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风起深壑,秋叶舞商弦。 我在山头坐,静观秋月圆。
个人资料
山菊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铁杵磨针’外传

(2006-11-16 20:21:44) 下一个

(吾有胖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某日作文,言与师论作诗为人之道。论及‘铁杵磨针’故事。余读之莞尔,童心顿起。自斟半杯镇江香醋壮胆,扮作东施,歪解此流传千古成成语之故事,以博众人一哂:))


 老婆婆磨铁棒,观者无数,悟者自然也不止白也,惜斯人布衣者居多,不似白有诗文传世,故后人不知也。今且听俺道来:

有钓鱼郎见老妪磨杵辛苦,于舱板缝里寻得一枚鱼骨,谓妪:不若磨此,一般成针。妪微笑不语,磨杵之声不息。郎郁郁返家,自磨鱼刺。未几,针成。赠邻女,女甚爱之,芳心许郎,遂成连理。

村中牧童,见惯不惊,然日日牛背上吹笛,无聊之时也偿暗思:为一针而如此旷时费日,俺的老牛也知不值。不信世间竟无一取巧之法,可免用针之人受此磨砺之苦。矣童子长成,弃农作坊,百般锤炼,果然给他寻得一法,化婆婆之钝铁为万千之银针。阿娘开怀,童也富甲一方。

某村姑为情所苦,终日闭门刺绣。是日酷暑难挨,携活计岸柳下纳凉。见婆婆烈日下全神贯注,不由发痴:想那婆婆,发已苍苍,磨针何用?日日所磨,无非岁月耳 ~~~杵声霍霍,女亦轻叹。回身取剪,先碎鞋面鸳鸯,再断头上青丝,连剪一并抛入河水。起身隐向山中,遁入空门,于佛音中研磨岁月去也。


故今语胖弟:老妪河边磨杵,观者众,悟者未必稀,何须分而类之?以愚姐村妇之见:所谓作人之道,修心也~~~若得心明,脚下自有路深延。倘日日燃烟苦思,思愈苦,愈感雾气中荆棘障目。不若顺其自然可也~~~

*_*

=================
附弟之原文:

 往事(三)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replyID=35221&id=35221&skin=0源:清谈天地 www.talkskyland.com

向者,余在某坛。三鱼两网,七服八忿,大有以傲藏拙之势。后遇吾师,扣之再三,相问作诗为人之道。师曰:“大凡网上弄诗之人,可分三类。胖可知铁杵磨针之故尔?” 余曰:“莫非李太白乎?俺听说过!” 师曰:“李白,智者也。牵一发而动千钧;一见老妪,已开茅塞。故而世上有磨杵之事,然世人及李白未有见成针者。李白得其所好,定然未曾回去,看看老妪磨得如何。此第一类人也。夫老妪者,治学者也,世无李白,无人知老妪;然有无李白,与老妪磨杵无关。此第二类人也。”言及此,吾师若有所思,余问:“第三类如何?” 师良久曰:“若有一人,坐于坛下,静观老妪磨杵,自始而终,无言无怨,弄造化于无形,终见成针而自得其乐者,此乃第三类人也。不知胖心许哪类?” 余曰:“第三类第三类!” 师曰:“愿与不愿,成与不成,非一念之差也!胖思之,胖思之!”
余闻之,汗流浃背。。。。。

余日日思之,终不知欲作哪类人也。


( 2006-8-30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