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鉴仁(上)

(2008-09-18 17:12:28) 下一个


中国古代学术文典,十之七八遗失殆尽,所剩十之二三中,又有十之八九或为伪书、或真伪难辨,这使解读古圣先贤的学问变得尤其困难。孔子又以只述不作立学,虽与老子并称中国哲学思想之鼻祖,但属其首创、并亲笔的哲学,实无所见。由其亲笔表述(而无开山之功)的思想性作品,当只有《系辞》与《文言》二翼。但其旨在述评,因题有所专,便又不能窥孔子思想之全豹。

因此,属孔子本人的学术思想,便多由《论语》所出。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后人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因此从论语读孔子思想,读的便是旁人眼里所见的孔子的思想,这正如要了解苏格拉底,便要经由柏拉图的眼光。

然难能可贵,此书经历两千多年考验,与绝大多数经典中被证实有假文不同,极少有人对此书的真实性能提出有实据的质疑,也即,论语中的孔子,实是真孔子也。

因此,解读孔子的学问,论语便是不二的途径。因那里所述的,是真实的孔子本人。

而孔子学术上最大的成就,便是对仁的阐述。

何谓仁?

樊迟曾经三问仁,孔子在其中一次的回答中曰:“爱人”。这便是今人对其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解读了。

然而孔子所谓的仁,却远不等同于“爱人”,“爱人”更远不是孔子尚仁的本意。有人说了,“爱人”是孔子用来解“仁”的,你却说仁不是“爱人”,为啥?

因孔子在论语里面,对仁这个概念讲了大概不下二三十次,却只有那一次提到了“爱”人之“仁”。以二十次为数,后人只看这一次,对另外十九次中反复提、或者反复暗寓的东西却不见,不见那十九次里,竟没有一次提及于人之“爱”,以此之偏,便说仁就是“爱人”了,这又是为啥?而那孔子在其他对话里反复强调的,难道不是孔子述仁的真意?这又是为啥?

白马是马,马却不是白马。“爱人”是仁,而仁,却不是“爱人”矣。

而世人以“爱人”为仁,虽将“爱人”归于正类,但于仁本身而言,却失其本意于偏颇,所失甚大。而即便是爱人,从孔子述仁之本意出发,也不是什么样的爱人都可归于仁的。

按孔子言,爱人之仁,必要发端于纯粹的本心,不能有毫厘之“私”性,若有一点点私在里面,所谓的爱人,便不是仁了。因为有私,便对施爱的对象有所企,有所企,便会以功利为目的,有了功利心,便会心驰于外,行甜美之辞、取悦于人之事,从而非“仁”。

对于这一点,孔子早在论语第一卷“学而”里就直接了当提了出来,见“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在后面的“阳货”一卷中,子又一次重复,曰:“乡愿,德之贼也。”孔子所曰乡愿,便是那巧言令色、唯求取悦于人之人。称乡愿为德之贼,乃因巧言令色者,不仅求私,还因以巧饰迷人求流俗喜悦,令人人都道他好,无形中得以乱他人之德,是以德之贼也。因窃德于众,孔子深恶之。

因此所谓爱人,一定要发端于无“私”性的本心,方可属为仁之类。以男女之爱为例,不是说一说就是真爱了。真爱是否存在,不是看甜言蜜语,也不是简单地看事,而要看一个人在另一人心中的分量。不看言不看事,怎样看分量?难,所以“仁”是不能轻与的。然只有有了分量,所有事便都能以对方为重,二人关系自然就紧密,即使有矛盾,也不会轻易拆开二人。分量太轻,表面上的事虽然和谐,便不能说明真爱真有,关系也自然难以紧密。因此仁之爱人者,是在心的范畴。

而所谓孔子所述的仁,重点便在观心上面。这个观字,不是在事上观,而是透过事去观,透不过事,便看不到心,便不能断人之“仁”。这是孔子断“仁”的唯一法门。

论语“里仁”一卷,主要记载孔子评人。在那里,孔子表现了对断“仁”的严格。对于有勇,有才,有礼,有忠,有清白的各色人等,不论多么出色,孔子都拒绝评他们的“仁”性,还反复曰:“未知,焉得仁?”。即使对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孔子也只说他能守仁三月,其他一般人等,孔子只认为他们会偶然能达到仁罢了,不会长久 ,见“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换句话说,孔子对于他的学生和所知的人,没有一个人认为是以“仁”为常性的。

按说,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开山鼻祖,对学生的底细当是了如指掌的,可在人们问他,他的许多学生是否有仁时,他却说未知,从而不知是否有仁。那么他未知什么呢?能见的方面,孔子睿智,当都可见,是什么让他见不到,从而不知,从而不能判断他们的“仁”性呢?

是人心。当不能从事上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私时,便不能判断所有的善事是否起于私,孔子不得其心,所以不能评一个人的“仁”性。

孔子的仁,纯粹在心的范畴,独立于事。孔子认为,若要通过事去判断一个人的仁,严格说来是不可能的,因所有的事都可藏私。默山以为,如果一定要从事上断“仁”,便需要一种东西了,那便是:信。

孔子在论语里下面的话,才是对仁的周到正解。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默山注:“克己,仁之质也。复礼,仁之文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默山注:仁者慎言,话不轻易出口。

3,子曰:观过,斯知仁矣。

-默山注:于己之过,若能无私,直视本心之德,无私性地对待自己的过失,做到此点,仁。

4 知者动,仁者静。

-默山注:动者,变化也,仁不系于事,何变可观?

5,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

-默山注:近者,几也。近者取譬者,取几为喻也,喻从几出,推几及人,无私性也,仁。

6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致矣”

-默山注:远者,外事也;欲仁,乃心向往之,心向往之,仁至于心也。

7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默山注:罕言利与命,意在戒之;罕言仁,意在仁起于心,非言所培也

以上孔子的话,没有一处提到“爱人”,却处处点名仁是流自本心的东西。明见了这一点,论语中下面这句的难点便迎刃而解。

8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为什么先难而后获,就是仁了?

默山以为,这一句是论语论仁的点睛之笔,精髓所在。盖其仁者,于人于事,不可有预期之心,有预期之心,执着之性顿起,执着之念起,其私难免。孔子此言,意在人、事当前,当只见其难,执本心,尽心尽性去做,也唯攻其难,不有丝毫单为利己之心在。如能做到这一点,那便是仁了。

是为仁之真谛!所谓“爱人”,亦不外如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sunzi888 回复 悄悄话 仁义礼智信---仁以五常之首贯穿于华夏两千年文明,熟为中国人传统思想的精要。难得读到对“仁”有如此深刻理解的好文章。

谢谢分享!

-逸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