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班禅大师的仪仗兵 (解释)

(2008-04-02 20:07:21) 下一个

在网络上写字有个好处,就是能够随时得到网友的评论与指导。发现不正确、不恰当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对提高自己的知识有帮助。
比如马甲我在《班禅大师的仪仗兵,九》中写到:元朝灭亡以后,花教失去了崇高的地位。但萨迦派毕竟是威风过的,所以依然在藏区保持着相当的势力,“法王”的称号始终是他们的专有职称,其他教派是不能称“法王”的。
有网友随即指出:“红黄花白都有法王……法王是称号,一般是佛法精深到一定程度才能称,而且必须在法上有绝大的传承,与皇帝等或王公含义还是不一样的”。
我赶紧查找资料,真是这样——不仅花教有“法王”,其他教派也有,而且还是皇帝御封的。
看来我先前的知识有错误,以讹传讹了。所以现在立刻改正:
删掉那段不正确的话,向各位朋友说声“不好意思”,并且向提醒我的网友表示感谢。

这位网友还指出:喇嘛教“不论前后期佛理都注重,不过后来的黄教主要是加强了行持(戒律)”。
这话没错,我在文章中也说“其实,藏传佛教也不是不讲理论”。
我大概知道,藏传佛教在前弘期比较重“显学”,只可惜被灭了,后弘期的密宗特点就很明显,一直到黄教出现,才又把显学摆到比较高的地位。
我还知道,黄教虽然主张“先显后密”,但现实中的许多黄教僧还是直接选修密宗。其原因是这些穷喇嘛没有足够的学费,而密宗的修行比较快,学了一些皮毛就可以出去做ㄊ伦
???馐呛苁导实目悸恰?
网友还告诉我:“四派都有你说的那些很有战斗力的技术,不好说谁战斗力更强”。谢谢提醒。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佛爷的手段当然比妖怪丰富。只可惜我这是在讲某个人的故事,无法把喇嘛教的各种武艺都介绍出来,只好以点代面了。
每个教派都有厉害的招数。但是,据我所知,在收费相同的情况下,大寺院的僧人通常选择比较省事的方法,而小寺庙或者“走方喇嘛”则会使用比较动感的场面。我觉得,这不是本事大小的问题、也不是勤快与否的问题,这是生意经、是由市场决定的。

说到市场,马甲我在文章中还有一段话:“和尚和喇嘛时常互相看不起,各说各的高明。其实“显”也好、“密”也罢,都是由环境决定的——内地有农耕的文化、儒家的底子,所以和尚必须故作玄机、显得有涵养才能吃得开;而西域是农牧文化,人民性情坦率,喇嘛的行为也只好夸张直露一些、引人注目——大家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不好说孰优孰劣”
这段文字显然引起了一位“智悟法师”网友的不满。
马甲我赶紧登门瞧一眼,“法师”朋友还真是位比丘,呵呵。
与比丘谈佛,有些人的态度很恭敬,好象与和尚说话就拣了大便宜。但是,我不。和尚有嗔戒,我没有;他不怕生气,我更不怕。我又不想转世投胎(想了也白想),何必假装恭敬。
我讲和尚、喇嘛“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没有胡说。
喇嘛教中含有苯教(黑教)的特点、藏传佛教中有许多西藏本地的守护神,这是明摆着的事。莲花生把藏族神话中的元素移植到佛教中来、达赖要请求“载末尔”护法神的帮助——这不是为了开发市场是什么?
内地佛教就更不用说。儒、释、道相互影响,关公像和观音像摆在一起,和尚在玉皇大帝跟前念“阿弥托佛”——还不都是被市场给逼的?
和尚、喇嘛都离不开市场,为了生存做一点变通,没必要不好意思。
当初,释迦耶尼也要讨好施主,大款“给孤独”送他别墅(精舍),他挺高兴;妓女“庵摩罗”给他买花园,他也没觉得不合适;释迦耶尼认为尼姑会减短佛教的寿命(参见《五分律》),可他还是收了比丘尼——说到底,这都是为了开发市场。
所以说,和尚这行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菩萨、一个是施主。你要迎合施主,就得适应市场,你想支配施主,就得学习西藏喇嘛、把“政教合一”搞成功。
“智悟法师”告诉王外马甲:“我们出家人!不是你说的那样心胸狭窄,我们见到比自己修行好的出家人,我们是随喜赞叹!而不是妒忌,更别说看不起了!”,还说“阿弥托佛”。
王外马甲很高兴。因为和尚的觉悟高,对创建和谐社会有帮助。
(向菩萨保证,马甲我真的见过一位喇嘛学者写的文章——论活佛转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唵嘛呢叭咪吽,I真服了YOU)。
可是,王外马甲又难免怀疑。
因为有些得道高僧讲起话来线索千条、云山雾罩、玄妙高深,可拿事实一照镜子,立马就露了馅。
我这里不是影射“智悟法师”网友,我是说以前的和尚。翻开中国佛教史看一看,内地和尚的禅林教派之争还少么?还不够残酷么?他们确实没有做到你所说的“随喜赞叹,不妒忌”呀。
我不怀疑“智悟法师”网友,但我还想说唐玄奘。唐僧西天取经、无比伟大,他回来的时候,有个叫“那提”的印度高僧也同时来到大唐,可唐玄奘却没有说“见到比自己修行好的出家人,我们是随喜赞叹!而不是妒忌,更别说看不起了”——而是想办法把人家赶出了京城,还把别人的经书也抢走了。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那时候,玄奘和唐太宗的关系很亲密,他不愿意被“那提”和尚抢了风头。
这件事,《西游记》上没有。可“智悟法师”网友是佛学科班的毕业生(僧),应该读过《续高僧传》、应该知道作者是怎么感叹的——“代有斯踪,知人难哉!”
那么,和尚与喇嘛有没有“不随喜赞叹,反而妒忌”(马甲在文章中的表述是:互相看不起,各说各的高明)呢?
当然有,从一开始就有。
印度佛教传到西藏之前,汉传佛教就已经对吐蕃王朝产生了一定影响,汉人和尚还把赞普的几个王妃都鼓动得出了家(不得了不得了,这事情挺难办到的)。
792年,藏喇嘛(“渐门巴”)从尼泊尔请来了“莲花戒”大师,两年时间里,藏喇嘛和尚(“顿门巴”)辩论了好几次,结果是和尚输了。可是,尚并没有得到“随喜赞叹”的机会,而是被莲花戒直接赶出了藏区。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这是小和尚。要是两个方丈碰了头,弄不好会打起来。信不信由你——反正这话不是我一个人说的。看看《西游记》就知道,那里面专跟唐僧过不去的,除了妖怪、就是方丈。
老实说,马甲不信佛,只是偶而也看一看佛经,并且时常对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拍案叫绝。
马甲认为,人是应该学一点佛理的,因为佛学中有高贵的人性。
在我的眼里,佛经是好书,菩萨不过是写书的人。至于写书的菩萨自己能不能达到书中的要求,天晓得。我也无所谓,因为我关心的是书的内容、不是书的作者。
在我眼里,佛经就是本书。至于和尚也好、喇嘛也罢,无非是卖书的人。书贩子愿意介绍书的内容,我也愿意听一听。
但是,如果您一定要冒充是书里的主人公。马甲只好说:“佛爷,省省吧,别以为凡人就没长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