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侃侃中国电影(1)(菊庐夜话 13 )

(2006-09-20 08:32:56) 下一个

                                                             一

        算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没有认真看电影了,电影成了被我遗忘的角落。只是偶尔和祝希娟老师以及几个原来在国内担任导演和演员的朋友们聚会时,才勾起我对电影的回忆。

        和同龄人一样,我是个超级影迷,儿时最爱看电影。在那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双重匮乏的年代,能看上一场电影,便是欢乐的节日。每逢村里放电影,便和一帮小伙伴早早地占上位置,眼巴巴地望着太阳落山。赶上邻村放电影,不管多远也必定去看。以后进了城,经常溜到部队营房看不花钱的电影。男孩儿最爱看打仗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平原游击队》,当李向阳击毙松井的时候,我们发出一阵欢呼。李向阳成了我最崇拜的英雄,郭振清自然成了我最喜爱的明星。我们那时不叫追星族,叫影迷。那时小百货店里有电影明星的照片卖,我便收集粘贴了一大本,首页是周恩来总理和部分电影明星的合影,后面有赵丹、孙道临、张良、张瑞芳、白杨、秦怡、魏鹤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王丹凤、吴茵、上官云珠、于蓝、祝希娟、张勇手、梁音、谢芳、赵子岳、凌元、杨丽坤、杨在葆、达式常、陶玉玲、尤嘉等明星的照片或剧照。我还专门订了一份《大众电影》杂志,每年装订成一本,闲时翻翻,怡然自乐。

        到了“文革”,上述的所有明星都成了黑线人物,批斗关押,死的死,伤的伤,不死不伤也脱层皮。几乎所有的电影被打入冷宫,能看到的就是被视为红色经典的“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几部前苏联的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 1918 》。文革中唯一拍摄的一部电影就是《闪闪的红星》,还有从舞台搬上银幕的八个样板戏。到了文革后期,占了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光,看了一些内部参考片。“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西方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便是那个年月的真实写照。

        少年长成,从喜欢看电影进步到喜欢评论电影,从 1976 到 1986 我整整写了十年影视评论。那时八一厂的刘江老师(《闪闪的红星》中扮演胡汉三)是我的邻居,他是我交往最深、谈论电影最多的前辈。

        那段时间,我给《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杂志撰写影视评论,几乎是上演一部我就评论一部。我这人有个怪毛病,从不歌功颂德,而多吹毛求疵。在如潮的好评中,我似乎一直唱着反调。例如对电影《天山行》、《牧马人》、《人到中年》、《陈奂生上城》、《赤橙黄绿青蓝紫》、《庐山恋》、《大桥下面》、《小花》等等,总是提出相左的意见。久而久之,成了不讨好的人。常有剧组的人员打电话到报社,查问这作者何许人也。以至编辑和我商量,能否改改文风。我这人倔脾气,就是不喜欢彩旗飘飘,不愿意评功摆好。“惹不起,咱躲得起”,从那以后干脆改写杂文。嬉笑怒骂,好不痛快。再以后漂流国外,与中国电影越来越远。

                                                                  二

        中国的电影不过百年。

        按照前苏联出版的颇具权威性的《世界电影大百科全书》对中国电影的评述,中国电影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前;建国后到文革前;文革后到现在。

        建国前的电影主要是“左联”麾下的影片,其代表作有《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等等。

        建国后到文革前,是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辉煌阶段,种类颇多。大致分为:

        战争题材片:经典之作有《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上甘岭》、《董存瑞》、《红色娘子军》、《黑山阻击战》、《战上海》、《英雄儿女》、《狼牙山五壮士》、《渡江侦察记》、《红色娘子军》等等。

        革命传统教育片,代表作有《六号门》、《永不消逝的电波》、《党的女儿》、《白毛女》、《革命家庭》、《聂耳》、《大浪淘沙》、《柳堡的故事》、《回民支队》、《地下尖兵》、《停战以后》、《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红旗谱》等等。

        军事题材影片,代表作有《哥俩好》、《带兵的人》、《列兵邓志高》、《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等。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有《野火春风斗古城》、《战火中的青春》、《烈火中永生》、《苦菜花》、《龙须沟》、《祝福》、《茶馆》等等。

        惊险反特故事片,代表作有《徐秋影案件》、《秘密图纸》、《铁道卫士》、《国庆十点钟》、《英雄虎胆》、《羊城暗哨》、《山间铃响马帮来》、《冰山上的来客》、《古刹钟声》等等。

        儿童故事片《小兵张嘎》、《英雄小八路》、《红孩子》、《以革命的名义》、《三毛流浪记》、《风筝》等等。

        喜剧片《今天我休息》、《女理发师》、《护士日记》、《万紫千红总是春》、《满园春色》、《李双双》、《五朵金花》、《芦笙恋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朝阳沟》等等。

        舞台戏剧片《红楼梦》、《追鱼》、《打金枝》、《女驸马》、《姐妹易嫁》、《花木兰》、《花为媒》、《画中人》、《秋翁遇仙记》等等。

        体育题材影片《水上春秋》、《碧空银花》、《冰上姐妹》、《女篮五号》等等。

        历史题材片《林则徐》、《甲午风云》等。

        还有一些不太好归类颇有争议的影片,如《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红日》、《兵临城下》、《探亲记》。

        文革后的电影,是一条从因循旧迹、深刻反思、探索求变到走出国门的轨迹。其中的代表作有我们熟悉的《小花》、《天山行》、《瞧这一家子》、《山菊花》、《大桥下面》、《小街》、《人到中年》、《牧马人》、《青春万岁》、《快乐的单身汉》等等。及至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第五代导演浮出水面后,便有《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老井》、《原野》、《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一个不能少》、《十面埋伏》、《英雄》、《无极》等系列影片相继问世。

        但是,随着电视连续剧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数以万计的电视剧潮水般地将有数的电影淹没,长期处于领军地位的中国电影逐渐退为其次并呈现颓势。(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豆沙小月饼 回复 悄悄话 嘿嘿,我哥哥在长影的一部片子中给只会哭的婴孩配过音。谁叫他在长影的幼儿园里哭声最嘹亮。

据说我小时候总是被 冰山上来客 中杨排长的孙女欺负。

长影,我的前半个童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那时候,幼儿园小朋友的娱乐活动,就是陪着幼儿园阿姨看电影:)
罢了 回复 悄悄话 阁老好记性,让小弟好生羡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