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找回我们失落的精神命根――重建中华民族天道信仰刍议
作者:刘利华
作者简介:刘利华,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其代表性论文有:必须重新发现的老子,载(加拿大)《文化中国》(中文季刊)2005年第一期)、论建构人类新哲学的视角(载《恒道》第4集,2006年6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殊途同归――论老子哲学与士林哲学中的信仰维度(载《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章子怡与刘芳菲对公众道德的试探
玄野
不久前,章子怡因为救灾捐款账目问题搞得灰头土脸,而刘芳菲因为牵涉王益案件而无法抬头。昔日风光无限的公众人物,一朝事发,变得羞于见人,不能不令人感慨。一时间,冷嘲热讽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欢呼雀跃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更不乏其人。是非曲直,由司法纪检部门认定,但公道自在人心。作为公众的一员,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神灵神迹两隔绝--以基督教的语言问基督徒
玄野
信的本质是什么?是信神迹还是信神?当代一些华人基督徒认为信神的最关键成分就是相信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玛利亚处女生子。这是最大的错误。这些不过是帮助人理解神性为最高意义的阶梯而已。对这两个神迹的承认与否,只是区分是否相信耶稣是神的化身的两类人而已。人可以不知道耶稣的存在,但可以知道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1)
胡赵邓三人合作的时候是中国经济开始起飞,政治逐渐清明,文化逐渐开放的时代。后来,胡死赵禁,除了声色犬马,中国的文化政治哲学宗教都在向地狱发展。民众及官场道德一落千丈。应某些领导者的意志,文革被彻底否定,但是中国领导层的正义道德却没有彻底恢复,而且改革开放前十年的道德重建过程被野蛮地扼杀,颠倒黑白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文革及诸次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的女性苏格拉底(一)――纪念张志新就义35周年
○刘利华
公历4月,春回大地,绿满枝头、鲜花竞放、生机盎然。中国古人从天人合一,顺天承运考虑,即使是皇权专制时代,也还是制定出春夏行赏,秋冬行刑的治政规范,一般对死刑犯都在“秋后问斩”。而中国当代两位心貌俱美的圣女张志新(1930-1975年)和林昭(1931-1968年)却都是在正值春天4月被问斩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中国的女性苏格拉底(二)――纪念林昭成仁42周年○刘利华在本文第一部分,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却只是明确地回答了第二问,即张志新和林昭以及与她们作出同样选择的那些中华儿女牺牲的意义何在。而对于第一问,她们以死相祭的是什么?还并未作相应地解答。这第二问,概括地,都可答之以“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奉献给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奉献给她深爱着的这片华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论道德与立场--张自忠张灵甫牺牲启示录
玄野
张自忠殉国于抗战,塑民族忠义之魂。日军为之倾服,得其遗体后膜拜敬奉。张灵甫殉职于内争,携最优装备竟至途穷弹尽而亡,成军旅楷模。遗体虽得厚葬,名誉上却作痴愚战犯论,殉职处成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以显示辉煌战果。同为抗日民族英雄,同为马革裹尸,身后声名殊异,发人深省。
凭史抚今,最值得我们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有必要建立一所孔子大学王达三近段时间以来,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杂志为主要平台,中国学界围绕“国学立户”问题亦即国学应否列为国家一级学科问题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交锋,并分成了赞成派和反对派两大截然对垒的阵营。中国儒教网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为止,至少有四十余位知名学者和四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就此问题发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清明公祭宜提升为国家大典王达三清明公祭中华民族共同祖先,是对于唤起和强化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情感以及民族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清明公祭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热潮。此种现象固然令人欣慰,但也存在若干不足,需要改进和提升。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争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南平案后的“出尔反尔”
孤心俱乐部
今年的阳春三月,似乎与“灿烂”二字丝毫挨不上边;一番猛烈的倒春寒后,迎来的是江河之源的西南地区50年-80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然而“天灾人祸”,23日发生在福建南平市的恶性杀人血案,用延平区实验小学的小学生9死4伤的惨状,带给人们所谓人性的下限。
杀人者曾经是一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而本可以为学生们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1]
[42]
[43]
[44]
[4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