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常听人说美国人投票率太低,没有真正行使自己的公民权。更过分的说法是被选出来的根本不代表民意,因为太多人没去投票。我觉得有一个因素很多人没有考虑,这就是我说的看不见的推手,而这个推手对民意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 我要说的不是什么政治阴谋,不是什么有钱人买选票。我说的是不用投票就能发挥选票的真正作用,而达到此目的的手段是选民调查(survey)[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那年,我青海的P表哥打算把女儿送到青岛让父母帮忙照顾,于是表嫂带着孩子再次走上海去青岛。当时表嫂已经怀着老二了,也可能是打算去青岛生产,我不记得了。 那孩子绝对是营养不良,个子小不说,整个人不成比例,头特别大,让我想起《红岩》里的小萝卜头。我不知道她当时的年龄,记得是会走会跑的,但不会说话,所以应该在一到二岁之间。她们娘俩是下午到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舅的二儿子P去了青海。怎么去的,为什么不是上山下乡,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上海这叫外工。小时候楼下我一位同学的哥哥就是外工,每次回来家里会给买大罐的午餐肉带走。我们去青岛尽量多带些食品,有一次刚到大舅家我碰巧看见大舅在把我们带去的东西分类,计划哪个先吃哪个后吃,他拿起火腿说,“这个留给P”。我就知道了,P表哥在青海的供应一定比青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6-01-01 16:15:49)
还在女儿A八年级时,她以一句“婚姻中最普遍的错误是试图改变对方”令我刮目相看。后来在平时的交谈中,越来越欣赏她看问题时的多种角度,中性、理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手段”。几天前去朋友家参加圣诞爬梯,她由此而发的一番评论再次让我对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写博,从不刻意记录女儿的成长史,但2016年这第一篇,我决定献给我的宝贝。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70年代的青岛物质供应比上海贫乏太多。不仅是饭桌上不丰盛,小孩子的零食也可怜到几乎没有。我记忆里,唯一的就是棒冰了,青岛人叫冰棍。好像都是放暑假的孩子在那里叫卖,是用大口保温瓶,在街上,有时也到居民区内来。货不多,一般上午10点多就卖完了,感觉是这些孩子一早去领货,一天就那么点量。偶尔有绿豆的,但基本上就是一个品种,花生的,价钱和上海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原创2015-12-28苏州河辩护人 编者按:这是一场在反腐大背景下进行的高官审判,但是却遭遇了来自被告人和辩护人的顽强抗辩;这是一场控方证人出庭怒揭控方刑讯逼供黑幕的司法闹剧;这是一场法学专家见证司法乱象的饕餮盛宴;这就是2014年年底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涉嫌受贿、挪用公款案。那么,周文斌究竟是怎样被构陷的?本文为您揭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①【绑架人民】毛粉们特别喜欢代表人民,总是说人民群众怀念毛主席啊一类的。今天有一个流行的网络词汇叫“被代表”,就是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就被某些人给代表了。毛粉们果然善用此招,他们把所有的网友都代表了,自己自然摇身一变成为“人民代言人”,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②【剥夺你的发言权】“你是什么东西”“你有什么资格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我和哥哥去青岛都是两个小孩子自己去的。妈妈在大学教书,有暑假,有时也会在后期加入我们。但不管妈妈来不来,我们在青岛的大部分时间是没有妈妈在身边的。 大舅和二舅都是比妈妈大很多,我所有的表哥表姐也是大我和哥哥很多。我和哥哥都还是小学生时,所有的表哥表姐都是工作的年龄了。大舅家S表哥和L表姐还没有成家,依然与父母住在一起。S表哥是顶替大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就是因为想游泳才去青岛的,到了那里,游泳当然是重头戏。 开始一定是表哥表姐带着我们去。有时S表哥也约几个与他同龄的大孩子,后来也有同院的比我稍大些的“小不拉子”,大家一路滚着轮胎,去海水浴场。我们都是走着去,去时还好,回来时就比较疲惫了,但那时的孩子都皮实,累一点是正常。 那时候的青岛海水浴场里不太拥挤。听说时兴旅游之后,就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2-26 16:49:31)
余英时认为毛在三个时期主要是地位不同,因此表现也不同,但他内心追求的东西是一致的。 近年来,中国官方对于毛泽东的态度一直陷于褒贬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毛泽东是中共王朝的“始皇帝”,如果不加以褒扬,则等于否定了这个王朝的合法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褒扬过于热烈则又有可能助长党内“保守派”的气焰,而否定了现行政策的合法性。 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5)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