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章: 故乡的印记

(2005-01-03 13:22:30) 下一个

故乡的印记

 

·文 章·

 

 

      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常常是北侉子南蛮子,来自全国各地。说起话来,自然是南腔北调。大家见面的客套话就成了,你是国内哪儿来的?对这种问话,我总是微笑着说,猜猜看。十有八九他们是猜不出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从没有人猜我来自北京。当然是因为我的口音。

 

      在故乡呆到十八岁就去外地上学。从那以后嘴里吐出来的就是所谓的普通话。这么算起来,本人已经讲了二十四年的普通话了。其中的六年是生活在普通话的故乡北京,还有十四年是守着满口普通话的北京老公。这样的条件,还讲不好再普通不过的普通话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跟老公交朋友的时候,他的哥儿们就笑话我把天真凉说成天真娘,现在我依然搞不清,还常把无耐说成无赖。家乡的口音像印在我身上的胎记,大概要带一辈子了。曾经在中文学校教过几年中文,教孩子们认字,阅读,作文,忙得不亦乐乎。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有个孩子说出来的国语带有口音,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辞职。再一细想,家里的秃头小子还跟着我摇头晃脑地念课文,读生字,是不是也有口音啊。找来他爸对证,果然有几个字口齿不清。又吓出第二身冷汗。事不宜迟,立马办理移交手续。老公还在那里罗唆,他一个加拿大生,加拿大长的黄香蕉,中文能说你这样也不错了,还指望他讲话跟播音员似的呀。

 

      现在给父母打电话,要用普通话才说得清楚。还以为家乡话就剩那点口音了呢。谁知道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成串的家乡话突口而出。而且是没受港台国语污染的土得掉渣的家乡话。哥哥姐姐连声称奇,说你离家这么多年,居然还会讲家乡话。我也觉得自己挺没出息的,在英语国家呆了十几年,别说家乡话只字未忘,就连说话夹几个英文词儿的习惯都没养成。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去徐州上学,第二年回家就已经满口普通话了。那是怎样的胸怀啊。

 

      故乡留给我的岂止是口音。长年在外闯荡,各种菜系也见识不少。鲁菜的粗犷豪放,粤菜的娟秀可人,川菜的热情似火,终究敌不过淮杨菜的温柔体贴。淡而不薄,浓而不腻,咸中带甜。我的舌头,鼻腔,胃囊上好像装了探测器,一吃到家乡菜就垂涎欲滴,胃口大增。家乡的口味让我这个远庖厨的君子堕落为整日围着锅台转的小人。让我这个惜时如金的知识女性甘愿为一道家乡菜耗费半天的功夫还乐在其中。

 

      还有那份不能释然的情怀。和老公的谈话中,最不能忍受的是外地人怎样怎样,小地方的人怎样怎样。名不见经传的故乡,一马平川,古运河穿城而过,河边杨柳依依。没有工业污染的空气,清新怡人。小桥流水,民风纯朴。故乡灌输给我的平民意识,对人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让我在现代社会的灯红酒绿,功名利禄中不致迷路。

 

      生活中稍加注意,总是不难从一个人的身上读出他的故乡。几家人结伴外出,夫妻总是在一起卿卿我我,女的粉脸娥眉,衣着光鲜,男的推车提包,亦步亦趋的必是上海人。女的忙着张罗饭菜,男的在一边高谈阔论的大都是北京人。女的低眉顺眼,端茶递水,仍免不了被男的呵斥的应该是东北人。农村出来的必然热爱土地,来自城市的一定五谷不分。说到底,故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一种融入血液的印记。人活一世,容貌,装束,修养,品味或许会随时间,身份,财富而变化,唯有这深入骨髓的印记不会改变。毕竟对于一个家财万贯的山东富翁来说,最种情的美食还是烙饼卷大葱。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故乡就以她特有的方式在我们的身上刻下了一列密码。这特殊的密码,家乡的山水能够破译,家乡的亲人能够破译,却无人能够改变。

 

      海外的华人社区热衷讨论融入主流社会这个话题。对此,我是大不以为然的。当然啦,我们不能跟洋人说中文,也不可只谈老子,庄子,不提尼采,佛洛伊达。但融入主流社会,谈何容易。你以为顿顿三明治,只让孩子滑冰,打冰球,为女士开门挂衣,朋友唯洋人不交,只过圣诞不过春节就入主流了?这些都是皮毛。学得会他的语言,你学得会他的口音吗?吃得下他的食物,你改得了口味吗?改得了口味,你改得了举止吗?改得了举止,你改得了思维吗?小小的故乡尚且给你留下不可磨去的印记,何况是生生代代繁衍绵延的中华民族。所以,在文化这个层面上,我们可能永远属于故乡,属于中国。

     

(Update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小脚板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江苏人,18岁离开家乡外出读书。到头来,最爱的还是家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