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子

回忆个人往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个人的经历,个人的思想状态。比如“文革”,是一个历史时期,个人经历了一些什么事情,在什么样的思想
正文

童年记忆

(2006-12-26 05:50:22) 下一个

童年记忆

  在我童年生活中,有一些有趣的事情,不妨也说一说。 

关于童子军

我上初级小学的时候,学校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律进行童子军训练。穿着草绿色的军服上衣,军用短裤,头上戴着船形帽;系着打着十字结的墨绿色的领巾;腰间系着一条皮腰带。如果装备齐全,每个童子军的腰带上还要挂着白色的用同一种方法缠绕起来的军用绳子、一种可以收起来的多用刀、手电筒;胸前有一条从右到左横挂在两个带有盖子的童子军服口袋上的链子,链子末端拴着一个哨子。手握一根军棍。军服在学校里穿,偶尔在其他场合也可以穿。学校里有专门的老师训练我们,进行各种步法的操练,随时纠正我们的姿势。我们还学习各种“结绳”的方法,这是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的一种应急的方法。比如有一种“绳结”可以牢牢地拴住一个瓶子的瓶口,这样行军走路时携带就很方便;又如用绳子把两根军棍捆绑成一个救急用的担架,可以进行战地救护。还有一种训练是拿着两面小旗子学习打旗语,打旗语的时候,挥动手里的两面旗子,左右上下,摆成不同的组合形式,构成一种可以表达语言的意思。可惜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更具体的表达内容了。旗语产生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舰船之间通过旗语来进行联络;我不知道这些训练在电子通讯极端发达的今天是否还有用处,但是,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一丝美好的印象。我喜欢“结绳”和“打旗语”的活动。现在住在英国,看见孙子参加童子军活动才想起来。但是,想一想,从服装到训练内容都不是中国式的。那么,为什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云南的小学校里会有类似西方的童子军训练呢?查了一下资料,才明白确实是来自英国的一种对儿童的训练方法。童子军的形成,最旱源自于1907年在英格兰的棕海岛(Brownsea   Island)上举行的一次实验性营区活动。这项活动的组织者贝登堡(Robert Baden一一Pcwell)把他孩提时代的一些户外经验和在军队时训练士兵的一套经验方法用于训练20名十几岁的男孩,结果不仅深受被训练者的喜爱,而且其方法在训练中也卓有成效。后来在许多国家都有了童子军的训练活动

我不知道别的省份对小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活动,但是从云南昆明市来说,算是相当持久和普遍的。因为小学生的童子军训练,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以后。

日本的“仁丹”:

在我小的时候 ——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日本货倾销中国的现象十分普遍。昆明市也不例外。比如日本的一种救急药物“仁丹”就很流行。包装简便美观,服用也方便,口感也好。所以大人小孩经常带在身边。“仁丹”吃完了,我还喜欢留下裝仁丹的空盒子。这是一种套装而透明的红色的小盒子。记得有一次,我把小盒子的盖子套在手指上,靠近蜡烛欣赏它的颜色,不小心盒子烧着了,粘在手指上甩不下来,把手指烧坏了。

放河灯

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大人做一些活动,昆明有一种陶瓷烧制的小油灯的灯盏,其实就是一只上了棕色的釉的小碟,中间有一个爪形中空而且上端有一个小孔的放灯芯的地方。每年阴历七月,快到过“盂兰节”的时候大人就忙着做“河灯”。先用红色的一种棉纸剪成许多莲花瓣的形状,然后用一根筷子把一张莲花瓣的纸松松地卷在筷子上,再从旁边用力挤压,之后把筷子抽出来,打开一看,就成了一个有皱纹的莲花瓣;把这些做好的莲花瓣张贴在小油灯的周边,再用棉花捻成一根小灯芯,放到小油灯的爪形中空的地方,而且把灯芯的一端从小孔里穿出来,使它直立向上;灯盏里放一些菜油,点燃了灯芯,就是一盏像莲花一样的河灯。在制作河灯的时候,我喜欢做莲花瓣,一边做花瓣,一边听大人讲“盂兰节”的故事,听了故事,我就知道放河灯是为了超度那些在阴曹地府的孤魂野鬼,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的。所以在放河灯的时候总是怀着一种同情心,看着一盏一盏的河灯在水里漂呀漂呀,越来越远了;看着看着,有一盏河灯不见了。据说那就是有一个孤魂得救了。

中秋节

中秋节快到了,家里忙着购买节日的东西。头一件,自然是月饼。昆明的月饼,最有名的要算吉庆祥的火腿月饼。不过家里除了买火腿月饼,还买玫瑰月饼,是用玫瑰花做的糖馅儿做成的月饼。还有椒盐月饼,这从名称就知道月饼的馅儿里有花椒和盐。另有一种没有馅儿的大月饼。除了买月饼,还买一些水果,记得总是要买一些宝珠梨,这是云南特有的一个品种,肉质有些粗,但是水多味甜,很好吃。还要特意买一支莲藕和一把带枝干的毛豆和一些板栗。

吃过晚饭以后,就开始在四合院的正房的走廊里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各类供品。大月饼和小月饼、宝珠梨、一只完整的鲜藕,带枝的煮熟的毛豆。月饼是圆的,自然有它的象征意义。那一只鲜藕的意思,也是取其貌似月牙的形状;带枝的毛豆,就是和月亮有关的故事里的那棵梭椤树了。每年中秋节,我都会坐在走廊的台阶上听我的母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想着嫦娥会在这一天和她的丈夫团聚。

在皓月当空的时候,她就让我寻找那一棵梭椤树。我看着高高挂在空中的月亮,努力地要从那满月的地方寻出一些模糊的阴影,想象出一棵梭椤树。我相信嫦娥是住在月宫里的,她是一个最美的女神。我并没有奢望会在我仰头观望的时候见到嫦娥,但是我相信月亮上面模糊的阴影就是一棵梭椤树。许多神话故事在一些孩子们心中留下一个梦幻世界,一个可以发挥无限想象的神秘而美丽的空间。在我的童年生活里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后来,才知道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不仅只有嫦娥奔月,还有吴刚伐桂的故事,还有蟾蜍,还有玉兔捣药。 所以有时可以见到嫦娥仙女抱着一只白兔的年画;也才知道毛主席诗词里“吴刚捧出桂花酒”的来历。

听完嫦娥奔月的故事,拜过月亮神,就可以吃月饼和水果了。母亲用刀把大月饼切成菱形的小块,分给每一个人,各人也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小月饼来享用。大家也分吃宝珠梨和鲜藕,我喜欢吃煮熟的毛豆和板栗。

吃不完的月饼,可以放在一个用篾条编制的盒里,做为节后几天的零食。还有剩下的生板栗,也装在一个盒子里,挂在通风的地方,时间长了,生板栗的水分蒸发了一些,再生吃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昆明的白云

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昆明的白云也给我留下一些记忆。

我记得我曾经坐在四合院的天井里,抬头看天上的白云。天空是湛蓝的,清澈的。那白云就在湛蓝的天空中浮动着,变幻着,引起我许多想象。离开昆明之后,我就没有再见过那样的天空和白云。

我曾经再回昆明,想要借此机会拾起儿时的记忆,但我忽然发现已经不可能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