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经络·发现

(2008-07-09 15:58:14) 下一个
古稀老人,另辟蹊径寻经络,
  小小银针,针灸穴位察玄机,
  影像技术、科技手段,能否揭开经络谜团?
  
  复旦大学的费伦教授(图1),退休前一直从事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可退休后竟然对和他专业没啥关系的中医经络学说产生了兴趣。
  
  
  (1)费伦教授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系统地对经络进行了描述,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人体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在人体中分布着14条直行的经脉和由经脉横向分出的络脉,合起来称为经络。有“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神奇功效。
  可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在现代医学解剖中却找不到它的踪迹。人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这4种组织,以及这4种组织构成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8个系统是现代医学在解剖中已经发现的,但并没有发现经络的存在,即便是用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也找不到。为此不少人对中医的经络学说表示怀疑。那费教授又为什么相信它的存在呢?
  费伦: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看不见。但是我想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是很多的,即便是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也有看不见的东西,可照样存在。
  但经络在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要想证明它的存在又该从何下手呢?
  费伦:经络是不是存在,我想经络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穴位,作为经络一个特殊的功能点,它是存在的。
  在一些武侠作品中,将击打人体上的某些穴位作为一种武功,并将点穴的功能描写得神乎其神。这些可以让人狂笑不止的笑穴或让人立时毙命的死穴,只不过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夸大穴位功效的结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针灸穴位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确是由来已久(图2)。
  
  
  (2)古代针灸穴位图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中的经络系统纵横交错,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而穴位则是散布在经络通路上的供气血出入会合的“处所”,人体内脏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穴位反应出来。在北宋年间铸造的针灸铜人上,古人还首次完整地标出了人体中的三百六十多个穴位(图3)。针灸就是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起到治疗的效果。
  因此,费教授想通过针灸的方法首先确定穴位的位置。但是无论在穴位图上,还是在针灸模型上,这些穴位点都只是标记在人体表面。
  
  
  (3)宋代所制针灸铜人
  
  费伦:经络图都是二维的,只是体表的一个点。真正在体表的下面是一个什么组织?它的深度是多少?它的组织位置在哪里?我想应该可以用影像学体现出来。
  简单地说,费教授是想利用CT扫描成像技术在屏幕上观察针尖的位置,立体地呈现出穴位在人体内的位置。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费教授特地请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副院长沈雪勇教授,在CT室里给自己针灸。
  实验开始,沈教授按照经络图上的位置,先在费教授的腿上按压了几下,找到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几个穴位,然后把几根银针扎到了相应的穴位上。
  可穴位在体内看不见,也摸不着,沈教授是怎么知道针已扎到穴位了呢?
  费伦:针扎下后,针尖有一种鱼吞钩饵的感觉,稍微地,一点点沉浮的那种感觉。
  沈教授为了能够看清针尖的位置,随后对这几个针灸的穴位进行了扫描。
  在屏幕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针尖全都扎在了软组织内。软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分布于各个组织和器官之间,像纽带一样将组织、器官彼此连接起来。难道穴位就在这儿吗?
  费伦:我们做了几十例 好多好多穴位,发现穴位都在各种结缔组织结构里面,或许结缔组织还有一些过去没有被认识的潜在的功能?
  要想发现穴位的潜在功能,需要更多人参与,需要更尖端的技术。为此,费教授四处奔走。他得到了上海市科委的支持,成立了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
  有了科学的手段和精密的仪器,费教授的研究更加深入了。
  费伦:学位被针扎后,诱发出来很多效应:它促使了微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增强,导致动脉毛细血管组织液渗透加大,血管外组织液压力也增大因而导致组织液流动。穴位是散布在经络上,供气血出入会合的“处所”,它的微观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内脏器官的各种信息,人死亡后,气血的运行也就停止了,因此在解剖中,就看不到,找不着了。
  费教授想了个特殊的办法,就是给和人类基因和穴位都十分相似的小白鼠针灸,并且借助传感器记录下针灸穴位时小白鼠体内经络的一些变化(图4)。为此他特地请来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李为民教授来做这个实验。在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针刺频率,插入小白鼠体内的传感器记录下来的波形,说明针灸刺激小白鼠的穴位时,让它体内的经络系统产生了一个信号,引起了器官的反应。可在人身上又怎么才能找到穴位和经络之间的关系呢?
  
  
  (4)传感器记录了针灸穴位时,小白鼠经络的变化
  
  这时费教授想起了一个人——辛大妈。辛大妈和费教授住在同一个小区,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不舒服,干什么都觉得累。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诊断她患了严重的心源性心脏病,这种病是因包裹在心脏外心包膜中的积液过多而引起心脏早搏,目前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治疗,只能用药物控制,注意休息。
  费教授在一些中医的资料中,曾经看到过有关这种心脏早搏引起的心源性心脏病的描述。
  人体的14条经络中,有一条是从手掌到前胸的经脉,叫心包经。如果心脏有什么异常,就会在这条经脉上表现出来。
  费教授建议辛大妈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来治疗早搏,同时费教授也想通过这种方法来观察一下针灸这条经脉时,会让引起心脏早搏的心包积液产生怎样的变化。
  辛大妈在药物治疗不见效的情况下,也想尝试一下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于是他们一起来找沈教授。
  针灸前,辛大妈做了个心电图,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辛大妈有心脏早博的症状。
  然后又对她的心脏进行了扫描,屏幕上显示了心脏周围有引起早博的心包积液。
  扫描后,沈教授依据经络图上心包经的位置,在辛大妈的胳膊上一点一点地按压,寻找针灸的穴位。
  当沈教授按压到辛大妈胳膊上的内关穴、曲泽穴和胸口的檀中穴时,辛大妈感到很疼痛,那就是针灸学上所称的“阿是穴”。
  沈教授很快用针扎对应的穴位。凭这几个穴位能治疗辛大妈的病吗?
  费伦:我们发现,两个穴位之间有一个压差,组织液处在高位,会流向低位,可以高效率产生红外光,红外光可以把它看成能量,看成信息,看成光的信息,也就是一种电的信息在穿梭。
  大约10分钟,针灸治疗结束了,费教授和沈教授又对辛大妈进行了一次扫描:从心脏的横切点看,对比针灸前后,心包积液估计减少了25%左右(图5)。
  
  
  (5)CT扫描图显示,心脏周围的白色部分明显变小,说明心包积液减少了
  
  而辛大妈在针灸治疗后又做了一次心电图,检查结果心脏早搏消失了。
  这针明明扎在胳膊和胸口的穴位上,是怎么起到治疗心脏的效果的呢?
  费伦:当针扎到内关穴后,我们发现,这个穴位下面有很多特异性,它诱发了好多其他的反应,比如说神经,比如说组织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比如说血液流量的增加,等等;这些东西,又诱发出很多的东西,最后到了这个心包里头。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发现的经络物质基础,至少有7种网络组成,我们强调是至少。也许还会有更多的网络被发现。
  目前,用针灸穴位治疗心脏早搏,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一些专家的认可。今年7月,德国一家权威生物物理研究机构还有意与他们共同合作研究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心源性心脏病的途径。
  费伦:我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去证明经络的功能也好,实质也好,可以说,既丰富了西医的概念,也是丰富经络的概念,两者到最后会慢慢找到一个结合点。
  费教授和上海针灸经络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初步发现了人体穴位的一些秘密,对于经络的研究,费教授认为这只是刚刚开始,要想揭开经络的谜团,还需做更多的实践研究。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