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随笔】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2019-01-08 13:58:05) 下一个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原本是一篇译记,因太长,又加入了插图,抽出单为随笔。--舒啸识)


遵一个“老文青”微信群群主之命,译了雪莱的《On a Faded Violet》。 这首名诗的前后背景,很是令人嗟叹。(请见【译作】雪莱(Shelley)《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珀西·雪莱,1792 - 1822

 

1.

一般认为雪莱这首诗是为第一位妻子海丽特·维斯布鲁克(Harriet Westbrook)所作。

海丽特生于1795年,家境富足。她父亲是个很能经营生意的客店店主,希望孩子们步入社会上层,就把海丽特送到了一所顶尖的女子学校读书。海丽特由此与贵族出身的雪莱妹妹们同学,并对她们才华横溢、反叛不羁的哥哥珀西·雪莱崇拜爱慕不已。

一八一一年,18岁的雪莱因发表无神论文章被牛津大学开除。几个月后,不顾家庭反对,他和16岁的海丽特私奔到苏格兰。

(雪莱与海丽特的女儿伊安忒。这个名字的希腊文原意是紫罗兰。)

然而,雪莱对海丽特的情感更多是怜悯。两人的婚姻很快出现裂痕。年长雪莱十岁的女教师伊丽莎白·希区纳成为雪莱诗情的源泉。不过,雪莱此时完成的长诗《麦布女王》仍有为海丽特的献诗。
 

2.

后来,雪莱又狂热追求一代才女玛丽·戈德温(Mary Godwin)。

(玛丽·雪莱, 1797 - 1851)

一八一四年,雪莱索性抛弃了海丽特,与当时16岁的玛丽私奔到瑞士,还带上了玛丽的父亲的继女、同为16岁的克莱尔。

一八一六年夏天,两对恋人:雪莱和玛丽、拜伦和克莱尔一起在日内瓦湖附近度假。围坐在篝火旁畅谈时,拜伦提议每人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十八岁的玛丽于是写下开宗立派的名著《弗兰根斯坦 》(“Frankenstein”)。

3.

也是在1816年夏天,海丽特·雪莱化名海丽特·史密斯迁往伦敦独居。

十二月9日,怀有身孕的海丽特误认为自己又遭到新男友抛弃,给父亲、姐姐和雪莱留下遗书后,在海德公园沉湖自尽。几天后,海丽特以史密斯为姓匆匆下葬。

 

(二百年前的海德公园)

四个月后,雪莱与玛丽结婚。

雪莱是在海丽特离世后写下《一朵枯萎的紫罗兰》的,或许是对海丽特仍有爱意,也更怀有歉疚。

4.

诗的最后两行竟然一语成谶:与海丽特一样,雪莱也是死于水中。

一八二二年7月8日,他所乘的小船在意大利西北的一处海湾遭遇风暴而沉没,雪莱与同行两人均溺水身亡。

多日后,他的遗体最终被浪涛冲上海滩时,面部皮肉无存。上衣口袋里还有一本济慈的诗集。

依照当地习俗,他的朋友们(包括拜伦)将雪莱的遗体就地火化。

(法国画家傅尼埃所作《雪莱的葬礼》)

 

5.

雪莱的骨灰葬于罗马的“新教墓园”。那里还长眠着一年前因肺结核于25岁在罗马去世的济慈。

未满30岁的雪莱溺亡后不足两年,36岁的拜伦病逝。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1788-1824)、雪莱(1792-1822)、济慈(1795-182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舒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握手菲儿。我同样喜欢济慈,喜欢这首诗。济慈生动细腻笔触中完美结合的自然、感性与知性,他色彩丰富想象纵横的语言,他对多层次、流动变幻的内心感受的捕捉、把握与表达,都当推三人之首。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原来看过,有一点点印象。

我喜欢他的《致秋天》,特别是这一段



........

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在婉转呼哨;
而群羊在山坡上高声咩叫;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舒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富春江南' 的评论 : 还难得三人(基本上)相知相敬。三人之才,同为天纵,又同为天妒。
富春江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1三位同时代伟大的诗人
舒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光临。菲儿也喜欢济慈,不知是否看过一部若干年前的电影“Bright Star"?是济慈的传记片,由Jane Champion 导演,非常不错。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凄美的故事!

拜伦、雪莱、济慈都是我崇拜的诗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更新好快啊,赞舒啸的大文,给我们带来了一顿精神大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