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甲乙闲聊: 一万亿美元和三场败仗

(2008-07-19 09:52:05) 下一个
甲乙闲聊: 一万亿美元和三场败仗


甲: 你上次说到“这一万亿美元的故事绝不会这么简单,要认

真再琢磨一下。”倒不由使我想到跟这个比较辉煌的事实有联

系的反面的几件事来。这几件事都跟金融有关,也多多少少跟

中国的外汇储备膨胀有关,也就是跟这一万亿美元有关。

一是湖南株冶的有色金属卖空案,二是中海油的新加坡期权做

庄逼空案,再是国储铜的放空铜价惨遭围杀,交易员人走楼空

的大败案。


乙:网上还有中国在玉米期货上栽了跟斗的传闻。 如果说这还

是一万亿美元之前的事,那现在堆在那里的一万亿美元的活腥味

看来更不知要招来多少国际金融大鳄的口水呢。


甲:哈,哈,所以有个网兄说的好,中国闷着头养光韬晦终于从

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政治的路上一步步的,一个台阶一个

台阶的走向了国际大舞台,现在是金融剧开演了。锣鼓刚响,你

看到的是国际金融大鳄只那么对中国牛刀小试一下,就转眼三块

小肥肉入肚。


乙: 小肥肉?每块没二十亿美元怕秤不下来。都说,公开的数字

怕影响不好,硬是压缩了。这国际金融大鳄的这几场围杀,也确

是厉害。硬是叫据说是国务院下死令严禁各下属在海外金融市场

做有风险的交易活动。


甲: 这一步的反应合乎逻辑,情理之中。同时也证明了,第一,

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确实吃了几场败仗,而且败得还挺痛。这

点在战后总结中是要实事求是的承认的。第二,我觉得正是这几

场败仗让我从旁看到了转机,看到了中国要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伸

展手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乙:这口气我们看着实在难嚥下去,这三箭之仇中国早晚得报。而

这中间一定会包涵不少精彩故事。


甲: 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来说,这几场败仗是一定要回头讨个说

法的,虽然现在还不是时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第二,中

国现在有实力在这个舞台上跟国际各路金融英豪们扳扳手筋。这一

万亿美元当纸来称,这重量砸下来也不见得有几个拳师能抗得住的。

还有,这金融界里赚钱的那套做法,或者说打法,跟其他经济领域

很不相同,倒跟军事领域里的谋略策划有点类似。而在军事领域里

谋略策划,斗胆斗志斗智恰恰是中国人最拿长的。就象网上的某位

高人说的,看看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了多少兵家兵书吧。西方人这

点上除了克劳塞维茲好象还真拿不出多少手。


乙:那可不能这么说。瞧那个索罗斯,出道以来,那个战绩怎么说

都是彪柄了。还没见到哪个东方人在国际金融舞台上那么叱咤风云

的。中国人硬要算,也不过是一个日本的丘永汉。


甲:索罗斯,算得上一个,大师级。在国际金融舞台上,丘永汉大

概只能算是小猫小狗了。而且,你看日本那个小模小样唯恐打翻那

碗MISO酱汤的文化承传属性,我不是仇日派,但我在金融博弈上是

非常不看好日本人的。但我们中国人就在眼下昨天就出过林彪,粟

裕,刘伯承,那帅星将星群光灿烂的超豪华阵容。即使象败军之阵

中的国民党残将如胡琏,最后奄奄一口气时竟还能死死反咬叶飞一

口,弄出个古宁头之仗来。不谈政治立场,就他们都是军人,那种

专业性,灵活性,那种猛,狠,准,快,刁,钻,冲,飘,那种在

血与火,生与死博杀中显现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素质,我想,只要

稍稍拐个弯,把这本事引用到金融博弈上,不可能不会有建树。一

个四野先锋纵队或一个八路独立团跟一个对冲基金相比就本质上说

有什么区别呢?第一都是要尽力的保存自己,稍有不慎,全军覆没,

就象这上面说说的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三场败仗。然后是从军

事上说,都是尽可能消灭敌人,从金融博弈上说是尽可能多赚钱,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缴到它几支美国枪还不够,最好来个偷袭,

打歼灭战,抄他个后路,搬他个军火库。


乙:以中国人的实力和素质,向世界也贡献那么几个索罗斯级的高

手也不算奢侈。问题在于这眼下出师不利也是个事实。这三个败仗

下来,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有点萎靡不振的摸样。


甲:所以,这跟打仗是一个道理。我觉得这有点象八路军刚开进东

北时的四平那一仗的情景。国军一上来,全套的美式装备,几个压

制性火力,那牛皮劲,那股气势,这林彪,这土八路哪见过的阵势

啊。回头一口气狂奔,奔回松花江,还惊魂未定呢。当时这叫东北

抗联的几十万人不也是一幅萎靡不振的摸样。也正是这一个败帐吃

得好,从此林彪和他的东野再不敢轻敌。每仗都是认认真真的全力

以赴,一切从头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以小胜积大胜,不断形成

自己的优势,最后,看这新一军,新六军哗啦啦似的垮掉,简直是

不可思议。如今,这国际金融舞台上,那高盛,美林,JP摩根,花

旗,瑞银和那五花八门的对冲基金不就是那五大主力师。对付它们,

咱先人留下的经验不能说派不上用,这里有相通的规律。关键是要

看怎么用,谁来用。


乙:也就是说,新时代在呼唤中国的新林彪,新粟裕,新刘伯承在

国际金融战场上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打出水平,打出威风,

还要打出象淮海战役那样只有中国土八路才打得出的那种大气派。


甲:哈,哈,哈。激动了吧,神往了吧,这纸上谈兵过瘾了吧。

是那么回事,又不是那么回事。是那么回事是,这中国手上一万亿

美元接下来引出的故事肯定会精彩无穷。不是那么回事是,金融毕

竟是金融。用军事来比方,只能在非专业范围里象我们这样闲聊。

当真的来,就是一个真粟裕站在你面前说要筹立一个”孟良崮基

金“ 专做中东轻油,你敢把你的储蓄全交给他吗?老兄,头脑发热

在金融上也是不行的。虽不会掉脑袋,但你口袋全空了,要这鸟什子

的脑袋还有什么意思。


乙:我倒想具体看看中国的这三场败仗是怎么回事?吃亏又是怎么吃

的?


甲:虽然中国这三次交易活动是互不相关的不同部门做的,但我发现,

很奇怪,他们有个共同特点,不约而同都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这倒有

意思了。看看我们下次再聊时能聊透点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