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道德经第二章

(2006-08-09 09:30:55) 下一个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昌夷解读:

老子说,只要全体人民都认为一个东西是美的时候,其实这个美就已经是恶了;只要全体人民都认为一个行为是善的时候,其实这个行为就已经是不善的了。

中国古代有一直艺妓这个职业,她们可能是最先缠脚的女人,因为这可以使她们的表演更加婀娜多姿。这就像西方跳芭蕾舞的女演员用脚尖来跳舞一样,她们平时用脚尖练舞也是很辛苦的。本来这都是属于优美的表演艺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无关。可是一旦到了要求天下女人平时都必须缠脚,就像要求西方的女人平时都必须用脚尖走路,而且认为女人不这样做就是不美,我看那已经不是美,简直就是邪恶了。

老子接着说,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其实都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你手里有了东西,你就失去了没有东西的机会;你站在高处,你就失去了在下面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啊!

最高统治者是天下万民的形象和代表。同样做一件事情,对民众来说只是个体行为,他的影响对天下而言极为有限;而对最高统治者来说就是公众行为,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天下的安危。正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那么,最高统治者该怎么做呢?

老子说,古代的圣人啊,一切都按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道)办事,而不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办事(无为),万事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行不言之教)。他从来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庄稼丰收了,人民富裕了,他也从来不承认这是他的功绩,从来不敢给自己树碑立传(弗居)。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一直对圣人念念不忘啊!

解读的关键:无为就是道的行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按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办事。我们现代的人当然知道,道(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是个高度抽象的概念,不是实物,当然不会像实物一样有具体的行为。但是当时的古人还无法理解抽象的概念,于是只能用拟人化的语言去描述它,就是天下万物实实在在做过的事情,道肯定什么都没做,因为确实没看见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