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博文
惊蛰郭梅(大华笔会会员)/杭州在二十四节气里,反映物候现象的有四个,即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所谓惊蛰,指的是气候转暖春雷动,惊醒土中冬眠的蛇虫鼠蚁,农谚“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农谚又云:“过了惊蛰节,锄头不能歇”,“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表示繁忙的春耕季节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怎么变成“夹在中间先生”的--访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得主弗莱德·华教授(节选自《枫语心香:加拿大华裔作家访谈录》)赵庆庆(大华笔会会员)/南京(弗莱德·华教授在南京大学)赵:您为什么叫FredWah?Wah到底是什么姓?我看到了好几种中文译法:“华”、“瓦”、“伍”、“王”……华人的英文名字,有的是根据粤语发音写的,又加上了英语的发音习惯,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本刊将分两期介绍本会理事、南京大学副教授赵庆庆女士的新书《枫语心香:加拿大华裔作家访谈录》。该书是海内外首本以加华作家为主角的访谈专辑,可读性强,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包括了作者和陈泽桓、方曼俏、葛逸凡、弗莱德·华、李彦、黎喜年、梁丽芳、林婷婷、刘慧琴、卢因、陶永强、汪文勤、曾晓文、张翎和赵廉这15位知名加华作家的深度访谈,以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清明:心灵之殇■惠远飞/广东(东莞)  一  所有的节日之中,二十四节气,只有这一个节日最令人撕心裂肺,只有这一个节日成为生者对亡者的思念的纽带。  纷飞的纸钱被点燃、被抛洒,香烛被点燃,白幡招舞,鲜花、祭品罗陈,这是一个生者寻找亡者记忆的节日,随着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到来,潮湿而沉重,悲伤而凄切。  清明,牢牢地镶嵌在二十四节日的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要温顺地步入那个良宵(1000)>>狄兰·托马斯诗>宁川译(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不要温顺地步入那个良宵,>应让暮年灿烂,夕阳放光;>要对即将逝去的光明咆哮。>>智者临终时知道黑暗缠绕,>因其言语尚未迸发光芒,>不要温顺地步入那个良宵。>>仁者在最后高潮叫喊,闪耀、>有限的作为或已翻起碧浪,>要对即将逝去的光明咆哮。>>狂士曾抓逸日,颂之妖娆,>觉悟太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移民朋友们,请拿起笔来

---在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新书发布及书籍联展会上的发言
微言(大华笔会会长)/温哥华与会的部分会员(左起:李德生,林楠,文野长弓,微言)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首先,我要代表大华笔会感谢主办单位殚精竭虑、不辞辛劳组织了这样一个新书发表会,为本地华人文学写作爱好者---这其中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了我们笔会的全体会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家文苑》总第一百三十三期敬告读者:本期文苑为配合本月二十日在列治文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华文新书发布会,特发表大华笔会顾问林婷婷女士专稿一篇,原连载文章暂停一期,不便之处,请各位读者见谅。尋夢人的情義天地-----走近劉慧琴林婷婷(大华笔会顾问)/马尼拉劉慧琴在加拿大尤其是加西的華文文學圈,是個響亮的名字,這些年來,她在加拿大星島日報的專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欢庆声中的怀念---记我趔趄学步的经历并忆石主任秋枫(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七)战争结束了,他的消息就少了。只听说,他负了更大些的责任,也表现了很强的能力。但据说也产生了些关系问题。再后,中国就进入了一个政治运动的连环套---一个运动接著一个运动地不停。消息说每次运动都有他的份---挨整。我们已不再是孩子,也懂得了运动有种粘着惯性,它特别喜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欢庆声中的怀念---记我趔趄学步的经历并忆石主任秋枫(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
(六)当时,在工会编制里还有个日籍科,负责留用的日本人的工作。科长是个不会说中文的日本人。听说,他还是在抗日期间,被八路军俘虏过来的一个日本兵;算起来,他也是个老干部了。很能说明他地位的是,他吃饭都和石主任一样吃中灶。开会时,石主任对这位日本人科长,也常常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欢庆声中的怀念---记我趔趄学步的经历并忆石主任秋枫(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
(五)
石主任是关内来的抗战干部。听说他原来是奉天铁道学院的学生,后来为理想和民族使命驱使,跑到关内参加了八路军。他有很浓厚的知识份子气息,说话总是文绉绉的。比如在电话会议上讲话的时候,他分析问题时常常说,某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不妨认为是什么;某事就其实质来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