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whitelily2007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说换位思考及感同身受

(2016-12-12 12:12:21) 下一个

《说说换位思考及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是两个概念,你可以换位思考,却很难感同身受,因为受客观条件影响。换位思考是通向理解与和解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

说到理解,其实不理解也没有关系。这世界存在你不理解的人和事很正常,不需要每个都去理解。只是对你重要的人和事,才值得你去这么做。又或者不能逃避的关系,比如配偶、子女、亲朋等。

和解不同,和解是一个结果。人需要同别人和解,也需要同自己和解。只要你还活着,还在有人居住的地球,你就需要它。和解的另一个名字叫接纳。接纳他人,接纳自己,是人毕生的功课。这样一个结果可以从理解而来,也可以不。

现在说换位思考。如果你已经换位思考了,还是不能理解对方的话,不需要强迫自己理解。爱就不一样,爱不需要理解以后才能获得。爱是给予,无条件的给予,无论对方合你心意还是不合你心意。你可以不理解、有想法却仍然选择爱,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是一个决定。

爱能将不理解,甚至敌对情绪降低到最小,从而让局面向着常人认为不可能的方向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理解,需不需要换位思考,而是爱不爱,有多爱。

人之所以有怨气和怒气,是因为人爱自己多过爱他人。人常常用他人怎么对自己来衡量自己怎么对他人。自私似乎是人的天性,当然这天性其实并不是人之初的天性,而是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意愿后衍生而来。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天性”。人所缺的其实是一些反“天性”的东西,拥有这些反“天性”的东西,是区别你和这世界其他人的标识。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最无私的,其实不然。只要是人,他的爱就是有限的自私的。这世界不存在不期望回报的爱,更别说以德报怨。人总是在乎自己的感受多过在乎别人的感受。如果在乎别人的感受多过在乎自己的感受,才算得上真爱。

换位思考可以帮助你理解一个人或者一件事,那么理解以后呢?你就能爱Ta多一点吗?就能原谅Ta所作所为了吗?人在没有理智和情绪失控时的所做所为是不能用常理和常情来解释的,倒是更有可能被人当作犯错的借口。人对情绪的掌控能力其实是情商高低的一种表现形式。

真正的理解和原谅还得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心中有爱有怜悯的时候,理解和原谅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否则就只是流于形式的、言不由衷的道德绑架或信仰绑架。

 

再说感同身受。人不可能完全理解你的感受,你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人的感受,所谓理解能有50%就不错了。只有那些经历过相同遭遇的,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换位成功。

比如赵薇黄渤主演的电影《亲爱的》,不是被人贩子拐跑失去过孩子的父母是不会懂得的,虽然写实主义手法的电影让人感同身受,可是看电影的人流的眼泪比起现实中失去孩子的人流的眼泪不知道轻了多少倍!所以若不是亲历,不要轻易说了解。

再加上交流过程中,倾诉和倾听两个环节遗失掉的东西,差距就这样形成了。

首先人所表达的和想表达的有差距,这是表达能力问题。其次人难免有苦衷和隐情,不可能毫无保留全盘托出。这是倾诉环节。

到了倾听环节。就算你幸运地拥有一个了解你处境、也了解你的朋友,但Ta是Ta,你是你。Ta永远都无法真正取代你去感受你所感受的,经历你所经历过的。反之亦然。这就是差距。

Ta或许真的很想帮助你,可是就算换作Ta,Ta也未必知道怎么做,或者未必比你做得更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应激反应不尽相同。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会怎么反应,除非你被或曾被放在了那样一个位置。

2016.12.12

(原创勿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