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子

回忆个人往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个人的经历,个人的思想状态。比如“文革”,是一个历史时期,个人经历了一些什么事情,在什么样的思想
正文

童年生活

(2007-02-03 01:36:44) 下一个

童年生活中的时代印记

在我的童年生活的记忆中,总是留着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记,比如“过年”。首先,我必须申明,我说的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云南边城的过年的往事,距离现在已经有七八十年了。我记下这些我走过的脚印,无非表明自己对生命还有一点留恋罢了!

快过年了,我看着母亲们忙忙碌碌地做着各种过年的准备。要准备供菩萨的东西,比如擦拭一些铜器:黄铜的烛台、红铜的香炉、铜罄等等,经过擦拭的铜器会变得锃亮。要向苗族妇女购买一箩筐一箩筐的青松毛存放在东屋山墙旁边的夹道里,准备过年的时候铺在正房中间叫做堂屋的地上;要把收在柜子里的绣花桌围拿出来,准备系在大方桌前沿儿,好在方桌上摆放供品。要一两个人切年糕,昆明人把这样的年糕叫“饵块”,把七八块大年糕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状,这种丝状的年糕,我们叫做“饵丝”。切出来的“饵丝”至少要储备够一家人食用四、五天的数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矩,从年初一到初五都不许动用刀剪。到了初五,叫做“破五”,就是解除节日禁令的日子,也就是说初五以后,就可以动用刀剪,可以不用遵守过年的规矩了。母亲还用红纸剪一个小葫芦和一把小剪刀,贴在堂屋的门后边,葫芦口和剪刀口都向下,说是可以避免一些口舌之灾和病痛。葫芦是装中药的器具,倒着贴,就是不用药的意思不用药自然就是没有病痛。剪刀自然是象征口角纠纷。后来看到其他地方的许多剪纸花样,才知道北方人过年的时候有剪纸贴窗花的习俗。对于这样的手工艺作品,昆明人可是落后了。

正房的堂屋是节日活动的中心,坐南朝北的堂屋里,靠北墙有一张大条桌,条桌的长度正好和堂屋的长度相当。北墙的正中是佛像,条桌上就放着供奉菩萨用的香炉烛台之类的东西,靠墙的东部的条桌上是孔夫子牌位,佛像的西部的条桌上是祖宗祠堂,是一个木雕的小房子,小房子有六扇精致雕花的小门。打开小门可以看见里面有祖宗的牌位。

过年的前两天就在大条桌中央供菩萨的地方摆好黄铜的烛台、红铜的香炉、铜磬和木鱼。再有一张方桌紧靠条桌放着,然后在方桌靠北的中部放一个大铜盘,大铜盘里摆上一个黄色大米镶嵌着红色大米的“福”字做成的大米花团,它的直径约三十公分。这样的米花团也叫“欢喜团”有全家团圆共庆新春的意思。这种米花团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和平时吃的米花糖一样,就是形状有一些改变罢了。大米花团的两边分别摆着几个小一点的盘子,摆放几种水果,云南出产的水果当中的香橼和佛手是必备的,因为它们有和菩萨结缘的象征意义,而且这两种水果保鲜的时间长。顾名思义,这“佛手”的名字,就是因为它的形状像人的一只手,因为果实长到一半的时候,自然从顶部分出三四个叉来,就像一只手掌连着几个手指头那样。这两种水果都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果香味,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新鲜的时候并不好吃,一般是做成果脯之后食用。还有一种水果是必有的,那就是石榴。石榴在过分成熟的时候,果皮会自然地裂开,绽露出一部分石榴子儿,像一颗一颗的红宝石,煞是好看。石榴的象征意义就是希望家族人丁兴旺,多子多孙。

方桌对着堂屋的门的一面系上一块绣花围桌,堂屋的地上铺上一层青松毛(松树的叶子,形状细长,本地人就叫它‘青松毛’),方桌的前面放几个跪拜用的蒲团。正房走廊的两边柱子上贴上写着黑色毛笔字的大红纸对联。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和安排,节日气氛就显露出来了。

除夕那天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除夕之夜,人人都要“守岁”,就是全家人都不睡觉,要等到子夜的时候放一挂炮仗,算是“辞旧迎新”。“守岁”的时间很长,所以允许大家做一些游戏。大人们最普通的就是打麻将,或者推牌九。孩子们玩一些简单的赌博游戏,比如一群人围在一张桌子周围,轮流把六颗“色子”(一种刻着小圆点儿表示数字的骨头做的立体小方块)投掷在一个大碗里,看“色子”上加起来的数,谁掷的数最大谁就赢,别人就要给“赢家”送上几个铜板(当时流行的一种最小单位的货币)。总之,过年的时候,可以玩一阵子。

其实,“牌九”和“麻将”,如果不作为赌具,却也还算得上是一种智力游戏。沾上“赌博”的边儿,就让一些人侧目了。

年初一的早晨,会在堂屋里的方桌上摆上一大块米年糕。这种米年糕是用浸过水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面,蒸的时候,笼屉里要放一块屉布,随即把米面均匀地撒在屉布上,到一定厚度的时候,撒一层红唐,再撒米面,再放一层红糖,再撒一层米面,最后在米面的表层撒上一些青红丝做点缀。蒸出来以后就是一大块有三个层次的年糕。一家人拜过菩萨以后就可以把米年糕切成小块作为点心让大家分享。中午饭吃的就是年前准备好的“饵丝”,有点像北方人吃面条,不过调配的浇头用肉末做“臊子”,再加鸡汤。大年初二,晚饭的时候,制作的菜肴里一定要有一条鱼,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有钱的人家,住的房子大,可以把舞龙灯的叫到家里来舞一阵,同时放几挂炮丈,给一些“赏银”作为酬劳。不过最热闹的还是到街上去看舞龙灯有意思。在我记忆中到正义路去看舞龙灯是最热闹的场所。正义路上有几家大商店。舞龙灯的人停在商店门前,使出全身招数舞了起来,意思就是希望大商店里的老板多给一些赏钱。商店的老板偏不立即兑现,却从楼上放出一挂炮丈噼哩啪啦一阵响了起来,炮丈的火星飞溅碰到舞龙灯的人身上,烫得他们即刻舞起龙灯,一方面想要博得老板高兴,一方面希望借此躲避可能溅在身上的火星。

印象中,那时的政府会组织开展“提灯会”的活动,自己家里可以用竹子劈成的篾片编制灯笼。到提灯会的那天,各式各样糊着半透明的彩色纸,点着蜡烛的灯笼就在街上出现了。你会看见一种搭成两个菱形的框架半交叉地套在一起的灯笼。这种灯笼大多是自己做的。还有一种比较简单容易的是做兔子灯笼。做兔子灯笼的头稍嫌麻烦,但是兔子灯笼有一个中空的大肚子,肚子上端不能糊纸,要留出一个四方形的口来,从这里把蜡烛放进去,也让空气从这里流通,蜡烛就不会灭了,也比较安全。然后在方形口的四个角上各拉一根绳,归总在一起,再在距离一尺左右的地方打一个结,用一根小竹竿挑起来,就可以参加“提灯会”了。这就是提着灯笼参加的一种节日游行活动。除了“提灯会”,还有“灯展”,“灯展”的活动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展示各种精心制作的彩灯的地方。在灯展的地方,我喜欢看“走马灯”。

“走马灯” 的体积比较大,而且制作工艺复杂。有的“走马灯”的外形,像一个六面形的大宫灯,里面有一层画着各种图形的画面。“走马灯”的中心部位也是有灯的。在灯光的映照下,“走马灯”里的不同画面会连接不断地自动旋转起来,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小的时候简直想不出来“走马灯”里的图画为什么会走动。只是觉得新奇有趣。

昆明有一条街叫文明街,也是青石条铺的路,路面比较宽。过年的时候,昆明人喜欢逛文明街,就像北京人喜欢逛厂甸一样。文明街有节日的食品和玩具。许多商品不是在店铺里。而是陈列在路边的地摊上。

这样的记忆仅仅留在童年生活当中,渐渐长大以后,迎来一个战乱的年代,就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