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历史正在被淡忘(俄罗斯采风之五)

(2006-05-04 11:24:22) 下一个

历史正在被淡忘


         列宁有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在老一辈的俄罗斯人缅怀历史的同时,历史却在新生代的俄罗斯人中间被逐渐淡忘。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以后,更以加速度的趋势被人淡忘。

        记得我第一次参观红场和克里姆林宫时,列宁墓前一小时一次的换岗仪式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当克里姆林宫钟楼上的巨钟奏响的时候,两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一名军官的引导下,迈着正步走向列宁墓,那步伐、那表情、那气势,给你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灵魂上的震撼。那是一种民族精神,一股民族气概,它成为红场上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与列宁墓换岗仪式相媲美的是各地无名英雄墓前的少年先锋岗,从少先队员充满阳光的脸上,你可以看到这种精神、这股气概正在传递,正在延续。

        然而在苏联解体以后,随着叶利钦的“礼仪改革”,列宁墓换岗仪式和少年先锋岗被相继取消。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的换岗仪式,在“他们没有留下名字,他们的事业永存”的纪念碑长明火旁,站着两名士兵。但换岗时的气势已无法和原来的换岗仪式同日而语。

        在“礼仪改革”的同时,一个令世人最为关注的是列宁遗体的处理。曾有人主张根据列宁“生前的遗嘱”,把他送回故乡乌里扬诺夫斯克和他母亲一起合葬;更有人主张销毁。由于俄罗斯共产党的强烈反对,才得以保留到今天。在客居莫斯科的那些年里,我已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瞻仰了列宁的遗容和列宁墓后面的斯大林陵墓。

        老一辈的俄罗斯人说,在俄罗斯现代史上,有三个人将永垂史册:

        库图佐夫,是他率领俄国军队在布鲁丁诺击败了拿破仑的法国军队,使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成为强弩之末,走向衰亡。
    列宁,是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实践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斯大林,是他领导了苏联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卫国战争,打破了希特勒不可战胜的神话。

        毫无疑问,这三个人,每个人都代表着一段历史,代表了一个时代。在俄罗斯的现代史上,他们是三座里程碑。

        然而,令人不可理喻的是,在把库图佐夫的巨幅画像立于库图佐夫大街的同时,列宁要被送回故乡,而斯大林则被朱可夫元帅所取代。

        这桩发生在叶利钦执掌克里姆林宫帅印时期改写和重写历史的公案,何时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也许还要假以时日。但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尽管斯大林曾被赫鲁晓夫全盘否定,被渲染成暴君、独裁者,但是俄罗斯共产党在指出其在三十年代肃反中误杀、错杀许多无辜,犯有严重错误的同时,依然肯定了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我很欣赏离无名英雄纪念碑100米的另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全部思想家的名字,其中包括后来被列宁严厉批判过的托洛茨基。不管他后来成为反马克思主义的托派头子,但是他曾经有的革命思想在社会进程中起过的进步意义仍为后人景仰。

        历史尤如一条长链,这条长链是由彼此相连的链节组成的,而每一个链节都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如果抹去这些人物和事件,这条长链就会脱节,历史就会出现断层,出现空白。

        继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曾以全盘否定斯大林而名噪一时,他试图利用人们对斯大林在三十年代肃反中滥杀无辜的宿怨,来表白自己的英明,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赢得苏联人的拥戴,相反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以跳踢踏舞取悦斯大林的他,在三十年代作了些什么?继赫鲁晓夫之后的勃列日涅夫,同样为了美化自己,捉刀代笔写出了《高地》等几本回忆录。尽管写得非常伟岸,非常英武,然而事与愿违。因为以他在卫国战争时期的地位和经历,绝对不可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可资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自我吹嘘、人为的拔高,反而弄巧成拙,被人贻笑大方。

        历史就是历史,它绝不是任意捏弄的面人。

        在苏联历史上,列宁、斯大林无疑是两个伟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在研究苏联历史的时候,不能不提到他们,不能不研究他们的历史地位及其给整个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

       否定历史的人,必将被历史否定!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