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马奕猷神父(Rev. Bernard Meyer)——美国玛利诺会神父在桂剪影(4)

(2008-12-15 23:29:24) 下一个

马奕猷神父(Rev. Bernard Meyer)

马奕猷神父(Rev. Bernard Meyer) 玛利诺会最早于1918年与华理柱神父和福尔德神父一起来华的三位年轻传教士之一。

1891年,马奕猷神父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城,是玛利诺会修院最早的一批修生。1918年,他追随波拉斯神父,毅然前来中国广东传教,是开创玛利诺会江门传教站的先驱,几年后,又是建立广西梧州传教站的功臣。因其成绩卓著,曾在当时(1920-30年代)被誉为“当代中国最有活力及最成功的传教士之一”,主要表现在其总是勤于思,敏于行。比如说,他在中国传教期间,意识到所有传教士应人手一册汉英辞典,以应对日常工作及传教之需,便与另一位玛利诺会士一道,编著了汉英袖珍词典,并将其印刷出版,以备传教士使用。

1920年代,玛利诺会梧州传教站建立后,马奕猷神父就主持该教区的传教事务;1930年,梧州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南宁教区分离出来,成立梧州自治区,由马奕猷神父负责,到1934年,梧州自治区升格为监牧区,马奕猷神父成为梧州监牧区监牧,辖地有苍梧(含今梧州)、平南、岑溪、藤县、容县、北流、郁林、陆川、博白、桂平等县。

马奕猷神父因工作勤奋,积劳成疾,于1936年辞掉监牧一职,到玛利诺会在香港的总部养病及兼理日常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正好在香港,因身体有病,并没有被日本军队关进集中营,但他却自告奋勇,自己进入集中营,自动负起牧民工作,成就斐然,影响极大,同营不少人都受到了他的感染,鼓起了生存的勇气。这一英雄壮举,铸造了玛利诺会传教士在港的一段传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再次前往中国大陆传教,足迹遍及两广教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才离开中国,退休返美。

马奕猷神父于一九七五年五月八日病逝纽约,享寿八十四岁。 

下面是马奕猷神父在华的几张照片。


1922
年,马奕猷神父与广东高州经学堂的学生在一起。



1922
年,马奕猷神父在广东高州教堂。


1928
年,马奕猷神父在广西平南教堂住处门口,正准备出去处理教务。


1929
年,马奕猷神父在广西平南与其施洗的60名信徒合影。


1930
年,马奕猷神父在广西平南都榜村与修生进行退省静修后合影起。


1933
年,马奕猷神父(右)在平南送别罗民劳神父和李芹神父,后者二人前往桂林开展教务活动。


1933年,马奕猷神父及其他玛利诺会士在广西平南乡下建立的简易教堂和读经班课堂。


1935
年,梧州教区马奕猷主教在广西平南丹竹修建的培训本地传经员和神父的修道院。


1948
年,马奕猷神父在广州路边行医赠药。


1948
年,马奕猷神父在广州路边行医义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