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观后感:因色而名之戒

(2007-10-16 22:18:45) 下一个
适逢在外开会,在与同僚的聊天中,发现有个新加坡来的华人与我住的是一个饭店,且就住我房间的隔壁。下午结束的早,car pool的路上,这位朋友就讲起了很想在美国看没有删节的色戒,我说好啊,我也正想看呢,那就一起去吧。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比我来的远,却居然比我还熟悉美国,在饭店里几分钟便锁定了附近一家影院。

满以为去了是爆满的场子,甚至担心买不到票。然而到了却发现,上座率几乎不到二成,不知道是不是档期已经晚了,所以人少。特怪的是,我买了票去吃饭,回来后却直接就进了影院,居然没人查票。我土,第一次在美国看电影,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是不是光卖票不查票,反正我这次没人理我。

本来我说过不再评这部片子,这次写个评,也算是“破戒”。但本人不是跟这部片子过不去。都是成年人了,见了有色的东西早不会那么大惊小怪,只是我平素就爱看电影,此片是北美少见的华人影片,看了后且确实引起了一些思考,于是便没管住自己的笔,写了下来。

废话少说,我就以看过者的资格,抛开历史事实、民族等因素,评一评这部影片吧。

应该说,这部片子的色情部分,是必要的,且色情的部分不能当作片子的重要看点来看,那不是影片想表现的东西。我想要看懂这部片子,需要对女性情感有至少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看明白李安在这部影片里到底想表现什么,以及是否是成功的。

在影片最后的时候,我为影片里所表现的东西深深地叹了口气,并喝了一声彩。可是,我不是为李安喝彩,我是为他想表现的女性所特有的一种品质喝彩,这种品质,便是牺牲的品质,且是“没有道理”就牺牲的品质。

情欲,可以在其中的人的演绎下成为一种像鸦片一样的东西,可以让人疯狂,让人浸泡在一种非现实的精神状态里面。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属于个人体验,没有任何可以受到指责的道理。然而,客观的世界决定了人的其它属性,因此在纯属个人的东西以外,人不可避免地还要面对现实,这一点,连女人也如此。因此当一部影片的主题专于情欲,便容易被人接受,但若放置在一个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去体现,就会变得很复杂了,就如这部影片,很难讲那是否当被人接受。所以很多人看了以后说压抑,我其实没有这种感觉,我只有感动和叹息。

我想,情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因为伦理、道德、甚至利益等因素,可能会让别的人看了后觉得肮脏,感觉那些事情如大粪一样。然而,在特定的故事里,女人的牺牲品质有时会很令人感动,有时竟会让人看了这样的大粪以后,能够明白大粪里的营养,并相信在上面是可以开出花来的。因此,在看了这部片子后,我有了感动。然而,这部片子因为易先生没有为了爱情做出相应的奉献,且继续做着伤天害理的汗女干的勾当,并反手杀害了王,使得我在看着这有着大粪性质的爱情故事想了又想,总之是没有看到一粒可开花的种子。因此,王的所有的牺牲,都是不值,因大粪如果不开花的话,终究还是大粪。

关于情色就说以上的几句。下面再谈谈这部电影的本身。

感觉上,这部电影我是越看矛盾越多,单单从电影的结构上讲,问题很多,认为不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可以说,这是我见过的李安的电影里最差的一部,比起同类题材的断背山,其实差远了。下面就聊两句电影里的问题(因为太多,所以只捡自己想起来的说。)。

1, 电影对于刺杀行动的正义一方的人有刻意矮化的意图。把暗杀像易先生这种特务头子的任务安排在一些大学生当中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说是热血青年的故事。其实,导演也成功地表现了他们的年轻和幼稚。但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好比你想安排小鸡如何刺杀老鹰的道理一样,小鸡虽勇,可老鹰就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嘛。跟易先生这种人物对话,不论男女,没有相当的社会经验,要做到滴水不漏其实很难,以他的能力和能量,很快就能发现问题,可能被一群毛头小子搞定嘛。从那些小青年的作为里,总感觉他们计划什么都跟过家家似的,显得幼稚可笑。而更好笑的是他们过家家一样的计划,与易先生以很严肃的表情演绎着故事之间的对比。所以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好像就是,一个专门玩情报的老手跟着一帮小菜鸟们认真地玩了一把过家家的游戏。

2, 片中傻子都能看出来,每一次暗杀中,事实上易先生都没有能够逃跑的道理。可是每一次感觉好像都是那群人故意让易先生跑了一样。然后再蜂拥到一起商量下一次该怎么办。我甚至相信,看那些青年紧张的样子,就是把易先生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杀,他们也会抖得握不住枪。因此,这削弱了人们对王佳枝的美人计的看法。很明显,在易先生最后一次逃走的那一段,就算王想放了易,告诉他让他跑了,他其实也没有能够逃跑成功的道理,因为他是从二楼下楼梯逃跑的,而一楼却站满了想行刺他的人。我不知道李导演把那帮人安排那么笨蛋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达到剧情要求那样做,我反而认为这削弱了电影的力度,显得王的色诱之计也是一个小孩子们荒唐的决定,就算唾手可得的都办不成,远没有那么庄重。

3,片中只安排了一个代表党组织的人跑了两次龙套,算是给了那帮小伙子们一种有组织的交代了。可是那个人在说起对易的仇恨时,是完全失态的。作为代表党组织的特工人员,如此的失态其实是导演的败笔,因为搞特务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冷静、心理素质要很好。

4,破处的那一段,给人的感觉是一群小青年们刻意安排了一次性游戏。
其实,越是把代表正义的一方表现得幼稚,越会削弱这部影片的严肃性,悲剧性和力度。而如果想做到严肃性,悲剧性,是一定要敌我双方人物在经验、成熟性等方面能够相提并论,那样才能体现出故事情节的力度。但是,如果人一旦成熟了,其实就很难为情色改变一种信仰了。所以,个人以为,合理定位正义一方的人物,是整部影片的死结,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5,安排“卡萨布兰卡”的故事和天涯歌女的歌曲作为小段背景虽可以说是匠心独具,但是,细经推敲片子的性质和片中人物的反应,反觉不妥。“卡萨布兰卡”是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爱情片之一,里面讲的为了爱情而放弃爱情,而此片讲的却是因为爱情而放弃了除爱情以外的一切。对于天涯歌女等歌曲,如果导演能够对那段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真的很了解的话,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让王如此轻松带笑地把歌曲作为娱乐曲目表演给易看,而易的那两滴眼泪又意味着什么。

因此个人认为,这样的故事情节不具有说服力,难以成为经典,有人说作为娱乐片看,其实,如果那样的话,估计李导一定要大哭了,连俺都不能同意,呵呵。

另,片中还有一处发音引起我的注意,“提防”被说成了“Ti2 Fang2”,但印象中的发音应是”Di1 Fang2”,有兴趣的人去考证吧,没准我错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寂寂 回复 悄悄话 同意,一帮稚嫩的学生成功地安插王佳芝在老奸巨猾的易先生身边是非常不可信的事情,易先生太不专业了。而且,在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时代,经过了三年时间,这几个学生为什么仍然在一起干特工?一个不少呢?他们最初只是一群偶然相聚的戏剧爱好者吧?最后的刺杀行动还是由这几个剧社学生承担,最后一同被捕行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太不令人信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