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开战未必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

(2007-01-26 14:16:19) 下一个
驳《专家称:中日开战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


作者: 东方曲 发表于: 2006-04-20


最近在新浪军事论坛上看到一篇题为:《专家称:中日开战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 》的文章,乍一看题目,觉得该文作者的观点有点夸大其词。读完全文,发现该文作者其实无视中日关系复杂多变的历史和现实,更未以中日双方现实矛盾发展变化为前提,不顾各种可能条件只单纯强调“中日开战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使听者悚然也很茫然,实在像是麻痹国人意志的精神鸦片,让人顿生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感。

其实,凡是战争,就要流血就会死人!所以根本上说,不管对手是弱是强,“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不管输赢战争都不是个“福音”。正因为如此,古人才有“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告诫。对战争持慎重态度是正确的,但如《专家称:中日开战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这样,以专家的身份,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定性“中日开战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客观上就起到了否定中国在任何情况下拥有对日战争权力的效果,成为束缚中华民族自主发展的无形绳索。

再来说“福音”。所谓“福音”者,应有大有小。流行感冒来了,对人们来说恐怕也“决不是福音”吧?若以此君的意思,是不是为了避免得上流感这个“决不是福音”的事情发生,人们就不该去工作了?话说回来,照此君的说法“中日开战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那么是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有“中日开战”了?因为这“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呀。如果日本在东海推行强硬扩张政策侵犯我国家主权和权益,如果日本公然出兵参与支持台湾独立,如果日本像当年挑起甲午战争那样偷袭我某军港,此时的中日开战也“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福音”吗?这倒要请问此君追求的“中华民族福音”到底是怎样的“福音”?是作大东亚共荣的顺民,还是做任人宰割的小国寡民?!

该作者首先介绍日本的民主政治体制。他说:{近年来我国出版的许多日本研究著作都肯定了日本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民主和法治的体制,政府决策受到多方监督与掣肘。某些人想像中“军部”为所欲为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山口富男说:日共的任务之一就是揭露执政党。近来日共影响扩大,国会中已有40多名日共议员,日共已在全国105个行政区执政。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日本政治今天虽然存在腐败等种种问题,但各种力量互相制约则是现实。众所周知,自民党内部存在着观点对立的派系,斗争激烈;自民党外部的制约力量,除了共产党之外还有社民党(前社会党),以及力量大得多的民主党(大约有160位国会议员)等各党派。民主党政调会长、日本众议院安全保障委员会主席冈田克也对说:“ 民主党的目标就是要把执政的自民党拉下来。”}

在这段里,作者强调日本“军部”在新的政治体制下已不能为所欲为,以及日本共产党和其他在野党对日本执政党的制约作用。在此让人看到了该文作者的无知程度。问题是,日本如果不复活“军国主义”对中国就不会有威胁了?难道只有“军国主义”才是中国的威胁?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他的军队完全受民选政府节制,可谁能说美国对中国的安全不存在威胁?挟北约残酷轰炸南联盟,借口“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军事打击伊拉克等等,从那点能证明民主国家对世界安全不存在威胁?还有共产党在野制约的影响,越南还是共产党主政的国家呢,不也照样和中国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过吗!该文作者始终无视历史和现实,好像一直生活在理想的天堂之上。

在该文第二段,作者把论述引向“深入”,还挑出一位学者前来助阵:{当前国际情势与二战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强大的中国是任何人都不敢对它轻举妄动的。华东理工大学战争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倪乐雄在《南方周末》报2002年3月28日发表文章说,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日本选择军国主义道路,结果血本无归。二战之后日本放弃武力方式,以协作求生存,结果繁荣昌盛,不用进行领土扩张也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对此,日本主流社会是深有体会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控制已经变为现实。人口无限增长与生存空间有限这一困扰日本千年的矛盾已不复存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协作精神正在占据世界主导地位,防止武力冲突根本出路也在于建立和健全协作体系。从历史来看,要让一个战败国永远不能恢复到正常国家状态是不可能的。面对日本未来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趋势,我们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要把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军事状态的军事诉求,同重新恢复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区别对待。”这才是与时俱进的新思维。}

事实真是“当前国际情势与二战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强大的中国是任何人都不敢对它轻举妄动的”吗?作者纯粹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国际情势变化很大是真,但“一个强大的中国”又怎样?银河号事件,中国驻前南大使馆被炸事件,南海撞机事件,这还不算对中国轻举妄动吗?还想让人咋轻举妄动?再来一次南京大屠杀?真是满脑袋浆糊。在这里本人首先要对一些严重脱离实际、整天躲在象牙塔里搞研究的所谓专家学者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搞社会科学,如果把读专著和文献资料当作研究的全部,就要犯在目前国情下(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悬殊官僚体制严重等社会矛盾突出)照搬西方做法提议“废除腐败罪死刑”的低级错误了,要做有意义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拿出一定时间做社会调查,有了调查再研究才有发言权。该文作者说,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弃武协作”的发展理念已经在“日本主流社深有体会”,不知作者有何依据?本人认为未必如此,完全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看看日本近年来的做法,不断突破“和平宪法”,修改自卫队武器使用条例,下放航空自卫队使用武器权限等等努力,如果真是“主流社会对(和平发展理念)深有体会”,为什么要列架子往使用武力方向上转?作者在这段的总结发言中竟然说:[从历史来看,要让一个战败国永远不能恢复到正常国家状态是不可能的。面对日本未来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趋势,我们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要把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军事状态的军事诉求,同重新恢复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区别对待。”这才是与时俱进的新思维。]在此本人不得不说,该文作者看问题的立场本身就有误:“要让一个战败国永远不能恢复到正常国家状态是不可能的”?所谓“战败国家”和“正常国家”,实际都不是别国能“让”或“不让”的,就像一个人选择做小偷还是做苦力别人无法决定一样,俗话说“自己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事实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在不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而对比一下目前德国的国家威望和政治地位,不难发现日本的问题其实就在自身,根本怨不得别人。二战结束后,美国托管日本给了日本比德国更有利的成为“正常国家”的条件:保留其天皇而没有将其像德国那样分割治理;但为什么同样是战败国又被一分为二的德国,却成了日本向往的所谓的“正常国家”?很显然,德国之所以能成为“正常国家”,是因为德国上下从思想到行动与“纳粹”的彻底决裂,赢得了世界的信任,国家发展自然会天宽地阔,焉能不重获新生;而日本那正相反,从思想到行动都在抱残守缺,抱着过去“大东亚圣战”、“共
荣”那些“荣耀”不放,国家首脑竟然无视受害国人民感情一再参拜经过法律审判的甲级战犯,还强词夺理谓之曰:“为了反省历史”!自己如此不能取信于人,还能怪别人不肯施信于己吗?同样道理,日本在未来究竟能否成为政治大国或军事大国,是不是大势所趋,这也完全取决于日本自己今后的所作所为,中国百业待举该做的事情太多实没必要留个闲心期待他的穷富与显耀,更谈不上对日无原则让步就是“与时俱进”就是“新思维”,想糟蹋了这两个正大光明的名词不成!

该文第三、四、五段话锋一转,把“中日开战之于中华民族绝非福音”转向国内来找论据,这其实是主张对外无原则忍让绥靖苟安者的通用俗招,没听说过“中美开战中国经济倒退二十年”之类危言吗,这也好,重视对手不是坏事。作者在这里故作高深地说教道:[目前中国最需要什么?中国的最大利益在什么地方?这是不能不加以辩明的大问题。24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面临的问题也是堆积如山,而且非常棘手。如缺乏法治、腐败日甚、金融坏账、贫富差距、农村困境、市场分割、环境恶化等等。更为根本而又无法回避的大问题,则是全国各界殷殷企盼的政治改革与民主建设。

就目前中国实力和内外环境来看,上世纪早期那种“ 亡国亡种”的危险已不复存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多来自国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国领导人焕发极大的智慧,付出极大的精力。

因此,中国的战略仍然应该是韬光养晦,稳定发展,重点在于突破国内的瓶颈。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是在未来三五十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近些年来实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即使将来中国更加强大,也面临着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课题,只能更加巧妙地把握国际平衡,决不能率性胡来。 ]

首先本人要纠正该文作者一个错误认识,那就是不论到任何时期,即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今天, 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依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围堵遏制甚至分裂中国的努力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所谓的“台海问题”、“西藏问题”、“疆独问题”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潜在与现实的威胁吗?啥样才算“亡国灭种”,是被杀的一个不剩吗?像前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那样被肢解、不同民族间相互仇杀、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还不算亡国灭种吗?照此君说法我们的国歌是不是该改改了?

目前我国处于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的确有许多国内矛盾需要解决,但这不等于可以将国家根本安全面临的威胁弃置不顾,重蹈历史上“攘外必先安内”的弱智覆辙。本人赞成目前国家实施的“韬光养晦”战略,如果中华民族真能不受阻挡和平崛起,那韬光养晦战略再施行一万年也不算长。

该文最后提出了中日关系的三种可能:一是日本加深与美国结盟,提防和对付中国;二是不即不离,互相猜疑,暗施冷箭;三是中日合作,共同促进两国及东亚、东南亚的繁荣。作者说:“第二种状态其实是一种过渡,不是滑到第一条路,就是进到第三条路。究竟何者对中国更为有利,是不言而喻的。 ”

这作者的想法咋就“如梦又如幻”呀,日本与美国结盟,即是目前事实,也是可以预见未来的必然存在。在世界不出现大的战争的前提下,美日同盟只能加强而不会削弱,因为美国与日本的国家利益都存在这种内在需求,幻想能拆散美日同盟的想法是十分幼稚的;本人倒认为,该文作者列出的上述非此即彼的三种选项,一、三两项能够同时存在,即中日恢复合作完全有可能,这对两国可算“福音”,但此种局面绝不是恐日畏战所能成就。

历史一再证明,忘战必忘!我们可以祈祷中日永不再战,但当中国国家利益受到挑战需要中日再战时,畏战怯战甚至像当年晚清政府那样苟安避战,对中华民族绝非福音,只有毅然面对战争才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希望。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