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可口可乐”的中文译名可算“神来之笔”,达到翻译艺术中信、达、雅的最高境界。究竟是谁有如此造诣?据可口可乐中文网站介绍说:“1927年刚刚进入中国时,‘Coca-Cola’有个拗口的中文译名‘蝌蚪啃蜡’。独特的口味和古怪的名字,产品销量可想而知。到了1930年代,负责拓展全球业务的可口可乐出口公司在英国登报,以350英镑的奖金征集中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生病,所以来的时候我们各自都带了不少药。史铁胜在北京受过几天赤脚医生训练,因此带的药品比较专业化,除了阿司匹林、黄连素之类,还带了针灸用的针,打针用的针头针管和盘尼西林等。有一次,张女士病了,高烧不退,吃阿司匹林不管用,史铁胜就建议打一针。一般打盘尼西林要在屁股上打,史铁胜怎么都抹不开面子在张女士屁股上打,就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08-08 15:11:00)

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建议人们外出光脚走路,特别是在草地上。文章指出,居住在绿色环境中的人身心健康都比都市人好,常到树林中散步,听水流鸟鸣,呼吸新鲜空气,已经不是健康的秘诀了。有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与大自然更密切的接触,比如光脚走路、在湖里游泳、躺在沙滩上或任何地面,甚至背靠大树,都有利于改善睡眠、减轻疼痛、缓解压力。他们管这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使用真实姓名。) 老马是科大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在同学中是年龄最大的,1978年入学时已经40了,由于成绩突出,破格录取。 1979年研究生院掀起出国留学潮,公费自费水乳交融。第二年,研究生院和美国某大学建立姊妹学校关系,协定互派公费留学生,学习期限为两年,中方负责人是李佩老师。 李佩是老海归,文革受迫害,丈夫郭永怀为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8-08-03 06:19:51)

1977年恢复高考,一大批莘莘学子踏进了大学的大门。第二年,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校址在北京林学院。经过考试,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精英聚集到了研究生院(加上扩招、代培,共有一千多人前来报到)。 1979年1月美中建交,三个月后李政道应邀来到研究生院讲授“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两门课程。李政道看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韩秀是蜚声海内外的华文作家,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跌宕起伏。她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二战期间的美国驻华武官。她1946年生于纽约,两岁到中国,在北京由家学渊源的外婆带大,一口京片子北京话。六十年代中期,因家庭背景无缘进入大学校园,在彭真市长的指示下,同四十多青年插队山西农村,成为北京第一批集体上山下乡知青。文革开始后,转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07-29 09:10:47)

北京的官老爷多,老爷车也多。在缺乏娱乐活动的年代,大街上观赏老爷车成了一种消遣。又大又黑的吉斯比较少,是猎奇重点,里面都是五星元帅级以上人物。四星海军司令肖劲光大将破格配备了一辆,郭沫若是唯一文职人员有资格坐吉斯。吉姆比吉斯多,里面的官老爷地位也都不低,宋庆龄的座驾就是吉姆。北京当年有两辆奔驰600,要是看见了,里面坐的不是林彪就是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虽然我们知青点算不上先进集体,但象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我们不想在农村混日子。我们也觉得应该把学过的知识拿出来施展一下,为农村作出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晚上参加队里的“计工分”会,并为老乡们念念报纸。每次开会前都要唱《东方红》,老乡们的歌声土得掉渣,原始韵味十足,越听越爱听,现代舞台上的乐队合唱应该找个地缝。六个同学中,史铁胜和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07-16 13:45:26)

北京电视台名嘴李然在后海兜售北冰洋汽水,勾引起儿时回忆。想当年,暑假在外边粘知了、蜻蜓,满头大汗回家,能来一口冰凉的北冰洋汽水,如入仙境一般。那时买回来汽水、西瓜都先放在池子里,用自来水“镇一镇”。北京西郊的自来水很给力,不够冰凉的程度也差不多。后来北冰洋汽水让百事可乐收购了,人们挤破脑袋喝洋货,冷落了国货,结果“国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我们都知道,“和”普通话发音“he”,二声,台湾国语发音“han”,四声。今天看北京电视台的一段新闻,让我怀疑我的耳朵不行了:“聚焦新时代,歌唱新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台正在面向全球发布歌唱北京原创歌曲和合唱征集活动,请关注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和北京时间歌唱北京活动官网,期待您的参与。”“原创歌曲和合唱”中的&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