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鹜者。。。

其鸣无声,其飞不能高远,日沉浮於鸥鹭之间,而默以自容。
个人资料
正文

纪念堂叔公:著名桥梁专家王序森先生

(2007-06-17 17:12:49) 下一个
惊闻广东九江大桥被撞坏,网上不少网友提到了武汉长江大桥。
叔祖父王序森先生参与主持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特转此文,纪念为祖国的桥梁建设做出贡献的所有劳动者。
                  记桥梁工程专家王序森

  

    从事桥梁设计施工50余年,参加建造的大型桥梁工程达数十座,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举世闻名的工程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王序森,为桥而生的老一辈桥梁专家,用他的人生书写着对桥最坚定的追求……

 

 

 

                            

                               孜孜求学积极实践

 

  王序森对科技的兴趣始于初中,1928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他开始攻读土木科。时逢·一八事变,王序森热血沸腾,投入到学生的游行请愿和宣传活动中,并刻苦攻读专业基础知识,决心走科技兴国之路。
  193510月,王序森被分配在浦口的津浦铁路工务处设计科,参加旧桥检定和加固设计。他注重将书本知识与桥梁工程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19385月,王序森在国民政府交通部技术厅桥梁设计工程处任工务员。这期间,他参加了系列钢梁标准图设计,以及澜沧江跨长135米的公路悬索桥、跨长120米的铁路双铰钢拱方案和钢骨架混凝土伸臂梁方案的设计工作。在结构较复杂的设计中,他刻苦钻研,打下了桥梁理论和绘算工作的基础。19405月至19412月,王序森被派驻香港监制滇缅铁路钢板梁,他深入现场协助工作,从中掌握了钢梁配制中的主要技术。
  王序森曾于194412月到美国芝加哥BURLINGTON铁路公司桥梁部实习。他在一位美国老工程师的配合下,完成了美国密苏里河上一座大桥的完整设计及其他旧桥的加固设计,受到桥梁主管工程师的赞许。他与同学、同事刘曾达(我国桥梁专家),同在芝加哥的两家铁路公司分别实习,都担任主要设计工作,朝夕相处,互相切磋;实习结束时,得到两公司赠与的管内现代化实桥技术图纸资料,并共同系统地考察了美国桥梁公司在各地的大、中桥梁制造厂,了解到现代钢结构配制的内容与水平,为他们前后五十年的并肩学习与工作,创造了条件。
  回国后,王序森晋升为正工程师。他是钱塘江大桥基础修复设计的主要参加者和黄浦江越江工程(固定桥、活动桥、水上隧道)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完成者。上海解放后,王序森主持沪杭线几座大桥的修复设计和钢梁配制工作,其中包括被破坏的跨长92.4米的41号桥,为落水钢梁补充配制半孔,并提出安装方案,使这几座大桥很快修复通车。

由于我国开展大规模桥梁建设的需要,19504月王序森被调往铁道部设计局。开始,因鸭绿江上两座连续梁大桥破损较重,挠度波折较大不便行车,由铁道部组织重修方案研究小组,王序森为技术负责人。根据承载力检算及连续梁变形挠度曲线,他提出了在江中关键节点下,设少量桩排架,依次施顶,使补制弦杆能在内力为零时安设的方案,保证了挠度顺直。王序森被评为一等三级工程师。随后他负责武汉长江大桥上部结构方案设计。1953年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完成,同年7月,他随同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鉴定组赴莫斯科参加鉴定工作,回国后调铁道部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

 

                              投身长江大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序森从参加武汉长江大桥工程的设计开始,先后在重庆白沙沱、南京、枝城、九江长江大桥工程中,参与了主持设计和技术领导工作,为研讨、解决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提出过有益的建议与措施。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50年,王序森担当了武汉长江大桥钢梁设计组组长。在开国之初修建这一技术复杂的浩大工程缺乏经验,请了苏联专家作技术援助,而王序森过去所习惯的美国桥梁标准与苏联的有较大差异,在接受苏联桥梁规范研讨任务后,他刻苦自学了俄文,很快能以阅读俄文专业书籍,对比美苏技术标准,贯通了两者的联系和不同,这就便于在理论原则基础上理解和执行苏联专家的建议。

1953年时任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技术科长的王序森,与我国桥梁专家、时任副科长的刘曾达一道,一面自己画钢梁方案,一面领导全科进行武汉长江大桥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设计。在武汉长江大桥的钢梁设计中,为充分发挥材料强度,简化制造工作,方便在江面高空拼铆作业,主桁杆件采用了H型截面,考虑了杆件的互换,以适应桥梁制造工厂采用无孔拼装工艺,这对于保证钢梁制造和安装时的精确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采用的悬臂架设法,则是我国架梁技术的一项重要进步。这些都是在王序森具体指导下,由绝大多数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来的,而且其布置和细节还为我国以后修建的很多长大钢梁所沿用。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修建的大型铁路桥梁工程。1958年至1966年,王序森先后主持南京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负责该桥的钢梁设计和协助审定全桥的施工设计。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梁原拟采用从苏联进口的低合金钢,但由于后来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供货方面规格不能满足结构要求,而此时南京长江大桥工程已上马施工,在这关键时刻,王序森力主使用国产16锰低合金钢,并随同铁道部领导同志一道去鞍钢紧急求援,他密切配合鞍钢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提出在保证钢材韧性和塑性的前提下,在大型桥梁对钢材要求的容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地降低些强度,使成品合格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终于为这一钢种制定了符合桥梁使用的“16锰桥技术规范,保证了南京长江大桥钢梁的需要。这种钢材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造船等部门。南京长江大桥钢梁设计中,考虑到由于跨度增大又采用了低合金钢,为避免架设中可能产生较大振动,王序森认真地钻研了振动理论,并提出做钢梁模型试验。试验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协助进行,按设计假定,模拟钢梁架设的全过程。实际架设过程中又观察、量测各种振动反应及内力,指导施工,保证了架设的安全。

 

                               受命于危难工程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在正常的设计、施工中妥善地处理一些技术难题,更要在任务紧急、无先例可鉴的抢修工程中,凭借临战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

1958年郑州黄河老桥主流中11号桥墩被冲垮,我国南北运输动脉中断;1964年南京长江大桥施工中45号墩浮运沉井出现建桥史上罕见的大幅度摆动险情;1976年唐山地震灾害桥梁抢修等,王序森都积极参加,出谋献策,并参与领导层做出正确决策,使受害桥梁在短期内得到修复。

1963年,他参加铁道部专家领导组赴越南进行马江含龙桥工程检查工作。临行前,他获知洪水可能早临的预测,作了几种预想抢修方案。一到工地,即按照实情提出用钢丝绳加楔,紧箍围笼及管柱使其联成整体,连夜浇注管柱已钻好孔的填充混凝土,使基础扎根于岩层。四天后在仅有少量管柱受力的情况下,经受了持续特大洪峰的考验,保住了桥墩。为此越南政府交通部长亲自举行仪式,对我国专家组给予了嘉奖。
  广州珠江桥西桥25号墩原设计为管桩基础,施工中发现基岩有溶洞,得修改设计,王序森采用超前钻孔下沉管柱穿越溶洞的变更设计取得成功。管柱基础及管柱钻孔法是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诞生的一项新技术,而管柱钻岩穿过溶洞在珠江桥则是先例。
  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修建桥梁有其特殊性。六十年代初,王序森与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协商,共同制定了陶赖昭第二松花江桥在冰冻河流排架上拖拉多孔钢梁的施工设计方案。审定了哈尔滨松花江桥冰下基础修复及浮运、纵横移大跨钢梁换梁的设计。


倾力构建交流之“桥”

王序森在完成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工作的同时,还以较大的精力投入国际技术交流活动。他多次出国进行桥梁技术考察和参加国际性的技术会议,并参加或主持接待来我国的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东南亚和印度的桥梁代表团,还主持培训在我国实习的朝鲜、越南建桥人员。

1958年,他参加铁道部桥梁考察团去苏联,应邀参加莫斯科全苏桥梁机械化施工会议,访问设计院、研究院、大学,并在工地与苏联专家组研讨了长大桥设计发展的有关问题,作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参考。1976年,他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组织的赴日本桥梁考察团,访问了东京大学、设计院、研究所、桥梁厂及很多建成或在建桥梁工地,结识了日本桥梁界的主要专家、学者,探讨现代桥梁各方面的国际水平。他悉心研究日本在地震区桥梁设计与施工、新型长跨结构、高强度钢的焊接、新型深水基础等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参加编写并主审出版了《日本桥梁概况》一书。

王序森在1980年参加了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年会。访美期间,他在里海大学与美国专家、教授座谈了桥梁疲劳与脆断问题;参观并座谈美国近年建成的长大桥梁及活动桥特点;并与美方商定中美学会合办(北京)国际桥梁与结构技术交流会议原则。 
  1983年,已愈古稀之年的王序森,尽管体弱多病,却仍致力于编写约170万字的《桥梁工程》一书,该书于1992年完稿。此书乃王序森总结其毕生的建桥经验,期望对年轻一代的建桥人员有所教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