能够对花费和收益作出精确的预算,通过价格的自由浮动和自由竞争,为人完成治理的任务提供了至为重要的工具。关键在于人的会计或算帐体系,这一体系直接管制人,迫使人保持精确的记录,作出精确的预算。

 

            18.市场经济是一个消费者至上的体系

自由市场为我们提供了相互之间的惩戒,因为我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市场经济里有一个等级体系,消费者高高在上,他要管理托付他管理的资产。这一体系是消费者至上的体系,这一至上的权柄当然是来自上帝的委托,上帝把资源托付人管理,有时甚至托付他的敌人暂时管理。同时,劳动分工又促成了生产组织的形成,其中上级和下属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合作。工厂是等级制式的,而市场则是彼此制衡。但是,如果生意要兴盛,工场、销售人员和合作管理都要顺从市场的需求,除非让国家介入,使工厂不受消费者至上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至上,官僚至上。

 

三.干预

要义:国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有权维护市场经济的次序,但不可枉自计划或干预经济的发展。

 

1.市场经济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世上任何的组织都不是绝对地至高无上的。我们要理解圣经中所讲的关于上帝、人、律法和人类组织,就必须首先明白这一原则。所以,自由市场也不是绝对至上的。有些区域国家的干预是合法的。这样的例子我们已经见到过:如麻风病人的隔离(利1314)。另一个区域就是国家有权力制定最低限度的安全标准。在古代的以色列,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建的新房子都要加上安全栏杆,但属于迦南人的房子则不必。因为那时,房顶都是平的,客人可以在房顶上娱乐,所以律法规定:“你若建造房屋,要在房上的四围安栏杆,免得有人从房上掉下来,流血的罪就归于你家”(申22:8如果一个人是在自己的产业上放火,但火势蔓延到邻居那里,烧坏了邻居的财产,放火的人也要承担完全的赔偿责任(出22:56)。这也延伸到同样类型的损害,比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换言之,政府可以介入制止某些伤害无辜的他方的行为,虽然这些行为可以使生产者生产成本比较低。某些特定的花费可能会转移到他人身上,这些人本身并不是受益人,比如吸烟、噪音等。花费提高了,但受益人(生产者)并不承担这些额外的费用。个别的生产者作为上帝面前的管家(寻求利润的人),在花费和收益的平衡方面,是不平等的:生产者(或商品的销售商)完全得益,而某些生产的花费则转移到了无辜的他人身上。这时候政府就有权力介入,评估花费,让生产过程的潜在受益人―也就是销售商―承担额外的花费。国民政府要求有过犯的一方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这样就减少了这些“溢出的后果”。赔偿的威胁就使生产者所承担的整体的生产费用有可能增加。

 

            2.国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国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不发挥任何作用,这样的概念是不合乎圣经的。没有“合乎圣经的无政府主义”,也不存在“合乎圣经的社会主义”。仔细地研读圣经,国民政府基本上是一个通过法庭来确立上帝的公义的组织。圣经律法的原则对市场是有约束力的:赔偿的原则,自愿的原则,不得欺诈的原则(利19:36),保卫国家的原则,执行法律的原则,遵守契约(包括婚姻契约)的原则。圣经否定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由国家承担一切;圣经也否定无政府主义的幻想-一切都是自行运作。圣经对市场的描述比较接近传统的自由市场观念―政府扮演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3.国民政府有责任禁止道德的邪恶

市场经济必须是一个讲究道德的经济次序。其实,没有个人的道德,任何次序都无法运作,最终所导致的就是混乱或专制。道德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充斥着杀人犯、强奸犯、抢劫犯、贪污犯的社会,是不会有任何健康的经济发展的。

国家绝不能通过强制来制造出道德品格高尚的人。极权政府往往幻想通过严刑峻法就能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但是,国民政府有责任禁止道德的邪恶,使恶人受到惩戒,使公民的基本    权益得到保障。在旧约圣经中说得非常清楚。国民政府必须禁止各样的淫乱:同性恋(利20:13)、卖淫(利19:29)、兽交(出22:19)、通奸(利20:10)和乱伦(利20:11)。通过施行这样的法律,国家并不是在创造好人,只不过是制止成人之间的邪恶行为。这些法律保护家庭,使社会的根基不至于受损。更重要的是,上帝的圣洁也要求国家实施这样的法律。无政府主义者不会允许政府处罚一个成人同性恋者。这个同性恋者利用一个八岁的男孩要向他购买海洛因的机会,诱使他与他发生同性恋行为。不管是以基督的名义,还是以理性的名义,主张消除国家的人,从他们本身的逻辑就必然导出这样的结论。基督徒是不接受这样的结论的。纯粹的无政府主义是不合乎圣经的。

 

4.有些双方一致同意的行为,也当在国家的禁止之列

为什么一些性行为双方都同意,国家仍要禁止呢?到底是谁受到了伤害?是未参与者受到了伤害,无辜的旁观者受到了伤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上帝的应许中,如果违背上帝的道德诫命,有形的、物质的、国家性的审判就会临到整个社会。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没有上帝,或上帝不会因为某些社会成员的公然的倒行逆施的淫乱审判整个社会。但是,圣经特别告诉我们,上帝确实审判淫乱的社会,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会这样。所多玛城的人放纵情欲,就被上帝全部毁灭。其中的义人罗得也受到一定的损失。国民政府有权惩罚淫乱,这是社会尊重上帝的标记,是人对上帝敬畏的标记。

 

5.要区分公开的犯罪和隐秘的犯罪

在圣经中把公开的犯罪与隐秘的犯罪明显区分。国家所当惩罚的只是公开的犯罪,至于隐秘的犯罪当交托上帝。“不可杀无辜和有义的人,因我必不以恶人为义”(出237)。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国家必须意识到属人的司法的局限性。

国家当惩罚的同性恋、卖淫、兽交、通奸和乱伦之类的犯罪,必须是公开的行为。圣经上并没有教导说,一小部分人的隐秘行径会给整个国家带来上帝的审判。圣经并没有允许纠察队破门入室,挨家搜查。圣经上所启示的政府模式是守夜人的角色,并没有给予行政官员诸多的经济资源。这些官员是没有资金雇佣这样常备的纠察队的。但是,如果是在大众场合公然淫乱,或者是其他的家人请政府来处理家中的淫乱之罪,或者是执法人员按合法的调查取证程序掌握了犯罪证据,那么国家就必须处理这样的淫乱之罪。即使是自由市场机制使出卖淫秽物品的人能够盈利,政府也有权予以制止。市场并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不能捍卫所谓的“自由市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样的观念。圣经告诉我们,市场机制是有限制的,每一个人类的组织都是有限的。当然,圣经也告诉我们,对市场经济必须的限制并不像社会主义者所渲染的那样多。

 

            6.同性恋者凯恩斯――倒错的品德与倒错的经济理论

很多理论的背后往往是隐秘的道德动机。那些主张各种形式的专制的人,往往都是道德极其败坏的人;当然,主张无限的或绝对自由的人,也往往是在道德上放纵无耻的人。理论往往为人的行为披上合理化的外衣。我们透过理论,往往能见到其隐秘的动机;同时,通过主张某种理论的人的个人生活,我们也会对于他为什么主张这样的理论而茅塞顿开。

非常令人感兴趣的是,二十世纪最受人崇拜的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增加对经济干预的凯恩斯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在英国所谓的Bloomsbury Group是一些臭名昭著的淫徒。在某个方面,他确实欣赏自由市场,这使他有能力和他那些朋友到处旅行,花钱购买年轻男子的垂青。凯恩斯不仅仅是在经济理论是倒错的。(想仔细研究Bloomsbury Group,可参看1968Michael Holroyd所著的两卷本的Lytton Strchery : The year of Achievement,1910-1932,该书是此淫乱团伙的一名成员的传记)。凯恩斯所喜欢的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但他并不喜欢国家干预性道德。他所喜欢的是国家控制市场,而淫乱则随心所欲。但圣经所启示的真理则恰恰与此相反。

 

四.经济发展

要义:顺服上帝的律法,就有经济的发展;

违背上帝的律法,则有贫穷的咒诅。

 

1.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则――个人和国民政府都要顺服上帝的律法

《申命记》8章和28章奠定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非常简单:就是个人和国民政府都要顺服上帝的律法。福利是自愿性的;通过经济的增长稳步地消除贫穷现象。在信守上帝之约的社会中,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就会充分地消除贫困的主要原因,建立福利国家的主要的经济根据就被否定了。基督说,世上的穷人永不断绝。会常有穷人和我们同在(太26:11)。问题在于在敬畏上帝的国家和不敬畏上帝的国家中,穷人的相对状况是不一样的。在敬畏上帝的国家,穷人所享受的物质的祝福,要比那些在贫穷落后的地方的穷人好许多。在发达国家,会有更多的慈善基金来照顾穷人的需要。

 

2.因为上帝的审判,我们不能期望经济永远增长

我们知道,不能期望经济永远增长。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中,没有永远增长的东西。1980年,全世界有40亿人口,如果每年增长1%,到2980年的时候,就会达到830亿人口。显然,这不会发生的。在圣经中上帝的应许是,经济的增长与他的子民对他的律法的顺服一致,这表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在走向末了的。我们不可能经历经济的永远增长。圣经上说,混合经济的增长与我们对上帝的律法是否持守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持守上帝的律法,就会有经济的增长,直到最终审判的日子。

有人主张人口的零增长、经济的零增长,这些人都是人本主义者,他们相信世界不会有最终审判的日子。他们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资源是无限的,他们不想承认时间是非常短缺的。所以他们得出结论说: 我们不能期望经济持续增长。但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他们与其是说服国家消减经济的增长,还不如说服上帝消减人类在这个受到咒诅的世界上的时间。他们应当为新天新地论辩(赛65;启21, 22)。

 

            3.圣经吩咐我们要追求经济的增长

圣经告诉我们要追求经济的增长。长期的经济增长是上帝对他的子民的祝福的标志。当然,不能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圣经上告诉我们:“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这些东西,是指所有这些东西:这就是上帝对遵守他的约法的人的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应许。这也包括家族人丁兴旺,因为疾病和流产都会消除(出23:2526),圣经中提倡的就是大家族(诗127:35),上帝也应许长寿(出20:12)。如果你说出生率高,孩子都存活,人们又长寿,就会有人口爆炸。人口爆炸是治理的手段。这样,我们手中的资本和家中的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当然,这样的状态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直到有一天人们叛逆上帝,或者是最后审判的日子来到。快速的增长是来自上帝的祝福,这表明我们最终从罪和捆绑中得完全释放的日子不远了。

 

            4.经济的增长会临到真正悔改的地方

经济的增长会临到响应上帝的呼召,真正悔改的地方。“以耶和华为上帝的,那国是有福的”(诗3312)。这并不是说,每一个得救的人都会发财致富,也不是说所有的罪人都会倾家荡产。而是说,作为一般现象,那些生活在上帝的律法治理下的人会有经济的繁荣,而那些生活在叛逆上帝的律法的地方的人则不会有经济的繁荣。

对一个国家来说,长期的经济增长确实是蒙上帝的祝福的标记之一。同样,对一个国家来说长期的经济贫困,也是上帝震怒的标记之一。当然,在忠心与骄傲之间也有转折期,这时候富裕的国家继续经历经济的增长。我们在《申命记》81017节可以看到这一现象。一个叛逆的社会因着仍有物质的福分,就会继续悖逆,最终导致完全的毁灭。但长期的贫困肯定是上帝咒诅的标记之一。那些所谓的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都是因为他们各种形式的专制独裁,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就有上帝的咒诅临到他们。试图把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归咎于西方国家的繁荣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古老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主张。持这种主张的人完全不顾这些贫困国家中的政治上的专制独裁、宗教上的偶像崇拜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部落文化。

 

            5.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受害者

在西方国家,也有很多表面上披着基督徒外衣的学者。他们写了很多的书,他们试图使西方的基督徒,面对“第三世界”的贫困,为他们经济的繁荣感到罪咎。这些人用几节圣经经文来掩盖其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凯瑞·诺斯提醒说:“事实上,圣经告诉我们,第三世界的公民应当感到罪咎,认罪悔改,转离他们的偶像崇拜、叛逆独裁和社会主义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应当感到罪咎,因为不管是在个人的层面,还是在集体的层面,他们都是有罪的。就像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警告:‘你若忘记耶和华你的上帝,随从别神,侍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耶和华在你们面前怎样使列国的民灭亡,你们也必照样灭亡,因为你们不听从耶和华你们上帝的话’”(申8:1920

从我们中国基督徒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要盯着西方人的财富不放,不反省自己的过犯,把我们国家的贫穷和落后完全归咎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就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总是认为别人是小人,自己是君子。总是认为自己吃亏上当了。这是人类的老祖宗犯罪之后就有的倾向:不是抱怨上帝,就是抱怨人,或者抱怨魔鬼(创3:1213)。当初以色列人被掳,不仅作了亡国奴,而且流亡他乡。但是,但以理有没有把责任都归咎于入侵的巴比伦帝国和当时的尼布甲尼撒王呢?他们固然要为自己的罪行在上帝面前承担责任,但是以色列人更要省察自身所犯的罪。所以但以理在其著名的祷告中说:“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是脸上蒙羞的;因我们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并以色列众人,或在近处,或在远处,被你赶到各国的人,都得罪了你,正如今日一样,……我们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没有遵行他藉仆人众先知向我们所陈明的律法。以色列众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听从你的话。因此, 在你仆人摩西律法上所写的咒诅和誓言,都倾倒在我们身上,因我们得罪了上帝”(但9711)。今日中国基督徒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反省和祷告。

我们仍然和世人一样,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都是别人的错。这是懦夫的特点,永远不敢面对自己,永远不敢承担责任。圣经上告诉我们:“你们要论义人说:他必享福乐,因为要吃自己行为所结的果子;恶人有祸了,他必遭灾难,因为要照自己手所行的受报应”(赛3:1011我们要认罪悔改,转向上帝的律法,否则我们就会被“撒但的深奥之理”(启2:24)。人若是受迷惑,就会听从别有用心的人的挑唆,民族冲突,国际争战,永无宁日。

 

6.忠心地十一奉献,就足以消除那些试图用罪咎感来操纵舆论的人

在西方,有些人本主义学者,试图用罪咎感来操纵社会舆论的导向,使富裕的基督徒因为自己的财富而产生罪咎感。在中国,也有一些富裕的基督徒面对中国社会的贫穷,或者其它基督徒的贫穷,常常受罪咎感的折磨。对此,我们必须从圣经的角度慎思明辨。耶稣基督的宝血已经洗除了我们的一切罪。如果我们持守圣经律法,忠心地十一奉献,就足以消除那些试图用罪咎感来操纵舆论的人的影响。作为基督徒,如果我们没有十分纳一,我们就是在抢夺当归上帝的物,我们的一切财富都处于上帝的咒诅之下(玛389)。罪咎感也是承受上帝咒诅的表现之一。如果我们敬畏上帝,忠心地持守十分纳一,上帝就会祝福我们的产业:“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10)。“基督徒”社会主义者试图用罪咎感这一杠杆来操纵现代基督教,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思想上受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当今大学中凯恩斯人本主义影响的基督徒来说,更是重要。如果我们能忠心地持守十一奉献,就能够破除他们利用这一杠杆对基督徒的操纵。

 

            7.上帝的经济正义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援助

西方社会中有些社会主义者呼吁“经济正义”,主张财富再分配,使西方政府资助那些第三世界中施行社会主义的独裁者,这完全是一个骗局,是一个谎言。第三世界很多部落几个世纪甚至数千年以来崇拜邪灵,倒行逆施,难道这也是西方国家的过错吗?当津巴布维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府(独立以前称罗得西亚)在1980年把巫医提升回显著的社会地位的时候,那些领导人就为这个国家的命运盖了印。第三世界缺乏经济的增长,到底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对此我们不要上当受骗。他们自身要承担责任。他们的贫困就是经济公平的体现:体现的是上帝的经济正义。上帝的应许是给每一个国家的,上帝并不偏待人,一切不遵行他的律法的国家都会受到贫穷的咒诅。

当初以色列有没有向当地的迦南人派遣经济援助?耶利哥城陷落,以色列人有没有为城中的居民丧失了他们的房产而感到罪咎?上帝有没有吩咐以色列人在全国征税,可以因此而进行国际援助?但今日的基督徒确实被那些打着基督徒旗号的社会主义者蒙蔽在鼓里,这些自称是基督徒实际上是社会主义者的学者著书立说,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张,告诉基督徒有罪,说我们的社会中应当采取更多的社会主义措施,我们应当征收更多的税赋来援助世界上贫困的国家。因为基督徒对圣经中关于经济问题的真理并不晓得,他们在人本主义者的宣传攻势下手足失措,软弱无力。因为他们故意不认识上帝的真道,就这样随随便便地被人操纵了。

 

            8.道德的悖逆和经济的危机之间是有着一定的联系

人不愿意相信在道德的悖逆和经济的危机之间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即使那些主张市场经济的人也拒绝考虑这样的可能性。几乎现代所有的经济学家,在回顾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都得出结论来说,资本主义失败了,资本主义崩溃了,要拯救资本主义制度需要国家的干预。但在大萧条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那些自称是“Roaring Twenties”的人,淫乱不堪,道德叛逆,侵蚀家庭,革命艺术,人本主义,讥笑基督教。整个的西方社会,各个国家都把人视为繁荣的源泉,而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人本主义横行,称王称霸,认为靠科学的进步就能知道一切,就能避免犯罪,就能制止战争,无所不为。

那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了巨额的战争债务。所有的国家都大量举债来支持战争。他们的中央银行印刷了数以亿计的美元、英镑或法郎来维持战争的进行。当战争爆发的时候,通货膨胀在西方成了生活方式。金本位被废弃了。到处都是借债。因为国家搞通货膨胀政策,所以市场投机横行。而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结果最后总是紧缩、破产、银行放假、经济萧条,政府干预搞关税壁垒,通过立法来固定价格(本来价格应当下降,清除那些市场上卖不出去的存货)、工资固定(本来工资应当下降,清理劳动就业市场)。这样,人都变得有了依赖性。消极悲观弥漫资本主义体系,原因就在于人们开始崇拜玛门,搞通货膨胀,使举债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资本主义的过错,还是因为战时经济、国内通货膨胀、人骄傲自大、在道德上叛逆上帝的结果?说得更清楚一点,现代的人本主义国家难道比人本主义式的自由市场更能解决经济的问题吗?是市场失败了,还是人本主义者失败了?人本主义者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他们用政府印制的不能兑现的纸币来资助人本主义制度。

 

五.结论

要义:“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2027

 

1.忠心的服务导致成功的治理

圣经教导我们,要作人的领袖,就要服事人。耶稣对门徒说:“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728)一开始受苦,后来成功,忠心地服事,然后达到经济上的成功,这是圣经中人人都熟悉的主题。雅各服事他那不讲道理的舅舅拉班,条件苛刻,但他却后来致富(创31:13642)。约瑟忠心地在波提乏的家中服事,但得到的结果却是被冤枉,被投到监狱之中(创39)。但在监狱中,约瑟被提升到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创41:3843)。大卫忠心地服事国王扫罗,在战争的时候忠心耿耿(撒上17),在和平的时候也是如此(撒上16:1523)。但扫罗却最后反目,一再地要杀死他(撒上18:101119:1023:7815)。扫罗不得不承认大卫确实是忠心地服事他,比他更公义(撒上24:1719)。而且扫罗也承认大卫通过服事胜过了他:“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撒上24:20)。大卫最终登上王位。服务导致成功的治理。

 

2.如果想增加自己的财富,市场就鼓励人服务周围的人

如果想增加自己的财富,市场就鼓励人服务周围的人。每个人都面对市场的需求。消费者为了要买到他们自己所需要的,也在彼此之间竞争投标。这些信号就反应在价格上,告诉潜在的生产商生产成本是多少。这些信号告诉那些成功地预见到未来市场需要的人,那些认识到与之竞争的企业家所未认识到的商业机会的人,是有利润可得的。这就是利润的来源。那些预见到未来的商业机会的企业家就到资源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缺乏的经济资源-原材料、机器设备、人工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价格之所以较低是因为其他的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未来的商业机会。所以,有预见的企业家就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以较高的价格卖出,但并不是以消费者的花费为代价。他们以消费者所愿意付的价格提供商品。利润是来自其他的企业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未来的商业机会,他们没有提前预备。受益的是消费者。如果这个企业家并没有预见到将来消费者要购买什么,那么消费者到了需要购买商品的时候,他的选择机会就更有限了。所以消费者也得到了帮助;利润是来自企业家成功地预见消费者需求,并高效地组织生产的能力。

 

            3.忠心的仆人不必就是受苦的仆人

总之,在生产经济中盈利的管家是忠心的仆人。他们不必是受苦的仆人。或许他们因着洞见未来的能力而持续盈利。约瑟就是这样使法老得益的: 他知道未来的供需状况。但他是从上帝那里得到启示的,知道在丰年之后会有七年的饥荒(创41)。他知道未来,就为法老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处理未来的情况。但你和我并不像约瑟一样。你和我并不是完全通晓未来的。这样,你和我就必须承担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只要我们还在喘气,我们就要作出决定,就要想方设法面对未知的将来。自由市场所确立的是个人的花费与个人的受益之间的密切的关系。自由市场也确立了会计制度,使我们能够对花费和受益作出更加精确的估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