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论台独在中美台之间的关系

(2006-10-01 14:55:04) 下一个


既然要谈台独在中美台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不先说说中美台之间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是完整的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互相承认的国家关系,同时,美国和所有与中华人民国建交的其他国家一样,只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回顾历史,在美国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前,美国只承认中华民国,只和败退到台湾的中华民国保持国与国的关系,认为中华民国是中国的正统。但是,在这个残酷的政治世界里有一条真理就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举足轻重的时候,美国政府毫不犹豫地抛弃中华民国,和北京握手言和,建立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今天的中国正统。而中华民国和美国的关系也就因此退变成一种利益关系,成为美国全球利益的一部分,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用关系,控制权完全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日益强壮,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台湾领导人之所以在美国人面前表现出一蟹不如一蟹的怪状,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华民国在美国利益的天平上迅速从合作关系转变为主仆的关系,随着台湾受保护的成分在美台关系之中越占越多,台湾岂能不哈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是同属一个中国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是处在一种合久必分的分离状态。就历史而言,先有中华民国,然后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因为历史的原因,谁也没能灭亡对方,所以才出现今天这样一个两个朝代共生的局面。只是大哥的地皮变小了,小弟占了大头。但归根结底还是亲兄弟两个,各有各的地盘,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

那么台独在中美台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的台湾省里,情形正如马英九所说的那样:台独是一种人民的诉求。在所谓的民主社会里,这种非暴力的诉求有一定的合法性。如果再加上领导人推波助澜,就更加容易泛滥起来,今天的台湾乱局就是台独政府刻意养护之下种出来的苦果。

台独同时也是美国帮忙养出来的怪胎。今天的美国不但是世界警察,还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避难所。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派被迫逃出国门之后,最终都会来到美国,由美国政府养起来,以备将来所需。看看今天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政府里有多少人曾经在美国呆过,就明白这些钱从来没有白费。同时,美国政客非常清楚统治异族只能一时,不能长久,更不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所以特别喜欢扶植傀儡政府,其使用以夷制夷之术不可不谓深得其髓。当年收养台独分子表面说辞是头疼万分,但实际上巴不得有牌在手来要挟老蒋,也为今天对付北京政府埋下极其漂亮得一手。至于台独分子如何乱搞台湾,那绝对是美国政府不干涉他人内政的最好例证。

台独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就是国土分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允许自家国土分离,这里面没有民主和独裁之分。像中苏之珍宝岛之战;英阿之法兰福克之战都是寸土不让之战。丧失领土大多是战败的结果。像清朝的几个割让条约(包括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的北方四岛被苏联占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领土变迁等等。所以说对于北京政府来说台独就是意味着战争,即使是在二,三十年前,大陆国力非常薄弱,但如果台湾胆敢独立,战争也会无可避免的发生,不战而损从来不是解决领土纷争的主要方式。当领土的纷争在无话可说的时候,武力解决是唯一的方法。

就台独而言,中美台三个政府都清楚红线在哪里。美国政府也很清楚支持台独就必须为台独而战,只有这样,台湾才有可能独立一下。为什么说只能独立一下呢?因为远水解不了近火。同时,台湾人不是犹太人,不是铁板一块地要求独立,支持台独对于美国政府和人民来说不但是得不偿失,还将会是一个噩梦,中美两国都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使用核武器作为最后的手段。对于台湾这块毫无主权的弹丸之地,以利益为重的美国政客那会基于什么道义来趟这很有可能爆发核战的浑水?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美国一再强调自己的台湾政策并公告陈水扁也知道红线在哪里。原来美国人也熟读中国的兵书,深刻领会出师有名之意,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台湾不听劝告,强行独立,美国也就出师无名,只能全身而退。其实两岸之间争端就像马英九警告红绿两方的示威者那样:谁动手,谁就输。美国的政策就是如此简单明嘹——不允许台海双方擅自改变现状,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允许大陆武统!

台独还有希望吗?

就美国的利益而言,台湾不独不统才是美国的最大利益,因为她可以利用台湾封锁中国,阻挡中国的抗长,同时也可以避免和中国在第一时间发生直接冲突。但对于中国来说,只有统一台湾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台湾的回归,同时也为大陆带来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有效地保护大陆的沿海经济,更加有利地和潜在的对手对抗;所以统一台湾是中国大陆的唯一选项,是和是战也是完全掌握在北京政府的手中,不是台湾,更不是美国。北京的《反分裂国家法》一出,无疑像一把悬在台独头顶上的利剑,谁是最后的赢家马上一目了然。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