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摘部分《我在澳洲当医生》的内容,可能对有些人有用

(2007-01-31 00:52:39) 下一个
转摘部分《我在澳洲当医生》的内容,可能对有些人有用。全文请去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822017.shtml自阅

作者:colourwo (从文中看,住melbourne)

11. 急诊科最多见的是心绞痛,你去急诊,只要说心绞痛,立即就会有床,如果是感冒发烧,等着去吧,3-6小时不等,好多人,等得烧都退了,还看不上医生。只好回家了。护士分诊,为了避免遗漏重病人,他们有很多规则,所以往往小病当大病治了。偶尔,报纸上还是有报道,什么脑膜炎被漏了,等等。

13. 我很少遇到种族歧视,华人医生在澳洲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也不是没有。有一次看一个老太太,给她取血,按常规,我先交待:“你好,我是Dr Sue, 我需要取一点血做化验可以吗?这样有助于我们给你一个诊断。”说完,我就准备动手,谁知老太太说:“不行。”
  
  “为什么?” 我难以相信的问。
  
  老太太气若游丝的说:“因为我不喜欢中国人。”
  
  Dame, 这个邪恶的老太太。“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找个别的医生。”我笑着说。就把她推给别人了。
  
  澳洲是多民族的国家,种族歧视是违法的。如果在医院,病人挑大夫,他将得到的惩罚,就是多等一倍以上的时间。再说,急诊大多数是海外医生,他们没得挑。别的医院这种现象可能更严重些。

在医院里,我们没有白大褂,都穿自己的衣服,不可以穿凉鞋,露脚丫子,(很多人还是穿的)主任们大都西装革履。我也是穿我最好的衣服去上班,上班前一定冲个澡,鲜亮的去医院,为了形象。医院的衣服家里是不穿的,弄得在家里没衣服穿。

15. 大医院里24小时有保安,一个班5-8个人,各个人高马大。有遍及各个角落的喇叭,如果听到叫:“灰衣服,灰衣服,去哪哪。”就是叫他们了。外国人有意思,不叫保安保安,叫灰衣服,不是医院的人,还真不知道啥意思。这样好,不必引起紧张。
  
  哪里都难免有难缠的病人,如果病人有暴力倾向,护士会立即给总机打电话,总机立即叫灰衣服,不到2分钟,4-5个人高马大的保安就跑来了。暴力的病人,会立即被摁到地上,头贴地,一点都动不了。如果是精神病人,医生再给注射药物,保证他起不来。病人家属如果闹事,一样对待,不过很少。叫灰衣服的,基本上是急诊,或精神病房。医生在医院里绝对人身安全,从没听说病人打大夫!
  
  小医院白天有保安队,晚上就只有警察代替了。有一天晚上,一个吸毒的,在急诊等候室大吵大闹,威胁分诊护士,我还没闹明白怎么回事儿,突然听见哗啦一声,急诊室和等候厅就被铁屏风隔离了,原来护士按了紧急按钮,然后护士再给警察打电话,警察很快来了,把人带走。奥,原来小医院是这样保证安全的。

16. 病人对医生不满意,或者他们认为的医疗事故,可以去医疗部告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医疗部,管医生注册,处理种种问题。每个月,我们都会收到一本报告,讲些案例,给以警示。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有一个40岁的先生,腹痛收住院。
  
  症状:3天来,纳差,恶心,腹痛。不发烧,有排肠气。
  
  既往史:20岁时得过自发性肺栓塞。
  
  收入一个二级医院外科,化验基本正常,腹平片有一些小肠扩张。给他禁食,胃管减压,腹痛不见好转,排很多肠气。第三天,腹部CT 显示一些小肠扩张,肝胆正常。第四天,病人少尿,外科大夫决定剖腹探查。手术中,未见明显小肠梗阻,也未见小肠缺血。术后,病人仍然腹痛。第五天到第六天,病人胃管吸出粪样液体,白细胞也上去了。CT 复查,证明小肠梗阻和肠系膜栓塞。第七天,转去三级医院,手术取出40厘米坏死小肠,病人多器官衰竭,终不治。
  
  家属告:诊断不及时,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第一次CT 再请专家看,实际上已显示肠系膜栓塞。
  
  教训:肠系膜栓塞是少见病,难诊断,死亡率50%。病人的诊断线索在他的既往史。
  
  最后赔了七位数。
  
  谁来赔钱呢?当然是保险公司了。
  
  病人经常告医生,在美国,在澳洲,都是家常便饭。我想跟律师太多有关。律师得挣钱啊。这里规定病历需存7年。有时,病人会翻很旧很旧的帐。
  
  每个医生必须上保险。有的医生的保险高达每年6万多。家庭医生的收入每年只有10万到20万而已,最好的不过30万。听到很多医生抱怨,也听说很多医生因此退休。原来家庭医生都是单独开私人诊所,最近几年流行几个到十几个医生合开诊所,我想跟保险有关。
  
  我因为在医院上班,由医院统一上保险。具体情况,我不清楚。反正我不交额外的保险费。有一种额外保险,不是必须,个别医生上的,一年几百,我没关心过。上述案例,肯定是医院的保险赔的。
  
  专家的保险应该更高,比如,心脏科专家,泌尿科专家,很多专家同时在医院做主任是不是因为这个,不知道。
  
  昨天,在文学城看到一片文章,说北美医生的收入现在只能算上流底层:“纽约时报报导,美国有钱阶级已出现财富差距急速扩大现象,医师、律师这类专业人士如今只算是“低层上流阶级”,他们和避险基金经理人、大企业执行长等超级富豪的所得差距愈拉愈大,形成“一般富有者”和“超级富有者”两个截然不同的族群。“澳洲也是同样的。
  
  说自己当医生不是为了钱,显得不诚实; 说自己当医生是为了钱,又显得不高尚。我该怎么说呢?

21. 全球人口老龄化在澳洲也体现无疑。专门有老年医学,康复中心的主治医师和主任就是老年医学领域的专家。所以,很多老年病人,急性期过了,就去康复中心。这跟我以前的理解不同。所以,当他们要送一个93岁的老人去康复中心,我问:“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呢?” 难道让他变成39岁不成。
  
  我前面讲过,很多老年人签一个NFR的文件,不希望自己被抢救。NFR只意味着不插管和除颤,基本治疗是全套的。不是每个人都签,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我们有时候,要跟病人谈话,提及并解释NFR。与国内不同,交待病情要直接交待给病人,除非病人有老年痴呆,才交给家属。
  
  希望被抢救的,哪怕他90岁,我们也会努力抢救,但要告诉他,成功的几率不高。
  
  我有一个91岁的病人,频发心绞痛,因为年龄太大了,心内科做不了什么干预,比如心脏搭桥,就保守治疗。跟他谈起NFR, 他希望自己被抢救,原因是他放不下他的有轻度老年痴呆的妻子。唉,人到了一定年龄,往往是,脑子好的身体不好,身体好的脑子不好。我于是请心内科主治医师会诊,就在会诊当中,他心脏休克,紧急抢救,虽然心脏复苏了,他最终没能活下来。
  
  重病人,自己不能做决定的,如果预后不乐观,都会跟家属交待,签NFR, 做保守治疗。我觉得家属很理解,跟他们很信医生有关。医生毕竟不是上帝。
  
  临终病人怎么办?医院里有一组人,叫做: “ Palliative Care” 前面一个词是减轻的意思,大约是减轻痛苦。所以临终病人,就交给他们。这时,所有治疗都停止,只给止痛安眠药,让病人安宁的死去。还真有病人,临终治疗了,自己又好转了。一个矽肺病病人,肺功能很差,又有心衰,住院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好点了,回家了,第二天又心衰回来了。这次怎么都不好,转临终治疗,连氧气都停了,只给点吗啡。我晚上去看他,他躺在床上半昏迷,护士还给他放着电视。谁知,第二天早上,他居然坐在床上看报纸!奇迹呀奇迹。我们知道,小剂量吗啡对心衰是很有疗效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