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博文
病中手记之七寿终正寢前的挂怀王振义/温哥华有一天上午,几位“臭味相投”的好友来看望我。我要他们猜,在我寿终正寢之前,最让我牵挂的是什么?狐朋狗友们口无遮拦的种种猜想,让人啼笑皆非,但都没有射中靶心,最后我才亮出了谜底:我最牵挂的是移居海外的下辈们,在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时候,却没能同时传承中华文化,炎黃子孙的根,就像风筝断了线……没有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病中手记之六住院期间王振义/温哥华检查出结肠癌以后,我想,高额的医疗费必定为之倾家荡产,不如回归故里,死活顺自其然。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却让我大出意料之外。仪器检查、专家会诊、权威操刀、医药、住院费以及每天三餐等等,天文数字的开支却全免,就是出院后,护士三番五次上门检查、护理,以及化疗、医生跟踪也不用自掏腰包。没有想到,移居加国不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病中手记之五写给太太王振义/温哥华她与我生死与共地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在风风雨雨中,为我分忧解难。带着感恩的心,感谢太太对这个家的真诚付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阶级斗争的烽火遍地燃烧,我成为唯成份论的牺牲品,上大专时竟被下放到一个山村里修理地球。在那里有人见到我像见到麻疯患者一样避之唯恐不及,奇货可居的我,唯独她——当时的农友,什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再谈规范简体字是历史的必然杨兴占/温哥华有些书法家反对简体字,是把书法艺术和交流传递功能混为一谈了。你的书法艺术起不到交流工具的作用。你可以书写甲骨文,也可书写大篆小篆、隶书魏碑,也可书写添枝加叶的繁体字,这是个人的艺术行为,不但不应受到限制,还应鼓励你的艺术创作能力。在展览会上,尽管人们看不懂文字叫什么,但书法家独具一格的墨色运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作家文苑》总第五十五期椰子樹李仙(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在溫哥華唐人街華埠超市旁側的一塊空地,五、六個洋人汗流浹背,把自行車靠在墻壁,小歇,個個抱著碩大的椰子,大口大口地吸吮著。目睹此景,我便想起海口市郊區姑姑家門前的兩顆椰子樹:圓柱般的軀幹,亭亭玉立,不高不低,不彎腰曲背,不俯首低眉,樹翠翎而蔽日,既寬又長又厚實的羽毛狀的葉,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底蕴丰厚犀利酣达一一张士方诗、文印象林楠/温哥华/大华笔会会员士方将自己十余年间在北美为各家报刋写的诗文,汇编成一本厚厚的文集《十年一剑他乡试》送给我。我与士方在文友聚会的场合见面几次,平素交往并不多。年初拿到他的文集后,正赶我要回中国参观访问。便特意把他的书带在身边,想在旅途闲暇时顺便翻翻。这一翻不要紧,整个心竟给他牵住了,居然成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那一曲西皮二六(三)齐奕(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1500)那天国剧组的活动地点换到新建成的厂办公楼三楼厂部小礼堂舞台。那里的水磨砖地面和讲台式小舞台已经完成,但是还没有间隔,照明、麦克风和其他电器还没有排好。琴之这天兴奋而又有点紧张,半碗晚饭,像个男孩子一样,三扒两扒就下了肚,碗一放就背起月琴,坐在客厅里,耐着性子等父亲用完餐,把早就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病中手记之二
魂之梦
王振义/温哥华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许是我患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无限思绪不断地涌上心头,这些思绪许多成为梦中的素材。即使前日梦断了,隔几天又会继续做起这梦来。不妨让我记录下离奇荒诞的一个梦:
我离开人世以后,魂魄在温哥华四处游荡。有一天,在深不可测的原始森林里,被二个青脸獠牙的魔鬼逮住,投进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庐山雾(一)查干/北京有时,雾多了也很寂寞。当我登上庐山含鄱口,正想放目浩淼鄱阳湖和三吴扬子江的时候,不知从何处,一片水雾腾腾而上,把个巍峨匡庐,围了个严严实实,真有点水泄不通的架式。蓦地,我感到有点寂寞,除自已之外,连一棵树都看不到了。而宋诗人苏轼运气就比我好得多,他在匡庐西林寺壁上题诗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苦吟過市
文野长弓(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
他風塵仆仆﹐迎面而來﹐與我擦肩而過。
他頭戴皮帽﹐腰束綵帶﹐足蹬藏靴﹐手搖轉經筒﹐口唸“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箴言﹐走過車水馬龍的溫哥華中心鬧市;仿彿心中唯有“唵嘛呢叭咪吽”一種聲音﹐不管週遭多么繁榮而喧囂﹐前方多么虛幻而遙遠﹐他只顧口唸這六字箴言﹐心中默默地祈吨?o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去。
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