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京海杂坛之三)

(2006-07-01 16:23:19) 下一个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曾经读到一篇文章,对上海作了这样的概括:上海本无历史可言,单一的上海是历史的荒漠,更是文化的荒漠。唯一使上海人聊以自慰的是那能够装点门面的华而不实的时尚。

        对此笔者不能完全苟同。就历史而言,在北京、西安、开封等历史老人面前,上海确实是后生晚辈,不可同日而语。就文化积淀而言,与燕赵、齐鲁、中原、吴越、荆楚、潇湘、长安文化相比,也是无法比肩。

        然而,历史和文化不一定成正比。

        渊源于吴越,集结神州各路精英的上海人,却于百年之间在一片荒滩水泽之上建造了一座海派文化的大厦。迅速崛起的海派文化成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的一脉,成为闪耀于浦江两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假借经济贸易的载体而蜚声海外。放眼五洲四海,何处没有海派文化的印迹。

        海派文化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魅力四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上海的海纳百川。如果说美国是个移民国家,那么上海是座“移民城市”。上海作为开放城市,贸易口岸,以其天时地利优势吸引了神州的各路英雄豪杰,同时也吸收了各地的文化精粹和外来文化。

        上海的饮食文化就是鲜明的一例。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鲁川闽徽粤,苏浙晋湘鄂,加之满汉全席和全素斋,被誉为神州十二经典菜系。上海人从中广集博采、取精用弘,创造了闻名全国的特色“本帮菜”。尤其是风味小吃与皇城小吃、成都小吃、羊城早茶,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上海的引领时尚,不仅源于它的海纳百川,而且得益于它思想的解放和视野的开阔。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和接纳,是上海人的特点。到了改革开放大潮奔涌的时代,外国的富商巨子、公司企业,之所以抢滩登陆,投资建厂,就是看中了上海人的引领时尚。由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舞台上,上海人总能先行一步。等到别人起而效尤,拿上海话说:阿拉已经穿的勿要穿了,吃的勿要吃了,看的勿要看了,白相的勿要白相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上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