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四条腿

大家好,小黄鹂博客开通了。
个人资料
正文

孟子思想的实质和症结

(2006-05-16 23:24:08) 下一个
如果我们抛开对历史上孟子思想的批判,那么孟子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圣人治国的思想。

孟子否认墨子的宗教束缚,否认告子人性的现实需求,后儒在这基础上否认法制,实际上是把希望寄托在圣人身上。

这点和西方不同,西方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由上帝来做最后的审判,人自己并没有最终审判权。

在西方的价值体系里面,我们无法评判这两种思想的好坏和高下,惟有上帝来审判,我们必须聆听上帝的判断。实际上呢?代替上帝来判断的还是现世的人。但是西方的教义里面,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所以每个人可以聆听上帝的声音。

孟子的圣人治国呢?其实是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政治权利。一切的希望就寄托于某一个圣人的出现:他善良,从生下来到死一直善良,给他的子民带来幸福,受他的子民热爱。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圣人一直没有出现,至少孟子以后一直没有出现。它的积极意义呢?就是让每个人努力地烘托一个圣人。 实际上后儒也一直非常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又往往是徒劳的,又往往被他们更后的人批评。

从终极意义上讲,孟子这样的理论也没有什么必然的错误,因为我们还是希望统治者是善良的人。如果最高统治者确实是坏的,如果这个统治者具有破坏世界的力量,权力制衡并没有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依然必须乞求这个具有巨大力量的统治者是善的。西方的科幻片就一直在演绎这样一个信念:无论是超人,还是蝙蝠侠、外星人,我们都把最后的英雄幻想成善良的。

但是现实的社会并不是科幻片,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力量巨大到无法控制的人,文革至少让我们看到,弱小的人的破坏力量可以是非常大的,当然历史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并不能放弃自己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某个圣人。

我们也并没有需要刻意去区分和扩大东西方在人性善恶上的分歧,中国自身早就有过人性恶的思想,有过宗教的思想,有过人文的思想。刻意区分和扩大这种东西方的区别,实际上是一种下意识的暴力倾向, 最后就是导致自己民族人文思想的没落和萎缩。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文章和指教,很受启发,俺需要慢慢学习。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你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也就是说没有对错。
我这里只是指出他们的不同。

为什么呢?西方所谓的上帝最后还是靠人(自己或他人),否则他们也不会需要所谓的三合一。

中国的所谓靠自己体悟呢?很多时候是靠社会、历史和自然等等给自己一个棒喝。

从效果来看是殊途同归,从传统来看走的路有所不同。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多谢赐教! 纠正一下,俺可不敢批评你,是请教。

从你的解释我理解,这是说西方的人性恶是从上帝的标准来看的。荀子的是人自己觉悟的。

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 人是靠自己都能觉悟并能抑制自己的恶行吗? 西方的宗教认为,很多人要靠上帝才能觉悟。 更深一步,避免恶行,也要依赖来自上帝的心灵引导。 上帝引导的渠道之一是宗教文化,其二是把源自圣经的原则(自然法)作为法律渊源之一, 用在没有成文法可循之时。

俺的感觉, 上帝的作用不止在审判上, 也在引导人们克服人性邪恶上。

有时候俺觉得老子所说的宇宙间的“道”或“自然“和圣经列出的大原则可能是统一的。表现形似不同,细致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赞同你的不必强调东西方区别的观点。

随便聊聊,主要是对你文章中的思考感兴趣。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西方的人性恶是宗教审判,
荀子的人性恶是自身的道德体悟。

譬如亚当夏娃,说明人的性恶是被邪恶勾引的,他这里的恶基本是跟孟子的善是对立的,使主观的,不过由上帝来审判而已。

但是荀子的人性恶是人自觉到对环境社会的需求和破坏,所以一开始就把人当作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主体,而不是上帝。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再请教个问题, 你说荀子的人性恶理论和西方的人性恶不同,能否指教,不同在何处?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青青的光临和批评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写出这样思考性的文章。

圣人治国,我从来都不相信,本能地对人的怀疑,尤其对权威或圣人的怀疑。

唯一坚信的是思考,因为怀疑而产生的思考。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错字。" 地",应为"的".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很有意思地分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