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学问与宗教(上)

(2009-11-16 21:21:01) 下一个

中华的学问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华传统学问重自身修与养,以西方观点看便偏于主观,甚至唯心。然而,正是西方文化缺乏这种对自身修养的探究部分,才会在其文化领域出现另一极端,即纯粹的宗教在西方社会得以长足发展。而纯粹的、完全不依附于任何学问的宗教,在华夏历史上便没能形成格局。


所谓宗教,有三种分别。其一,首创之初便以宗教之势出现,名其为一种真理,却不宣扬是种学问,其信徒有组织地为其发展作出奉献,并以此为荣耀,如耶教便属此类。这是纯粹的宗教,无论其信徒还是非信徒,对此并无疑问。其二,本是种学问,与宗教无任何关系,但因其影响甚大,或其发展中有过走入极端崇拜的阶段,于是被后人抓住根据冠之以宗教之名,貌似宗教,实则并非一种宗教,如儒家便属此类。于此二种,一是真宗教,一是假宗教,大部世人对其基本性质,并无大分歧。


其三,首创之初并非以宗教为目的,本也未以宗教形式展开,却因种种原因,被后辈世人发展出宗教并将原有存在据为己有,于是在历史上形成学问与宗教并存发展,并交相混在一起。对待这样现象,其是学问,还是宗教,亦或部分学问部分宗教,而若是部分学问部分宗教,哪部分是学问哪部分是宗教,便不易分别。道家与道教,佛学与佛教,便属此类。


本文便试以分别此类究竟。


神话,迷信,宗教,实践哲学,属不同文化存在,因其不同,接受点便不相同,神话以娱乐为主,迷信以心理寄托为主,宗教以崇拜为主,实践哲学则是一种学问,以研究为主。而道家与道教,佛家与佛教是何文化存在,作何分别,如何分别,虽截然不同,但因其交相并存发展,便不能明见。

然,于笔者看来,对于这种分别本无需向外去求,因不论是何种客观文化存在,只需问问自己想要的喜欢要的是什么,于是所见的,便是那所求之物。即,对于明摆的是一种东西,因立场不同目的不同,人的观察也会属不同性质。如,同样在庙中拜佛,我拜呢就是迷信思想,你拜呢就是宗教,而他拜呢就是学问。为何如此?要问本心,问本心是在寻求心灵寄托呢,还是在进行一种崇拜,还是在进行一种心灵上的修养。


而不同人由于执念不同,对完全相同一个事物,即使有同一个理由,也可得出截然不同、矛盾的喜憎。如,一个熟读佛经的和尚会不以世事为重,理由是:世上一切空华无住,皆空而不实;而换一个世人看待同样问题,却会以世事为重佛事为轻,而此种不同也可出于同样的理由:空,佛门是空而无物的、那是空门啊!从而也竟会生出一种意见:出家人讲四大皆空,他们追求的不就是空的嘛,凭什么说我们的世事是空的反而去礼佛?!


于是面对同样的空字,有人是佛空世不空,有人却世空佛不空。非“空”之故,执念故而。
而由于同样原因,即使面对同一部佛经,有人便会看成是宗教产物,有人便会看出是学问,而有人就会以迷信心态当作天书供养起来。非经之故,执念故而。

参透这一点,便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义。所谓分别,因念而生,因执而有。

--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林默山 回复 悄悄话 姐,好久未见了,感激还记得这里,我都很少来了。想起经年往事,常惦记你们,感恩节快乐!!。。。
黎程程 回复 悄悄话 兄弟,感恩节快乐!!!

溪边椰楼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您这么快写出这篇文章. 正在将您的博客贴子一篇篇读过,受益匪浅! 周末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