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道德经第四章

(2006-08-09 09:34:28) 下一个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昌夷解读:

本章是老子用描述实物的方法在给当时的古人描述他的“道”,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本章实际上没什么用处。所以我把这一章翻译成了一首散文诗,大家看看比屈原描写的意境如何。

既然我们已经明白老子的“道”就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规律只是个抽象的概念,它当然不可能和实物一样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在老子那个时代,古人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实物认识的阶段,他们把无法认识的现象归结为鬼神。老子的“道” 之所以不被当时的古人理解认识,就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而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们认为是鬼神;如果老子把“道”描写成像圣经里的上帝那样,估计当时的人就能够理解了,说不定中国在公元前几百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位伟大的宗教领袖呢。

道虽然空虚无形,

但是它无所不能;

它经久不衰的持续,

它广布无限的存在;

它像大海深渊一样无法见底,

它像万物祖宗一样古老神圣。

它圆润内敛,没有任何锐利的锋芒,

它清晰透彻,没有任何缤纷的乱象,

它沉默自处,没有任何耀眼的光彩,

它谦虚低下,就像尘土一样的微小,

它幽幽静静,你感觉它就像不存在一样。

你问我,道来自何方?

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帝,

尧舜禅让,大禹治水,

这些帝来自什么地方?

说实话,我们也是同样不知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