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游记- 鲑鱼之都凯奇坎小镇
文章来源: canhe2023-09-06 22:03:21

阿拉斯加游记- 鲑鱼之都凯奇坎小镇

游轮第六天停靠在阿拉斯加东南边的凯奇坎海滨小镇,一个以“三文鱼之都”著称的小渔村。它离陆地最近,西雅图直飞凯奇坎仅一个半小时。

凯奇坎-KIetchikan 原意是阿拉斯加土著民特林吉特人语展翅的雄鹰。网上说小镇取名KIetchikan,是因为从天空俯瞰阿拉斯加东南海滨,它形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而得名。

凯奇坎有悠久的与海洋打交道的历史,清澈纯净的水域孕育和丰富了鲑鱼资源,加之它风景如画的田园,吸引了特林吉特人夏天到此扎营打鱼,定居。

1883年,阿拉斯加土著民特林吉特人斯诺,一个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开设了第一家鲑鱼腌制厂。随着周边金矿,铜矿的发现,凯奇坎成了淘金热需求的补给中心,凯奇坎的繁华就此开始,也因此带动了渔业和伐木业的兴起。

1900年,凯奇坎人口达到800人,小渔村成了凯奇坎小镇,阿拉斯加的第一城。据说至今凯奇坎的人口没超过1000。

船上远眺凯奇坎小镇,忙碌的游艇和水上小飞机使宁静的小镇变得生气勃勃。

我们在邮轮上就买了凯奇坎《伐木工人秀》的票。到达凯奇坎,离节目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临时起意参加了当地人组织的观光团:带游客看秃鹰,熊等野生动物,参观图腾公园和萨克人村落。

右图中的男士就是我们的司机兼导游,一副老烟鬼的样子,让我对小渔村民印象大打折扣。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一个小展览室兼工作坊。展览室不大,陈列的动物标本和木工制品不多, 但栩栩如生,很吸引眼球。

 展览室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让游客品尝腌制三文鱼干。凯奇坎,“世界三文鱼都”我们就在这里见证了!

导游介绍,阿拉斯加海域生活着五种太平洋三文鱼(鲑鱼),所谓的三文鱼一只手:

拇指最大-大马哈鱼,Chum(Dog)Salmon ---肉质粗,脂肪相对不多,吃着不香。大都用於杀鱼取卵,鱼多籽,母的贵,公的贱。

食指戳人眼睛-红三文鱼,Sockeye Salmon---公认的味道最鲜美 最佳用于:刺身、香煎

中指最高-king三文鱼,Chinook Salmon,King Salmon---鱼肉鲜红,味道鲜美 多用于:刺身,生鱼片

无名指带戒指-银三文鱼,Coho Salmon, Silver Salmon---肉质细嫩 多用于:香煎、盐焗

小指简单-粉色三文鱼,Pink Salmon 肉味,颜色,价格都一般,大都用於取卵;粉鲑的鱼籽是鲜艳的橘色,很漂亮。

 

原来以为在朱诺三文鱼烧烤可选的品种,在这里总算全都尝到了,味道真的不错,各有特色,很遗憾我们没有买些回家,以为罐头的三文鱼超市肯定有,回来后在两家超市都没看见有卖的。

记得美食哲学家丹哥博主在文中有说到烟熏三文鱼最好用king salmon,可去他家一顿翻箱倒柜,没找到,转发一个丹哥关于经典到了极致的三文鱼美食的链接,在欣赏丹哥精致美食制作视频的同时聆听他娓娓道来的与美食相关的哲理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让唇间留下永恒味道—-热白葡萄酒浸泡三文鱼——法式三文鱼酱-----经典到了极致的法国美食

凯奇坎据说阴雨天居多,我们很幸运遇上阳光明媚的好天气。照片下面黑乎乎的一片烂泥地就是秃鹰觅食,歇息的地方。导游让我们在这里近距离观赏美国国鸟---威猛的秃鹰,又名白头海雕,阿拉斯加人的骄傲。导游从栏杆旁拿了一条冻硬的死鱼干朝烂泥地里一扔,真的就有秃鹰飞来了,导游叫着他们的名字像跟老熟人一样跟它们说话。

 

看完秃鹰,穿过市区,司机就开始加速行驶,这哪是观光啊?团爷说一定是带我们看野生动物了,市区肯定不会有的。我心里嘀咕上当了,我对看动物没啥兴趣,对体验小镇风土人情很向往。

邮轮上介绍的淘金热时期著名的夜夜笙歌的红灯区-(木棧道)小溪街,如今古雅,特色的商业街只在车上扫了一眼,“多莉屋”博物馆,画廊,Shopping Mall都擦肩而过。

(待续)

 

阿拉斯加游记相关链接

阿拉斯加游记-红宝石公主号邮轮

阿拉斯加游记-州府朱诺,麦考莱三文鱼孵化场

阿拉斯加游记-蓝色冰盖门登豪尔冰川

阿拉斯加游记- 淘金小镇史凯威,观光火车一日游

阿拉斯加游记- 冰川湾国家公园冰川

阿拉斯加游记- 凯奇坎图腾柱之都

阿拉斯加游记-伐木工人秀

阿拉斯加游记-最美花园城市维多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