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唐末五代时期,上下杭地区出现了闽江边的古渡口码头。奔腾而下的闽江潮水夹带着上游大量的泥沙,逐渐在大庙山南麓冲击成两个大沙痕,可供人行走,或供来往船只停泊,装卸货物。因其处于闽江北岸的最前沿,成为天然码头。涨潮时,人们走上痕,称“上航”;退潮时,人们走下痕,称“下航”。“杭”通“航”,故又称上杭,下杭。当时有句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回国的前一天,我快速翻阅福州民俗文化专家方炳桂的《福州老街》,发现了一张49年前下杭街的老地图,列出了几乎所有商行的名字和大概位置。我一家家店名仔细看过去,终于发现夹在圣君弄和中兴巷之间的一家名叫“协丰徳海味干货行”的老店。凭着妈妈从前告诉我的家族故事,我马上猜测到这是外公外婆经营的商行的名字。我打电话向老妈确认。老妈说,下杭路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凤鸣十五岁时,一谔和老江被无罪释放。
华玉的小纺织厂已经被并入福州纺织厂将近一年,华玉在该厂做会计。凤鸣上了初一。
华玉特地做了一桌的好菜,开了一瓶青红酒为一谔接风洗尘。饭后,凤鸣拉着父亲去逛西湖公园。进入公园大门,依旧是一谔熟悉的长堤卧波垂柳夹岸,一弯新月挂在天空,将淡淡的清晖洒向人间。这样的夜晚可思念可放歌可垂泪,叹不尽人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凤鸣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关押所见到父亲,父女两人相拥而泣。凤鸣想起此行的目的,强忍着悲伤,擦干眼泪问父亲:"伊爹,他们为什么抓你?"一谔说:"他们说我是国民党潜伏特务,要我老实交代。"凤鸣一惊,"特务"嫌疑似乎也有些根据的。自己的父亲在解放前与国民党高官和军队的要员来往频繁称兄道弟的,父亲对家里人说这是生意需要,难道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凤鸣惊恐万状,嘴上却不停高喊:"不许开枪,你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从来不杀好人。我是来给父亲送吃的......"
她举起了随身背的布包,扬起的手不小心打落了戴在头上的男工装帽,两条粗黑的辫子垂了下来。
喔,原来是个小姑娘。解放军松了一口气,放下枪,仔细打量凤鸣。凤鸣满脸的尘灰,衣服又脏又烂,显然走了很远的路。即使如此,露出女儿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955年的某一天,几个公安打扮的人突然出现在林家,带走了一谔。紧接着,他们将林家仔仔细细搜了一遍,拿走一些属于一谔的书信,药方和其它文字资料等。
凤鸣放学回家,看见母亲满面泪痕,六岁的大弟似乎受了惊吓,紧紧拉着母亲的衣袖不放。不到两岁的小弟坐在床头大哭,母亲也没心思理他。
母亲华玉是旧时代的女强人,显然很不适应新社会新形势,土改,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尽管家中的长辈尽量避免在凤鸣面前说什么,凤鸣还是从越来越沉闷的家庭气氛中感到了生活的沉重。土改运动中,她的祖母梅花女被推到了批斗大会上,在乡亲的庇护下,总算没有被当场打成"恶霸地主"。批斗大会后,工作组找一谔谈话,一谔说:"48年我们家已经没有地了,不信你们可以去查。我们家的酒厂也关了,我很多时间在给人看病......"
查来查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凤鸣八岁时,母亲对她说:"你现在不是大小姐了,要帮手养家,跟着妈妈一起纺纱吧。"
华玉于四十年代在家附近开了一个小纺织厂,解放初期只剩下十几个工人,华玉也要亲自上阵纺纱,艰难地谋生活。
凤鸣的年纪虽小,却从大人的言谈中隐约猜到了什么。48年曾祖父去世后,她的父母响应共产党的宣传,将家里的田地全部无偿分给了贫苦百姓。接着,因为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7-02-24 06:44:52)

几天前,忽然收到珉简短的邮件:晶,我的父亲2月10日过世,2月18日下葬。今后轮到我们照顾可怜的妈妈啦,生活更加沉重......
我一下怔住了:珉的父亲与我的父亲同年,今年八十岁了,身体却比我的父亲好很多。我一直以为他能活很长的。
邮件最后附了几张葬礼的照片,珉的母亲神情肃穆,似乎竭力掩饰着丧夫之痛;珉微微低着头,才年过半百,已是满头银灰。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凤鸣五岁时,在西湖大宅里"撞鬼"。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五月天,花园里粉色的芍药开了,凤鸣和小表妹在院子里嬉戏追逐。凤鸣突然内急,对小表妹说:"你等我一下。"
她登登上了木楼梯,到了二楼祖母的睡房(凤鸣几乎晚晚和祖母一起睡)。离床头不远的墙角边有一个马桶,凤鸣一屁股坐下,正在酝酿大便时,突然觉得一股冷风扑面,紧闭的房门被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