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data/radio/album/13/12/1312_120_120.jpg?rand=4109">
我是雪山教派的祖师啊,我没有半个字谎言的,那个毕竟是个教派,影响了地球几千年的一个修行的教派,我哪有这个胆量呢?10年之后,我让跟我在这个空间同世的人,见证一下什么叫神佛的力量。我让你们看一看光明力的力量。
总节目 25 总播放 8854 总点赞 62 总评论 57

对于生命本身的唯一价值来说,就是解脱生命的束缚|《转世》(上)02 20230103

2025-11-03 18:01:51 播放 171 评论 1
0:00

哦,我再给你们解释一下,这个每一个觉悟者啊,每一个觉悟者所经历的道路都是不同的,不然就不会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一说了,啊。因为每一个人的这个,每一个众生的在生死轮回当中,累世因缘所携带的习气和造就的因果的这个成分都是不同的,所以它构成的这个人啊,这个人体表现当中的内涵,也是大相径庭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在这个返本归真的过程当中啊,在这溯流而上,见证本性的过程当中,道路、侧重点都是不同,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他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一样的。因为人体的五蕴六识啊,结构是一样的,而众生的原始自性,是从来没有在五蕴六尘当中被带动过,那个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说过程,每个人,每一个觉者都是不同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结果一定是相同的,这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这个由来。

有的觉悟者他可能说是像释迦牟尼佛那样,他就是通过这个闻思修啊,啊,闻思修,禅定,然后去见证自己的本来面目,他走的是这种,就说是觉性的,觉性纯净的这一条道路。有的觉悟者呢,就像是耶稣那样,他走的是一种感受的这种道路,他是以爱和宽恕来破除这具身心当中的五蕴六识的埋葬,唤醒灵性,进而苏醒了觉性,这条道路的话,时间会非常的快,因为它很直接。但是这条道路如果要是不是耶稣走啊,是其他的那些没有到大觉悟者境界的人走,那么百分之百会入魔的,百分之百。

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写文章的时候,每一篇文章我都要从上到下写,从下到上写,从内往外写,从外往内写,基本上每篇文章都这样。有的人问我,“老师,”他说,“为什么你那个每一篇文章里面最终都要写到那个神圣,为什么都要把那个祂要重新描述一遍,都要把那个最究竟的那个禅那要重新描述一遍?”他说,“我看了都很厌烦。”实际上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啊,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写的这些文章啊,在未来会一直流传下去的。在未来大概3000年之内,都会作为人类这个世界当中的一个珍贵的,珍贵的宝藏,就像是《圆觉经》《楞严经》《金刚经》一样,流传后世了。为什么呢?因为祂是真的呀。因为我写的这个东西是一个凡夫俗子脱胎换骨,就是超越了生死轮回,并且在超越生死轮回之后,一步一步地超凡入圣,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那个祂的整个过程和过程当中不同阶段对不同法的描述,包括还有一些具体的案例。

现在你们跟我同时代的人,你们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你们会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大成就者,了不起的人,一些哲学家,包括一些修行的人,他们讲的也很好。没错的,他们讲的是很好;他们没有过程,他们没有案例,他们没有不同阶段对某一个阶段内心体验和生命净化的细致的分析和从内往外,从外往内的这种修证和立意下来的心灵标准,他们没有这个东西的。他们只告诉你空中有个楼阁,他们没有告诉你怎么上去。

所以说随着历史的推移的话,他们那个东西最终就会变成一个,受众人去膜拜顶礼的,一个心灵的一个灯塔吧。往那方向去努力,啊,你在中国新疆呢,然后在最最西边一个美国,啊,美国那儿有个华盛顿,你就努力去吧,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努力成功,随你的个人缘分了,啊,不能强求,这个就看你的这个,看你累世的信心。这个不是我在这儿跟你们说笑话啊,佛经里面是这么讲的,佛教里面真这么讲的,佛教里面哪一本经典不告诉你修行者得经历无限的阿僧祇劫呀,才能修行成功啊。哪一部佛经不是告诉你今生听闻佛法,精进,啊,然后说是投生到未来继续延续你的善根,培养你的善功德,啊,最终是那个要经历几大阿僧祇劫,你才能够觉悟成佛的呢,为什么呢?他们没有,他们没有告诉你过程。我直接告诉你美国哈佛是这个世界上第一等大学,去努力去,但是我不告诉你试题,我只告诉你哈佛大学的最终的那个境界,校园很好,门口有个哈佛的标志,里面都是全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但是你如何进去,不告诉你。每一个考题不告诉你,你先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后,啊,那个中间的这些考题没有,自己去考,自己去悟去吧。我告诉你,我告诉你哈佛大学的最终的一个标准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去悟去,啊,或者我告诉你“爱就是一切”,啊,你此时此刻就在圣主的爱当中,你去体验去吧,这个就是最终答案了,但是过程当中没有。

那么好了,如果我也像那些人一样,只留下最终圆满的那个究竟的祂,啊,究竟的智慧。其实实际上究竟的智慧就一句话,但是这句话连我都没有达到,这句话是什么东西呢?前两天,我前两天,我在那个轮回当中状态的最好的时候,实际上最终的究竟答案就一句话:虚幻的呀,本身不存在。就当下是虚幻的,虚幻的身心和自我,这个世界本身是不存在的。这个就是实相,啊,这个就是实相了。没有什么万卷经书,没有,就是“身心如幻,不辨真实”,就完了。

但是就这种状态,对于现在的我而言,都尚有很遥远的距离,我也就是仅仅是在轮回最好的第一天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但是我都不能够住在这个地方,我都不能够留在这个地方,大概留那么一天时间,七八个小时,然后又重新又恢复了。就是你们知道你们的思想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我也是一样,我现在不是思想不受我的控制,我的思想现在很淡很淡了,就基本上我在想什么,我是自己知道的。但是我在思想以下,更深层次的那个,对生命的存在的习气的那种体验当中,我现在还没有完全净化掉,就是灵性当中蒙蔽的知觉,我现在还没有把他完全净化掉,我现在就是属于知觉。但是我现在因为是在知觉这个地方,所以人类的身心意识自我,心识思虑体验,我是全部看得是清清楚楚,它们是无法带动我的。所以我可以发怒,但是发怒的并不是我;我可以吃饭,但是吃饭的也不是我。我在走路,每天走,但是走路的也不是我。我就是在内心当中妙明轻安、寂静而喜悦的那个光明,那个就是知觉的温暖而自由的光明。但是就是有光明,距离那个最终遥远的但是又当下不动的,还是有很漫长的距离。

真正的实相就是:虚幻的当下,未曾发生过。当下的虚幻未曾发生过,就是如来的究竟涅槃。就很简单一句话,悟去吧,修去吧,怎么去修去?

为什么宗教会流传这么多年呢?为什么宗教养活了地球上很多很多人呢?就是因为觉悟者留下的那些,这些珍贵的一些法义呀,它确实是可以让人类的灵魂从死亡当中解脱的。如果死亡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话,你在人世间的生和死的这个人生当中做的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就像那个电影一样,它再好它也是个电影而已,它不会对于看电影这个人形成任何性质上的本质上的影响和改变。所以说,如果你不能解脱死亡,那么你在人生当中的这一场人生的旅程,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你所谓的价值是人类的价值,它不是生命本身的价值。对于生命本身的唯一价值来说,就是解脱生命的束缚。生命是一种束缚,连生命本身都是一种束缚的话,更不要说生命穿的种种的外衣了。

那么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不留下这些具体的案例,不留下每一个过程当中,每一个阶段当中的这个心性标准的这种净化、转化和升华过程,那么人类的未来就不会有生命像我一样一世成就的,没可能的事情,你不知道路的。你不知道路,你想从中国到美国,一个太平洋就把你挡住了,你根本过不去。

第二个的话,如果我要是不写圆满的话,后世的人……,你们知道这个神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吗?神对于人类啊,意味着伟大,啊,伟大都不可触及的伟大。神对于人类来说,就好比太阳对于生物的感觉一样,离开太阳的话,任何生物都会死亡的,离开神灵,任何灵魂都没有希望的。那么如果说是,我要是今天写下来的东西,如果说不从上往下写,不从下往上写,不写完整的话,只是拿出单独的某一部分,把它具化,以后,当我去世后,未来的人们,因为真神讲过的这段法,他会把它单独地列成一个法门,那就会变成了戒定慧啊,包括禅定啊,它会形成一个法门一样,以后这个法门就会变成了单独打坐的法门,它就跟究竟义就偏离了。

当我,如果说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不把最终那个祂写出来,不把过程当中的这个觉性、灵性、知觉、见性把它完全写出来了之后,只写了知觉这一部分,或者只写了见性这一部分,那么见性这一部分,以后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独立于我教法而形成的法门。因为见性离人类很近,你知道吧,离人类很近的。你们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内在见世界的,此时此刻见到你的身心意识,见到我说话的这个空间的这个见性,每个人都能接触到。如果我不告诉你们,它只是整个修行过程当中,中下层的一个体验的话,未来的人会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法门,把见性当为最高的一个标准而树立起来。而见性是什么东西呢?见性在大成就者的宇宙体系里面,它是属于魔王的存在,魔性。

什么叫魔啊?执幻为实就是魔,把虚幻的,本不存在的,把它幻现成了形态,就称为魔。因为实相是无生无灭的,祂是不被生灭所禁锢、所牵挂、所沾染的,那个是大自在、大自由、大解脱,那个称为佛。魔就是在见性这个地方,见性是什么东西?对应着我们那个五蕴六识,那个想阴,开始有想了,有想就会有想的这种现象和所想的人,啊,这个就是人有法,然后法也有自性了,人也有自性了,就堕入了魔境了。

所以说我讲法的时候必须得要从这个最基础的这个意识开始讲起,意识感受一直到人的这个内在的体验啊,认知啊,啊不,最表面上是我们的语言和意识,就是我们的思想,思想底下有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记忆连带着我们的这个内心的这种感受,因为有我们感受情绪的这种推动,我们的思想才会做出来不同倾向的这种推论。还有就比如说是我看到一个学生啊,我心里面,内心里面很喜欢,就觉得这个很乖乖女啊,很像个好学生啊,那么当我内心里面的这种情绪和体验看到她这个相的时候,我的意识和思维本身就会去美化她的这种状态。哎,你看她这个头发烫得多漂亮,你看那个波浪都多完美啊,是吧,就感受跟人的记忆思想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了整个人的情绪和整个人的意识状态。

在你的思维之下有概念,有概念的记忆,记忆之下有人的这种体验,就感受之下有人的体验,没有体验的话,你的感受如何形成呢?如果没有体验当中的这种舒适、安宁、恐惧、黑暗的这种体验,你的感受上就生不起来欢喜或者悲伤的感受。感受是体验的一种具象化,体验在最深层次,它就是只有两种体验:爱和恐惧。爱是什么东西呢?安宁光明。恐惧是什么东西呢?黑暗和排斥。黑暗和排斥体现在情绪当中就是仇恨、愤怒、残忍、恶毒、妒忌、怀疑、拒绝。爱的体现在感受当中是什么东西呢?温暖,安全,拥抱,理解,善良,还有那种,就说是接纳吧,拥抱一切的接纳。

那么体验深处是什么东西呢?体验深处啊,体验,它是一种对爱和恐惧的这种凝固嘛,就是因为有了爱和恐惧的分别,才会形成了体验的内涵。那么这个内涵是谁在认知呢?石头它不可能去认知体验嘛,对吧。它一定有个认知存在,体验才能够形成吧。那个体验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你内心里面的认知。什么叫认知呢?就是我现在跟你说话的时候,知道我的内心很清醒地知道,我在跟你说话,并且我知道我想说什么话,并且我内心知道,我在选择哪一句语言跟你说话,试图表达某一种意思的那个知道,啊,内心里面很清醒、很明确地控制思维意识,控制情绪感受,控制体验表达的这个知道,这个就是体验里面的认知。

这种认知,我跟你说一个很简单的一个直观的,但是你们现在不可能知道的,因为你们现在全部是被你们的感受和意识所活着。认知是什么东西啊?你要考试,啊,你要考试了,这个是车考,你要去考驾照去了。头一天呢,在那个,不是考试里面有一个科目二还是科目三,有一个“半坡启动”嘛,啊,在半坡上面,然后停止,拉手刹。教练教了你一次,你重复了一次。第二天你去考试了,整个过程你很紧张啊,大汗淋漓的,然后到了半坡,停止了,听到那个教练的那个声音,那个话筒传来的声音,好了,半坡起步,停车,你把车刹住了,把那个档挂空了,然后把手刹拉起来。过了一会儿,人家考核你这个停的这个线啊,都是很正规的,啊,你停车合格了。现在就看你起步了,然后这时候呢,你就按照自己记忆当中的正常的程序,先松手刹,还是先挂挡?当你的手放到松手刹的那一瞬间,你突然间意识到“不对,昨天教练教我的应该是先挂档”。在这个刹那的分别当中,有一个警醒的,“哎呀,不对”,对自己目前的意识记忆和行为不认可的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尽头,这个“不对”的那个深处的那种确定感,就是你的认知。

你们好好想一想,孩子现在学习不好,啊,一道题做不出来,你很愤怒。我教了你多久,我花了多大的代价,每天请老师给你花多少钱,用这些钱我就去吃顿大餐不好吗?然后你拍桌子马上要去愤怒地去骂他的时候,在那一瞬间,你内心里面一下子就说是,哎呀,觉得不对:“我不应该对孩子这么发火。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个修行的人,修行的人不能够像人类一样去生活,不能够被自己的情绪和这种习惯性的东西所带动。”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对,当你内心明确自己不对的那个明确那一瞬间,那个内心里面知道自己不对的这个知道背后,就是你的认知。这个认知是超越了体验的东西,这个认知是超越了情绪的东西,这个认知是超越了意识概念的东西,这个认知是超越了人格自我相续的东西,所以它才可以能在你的人格自我被情绪带动的瞬间,做出来命令人格自我停止的决断来。不然的话,在半坡启动的时候,你就去拉手刹去了;不然的话,孩子一激怒你,你马上就要一个耳光就抽上去了,对不对?

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停止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相续的惯性呢?就是你内心的认知,因为它比你的情绪、思维、意识、概念、记忆、自我的惯性要更微观。更微观,它的能量密度就越大,它的质量越大,它就可以扭转,制止你整个人类身心灵相续的方向。那么好了,既然它能够停止你对自己的儿子发火,它能够停止你在做……在做出危险行动的那一瞬间,及时地制止了你。那么,从性质上来说,你内心的认知啊,它就可以脱离你的心灵体验的黑暗、光明的这种相,脱离你愤怒或者喜悦的情绪,脱离你意识分别的概念,脱离你的自我心意的相续,而独立存在。否则的话,你的心意相续了之后,它是不会出现的。它既然能够出现,就证明它是超越于你的心意人格自我的存在的。

当你内心的认知能够长久地处在这种认知的这种清澈和清醒当中的时候,认知内在就会体现出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当认知内在全新的这种微观世界呈现的时候,认知外面的,就说是体验的这个爱与恐惧的这种感受啊,情绪的这种喜怒哀乐的那种状态啊,意识思维相续的思维的这种逻辑呀,都会消散掉的,就像一件衣服一样被脱下来了。

这个认知,当内在认知的这个世界开始绽放的时候,这个是我在2016年的时候出现的状态,当时我写了一篇微博,就说是,只有想阴破的人开始有资格当魔王了,进入想阴你就有资格当魔王,在想阴之下都是鬼,啊,鬼魅,那个都是,连魔王都不算生命,更别说鬼魅了,那个在修行者来看的话,那个就浮游生物,啊,浮游生物。

当你找到自己内在这个认知的时候,认知内在开始浮现出来,开始浮现出来微观宇宙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外在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个空间包括我们看到银河系、太阳系、宇宙,不真实。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仅仅是世界的名相,而这个名相实际上是内在认知宇宙,真实宇宙的倒影投射出来的,这个认知的内在,你会发现它无穷无尽啊,这个认知内在是无穷无尽的,真实的,具有质量感的,那种能量宇宙的精微世界。精微能量构成的宇宙天体、星系银河,无量无尽的层层叠叠的这种光明众生,那都是不可思议伟大的神灵。

任何一个神灵的,就在认知内在展现出来宇宙当中的这种宇宙形态啊,这种宇宙形态,它是有生命的,那个星球,那些充满星球的能量,它们都是有智慧性的,就是认知内在,认知内在的……,认知,用概念性的话说的话,认知就是由见性当中,形成的所见和能见形成的无始劫的习气和妄想的累积,最终形成了认知。当你进入到认知内在的时候,这些无始劫的这些习气和妄想它们都会苏醒。在你苏醒的时候呢,就说是你的那个,在认知内在,你的表面的意识还在,你的内在的这个体验还在,你的意识和体验反观你内在认知的宇宙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宇宙里面的一粒灰尘,它都是有思想的。整个宇宙无限量的这种能量宇宙,它都是智慧的,它都是生命。而那个宇宙破开了宇宙星球的这种表现,啊,星球啊,银河系,这个表现嘛,能量的表现嘛,进入到能量的表现里面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星球的深处,它是生命,它是活着的,啊,那些宇宙,它是活着的。那些宇宙当中的那个星云星系的微粒的深处,能量的深处,它们是生命性,而生命性就会体现出来了更加微观,不可形容的庞大的天国。

那里面随便一个天神的身上的一根毛比我们人类地球上的银河系都要壮阔,啊,他一根汗毛上面可以容纳无数个银河系,这还是认知当中,能量宇宙当中随便一个天神,还不算那些天主呢。在那些天主的那个境界当中,这些神灵,啊,就是那个一毛端当中涵盖无数个银河系的这些神灵,在那些天主的境界当中,他们就像是,就像是我们人类看蚂蚁一样,像我们人类用显微镜看螨虫一样的感觉。啊,对于这些,具有生命性的,微观能量构成的这些天王天主而言,这些无数众生是他们的生命的再现和体现,他们的一个念头就可以构成整个世界,而那些天神只是这个世界当中的一个灰尘而已。但是这个灰尘,天神当中的一根汗毛就可以蕴含无数无量的,我们人类所知道的这个银河系。就是这个你不能用这个体积去算了啊,你说一个银河系体积有多大?不是的,你要用质量去换算它。质量,它的质量密度很高的时候,一个原子的内涵的质量就超过了我们知道的整个地球,整个银河系,整个宇宙,这个你们能相信吗?你们如果学物理的话,你们应该知道我这是所言不虚的,一个原子核里面就蕴含了整个宇宙的质量,甚至于超过于我们整个分子宇宙构成的质量的。

我就这么跟你形容一下啊,就越微观的这种生命啊,它的这种质量的密度,在它那个境界当中,质量密度是要远远超过于外面这些具体物质表现构成的能量宇宙范围的。一个是生命质量密度的体现出来的境界,一个是,我们人类是,生命形态构成的范围。啊,境界跟范围,这是两个概念,你知道吗?

就说我已经用我所储备的所有的知识来给你们形容这个东西了,但是我储备的知识真的是很少,啊,我大概就储备了一个初中一年级的物理,所以我没办法去给你们形容得更精细,大概的这个意思,你们懂就行了。

就说是在人认知内在啊,有着构成认知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见性当中,能见与所见展现出来,最原始能量微粒层层叠叠构成的宇宙的生命和生命体现出来的不同境界的宇宙的神灵层次吧,那个是真的神灵。他们是,就是那些神灵境界的天王天主,他们的生命已经不能用时间来换算,他在那个地方已经……就这么说吧,就说是,如果说是非要以人类的时间来算的话,就是一劫的时间在他们,在天主那个地方就属于一秒,就一秒钟,但是他本身的存在是不可以用时间来衡定的,就他不会灭,你知道吗?他可能会有这种,随着时间的这种牵引,可能会有衰老,但是他那个就基本上就不存在这种,不在这种时间的概念当中了。就是人类所说的一劫,一劫是多少万亿年吧,一劫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秒钟的时间,就是他在那过了一秒,啊,我们地上已经过了一劫了,就这种概念。那些具体的那些天神啊,那些神灵啊,在他的这个境界当中,那个就属于那种妄想众生,就是他的一念形成的空间当中的灰尘众生。但是在天主以上还有生命,这种生命是无形的、无相的,充满了整个能量宇宙的所有范围,包括人类,包括天主,包括天神,包括地狱,包括畜牲,包括恶鬼,他们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是一种,我说个俗气的话,他们是维护能量宇宙存在的因素,没有他们,这些能量宇宙就只剩下表现了。就像是我就只剩下一个躯壳,这个手机只剩下一个躯壳一样,而内在的因素会瞬间瓦解掉。那么随着内在的因素瓦解,啊,随着内在他们如果不存在的话,外界的这个躯壳也就会瞬间瓦解。

就说是,我没有办法用人类的这种概念去形容他们存在的,哎呀,咋说呢,就说是他们就好像是这个空间当中的地水火风的因素吧,我这么描述,你们大概能理解了。就说是见性啊,在那个知觉呈现出了迷盹的瞬间,沉入到梦境的瞬间,梦境当中的知觉对于灵性的回忆体现出来了“见”,啊,我见到了,有见到了,就一定有所见的东西,那个就是见性和所见。见性当中的能见体现出来的非常细腻的不可觉察当中的分别。所见呢,就体现出来了,基础能量的明暗动静相续,明暗动静牵引了所见,形成了对空间的辨认。空间有了现在、过去和未来,有了辨认,有了差异,就有了空间的时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交融,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维度,在维度当中又有了见性在维度当中折射出来认知见性的,那种细腻的分别,这种分别就是妄想,这种妄想就是能量宇宙当中最原始的众生,这些众生体现出来了地、水、火、风四大元素。

所以说地水火风它不是物理元素,而是生命元素。他们是无形无相,充满着一切,交融着一切,制造着一切,维护着一切,这个就是在见性当中去形成的。而见性,按照究竟的那个法义来说的话,见性属于魔性。魔呀,魔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的这个长着这个犄角,眼睛血红的那个,那个不是魔,那个是浮游生物,啊,就是池塘里面的浮游生物,那种是没有力量的。魔性是什么东西呢?地水火风是魔性;见与所见是魔性;细腻的体验和认知是魔性。而只有解脱了见性,在见性之上的知觉,知觉内绽放的灵性,那个是属于生命,生命是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永恒不变,亘古不朽的,那是纯善的存在。但是就这个灵性,他也依旧是幻觉,灵性依旧不完整,不完美。只有进入到觉性那种无生无灭的,解脱了生灭妄想的大光芒、大智慧、大解脱、大自在的,那个才是真实的生命,连灵性都不能算是生命,灵性都是生命的倒影,更不要说灵性的倒影,这个到了见性这步,那个属于魔性了。

今天我给你们讲的这个法,因为它这跨度很大,觉性之上还有,在觉性之上的话,还有那种觉性绽放的神圣,就像是花绽放的香味儿,就像那个敲钟发出的声音。木中之香,就是树木当中发出那种香味儿,你把树木整个分解成了微粒状,你也找不到那个香味儿。然后就好像是那个敲钟的时候,那个声音——“咚——咚——咚——”那个声音,声出于外,遍满虚空,你把那个铜钟,把它粉碎到了微尘,你也找不到那个声音的,对吧?就像是空中凉意,你把那个风拆解成碎片,它也没有任何凉意存在,但是它就是有啊,你敲钟声音就是有,风刮过来它就是凉意啊,树中就是有香味啊,对吧?神圣就是这种东西。神圣是在觉性当中绽放的,祂是一种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不可触及,但是当下遍满的一种大自在、大圆满的状态。祂是究竟智慧,祂没有对立面,也没有所分别,一切对立与分别都在祂之中,一切对立和所分别,都不能触及祂,或者说一切对立与所分别当中,这个神圣从来没有发生过,没有发生的,自然没有改变,那么祂就是圣主平安性。

如果我不告诉你们整个过程,我就告诉你们这句话:当下此刻,一切发生当中的未曾发生,那个就是究竟实相。这个就是禅啊,这个就是禅那呀。但是禅那距离我们人间啊,没有距离的,觉性距离我们人间有很遥远的距离,很遥远,但是禅那,神圣,此刻当下,解脱当下的刹那,就是禅那。禅那甚至连解脱都没有,就是当一切束缚与解脱都未曾发生的时候,那个就是禅那的圆满。祂距离任何众生,没有任何空间距离,没有任何时间的距离,没有。此刻,此刻,此刻的当下就是祂。当众生能够认清楚自己并不存在的时候,你就是祂。祂可不被你认识啊,祂可不是说我认识了禅那,不是的,当你认知到自我,认知到认知自我的这个认知本身就是幻觉的时候,那么当下就是禅那的圆满了,这就顿悟的法门。

哎呀,我原本是想跟你们讲这个解脱生死的,就实际一点地讲,禅那这个东西,距离你们,不要说距离你们,距离我都很遥远,距离我都很……平常为了装个格局啊,装得高大上一点儿,你可以讲一讲啊,你说这个啊,禅那不可被获得,禅那不可被认知,当你认知到认知自我的认知就是错觉的时候,当下就是禅那的圆满了。你可以这么讲一讲,对于你没有任何好处的,没有任何意义。你在甘肃临洮的一个穷山沟里面,你知道美国有个哈佛,对你有意义吗?你先考上临洮小学再说,啊,你先把你这个幼儿园今天给你布置完的那道“一加一等于二”的数学题,你先做会再说,你先不要考虑哈佛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本节目内容为媒体或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文学城电台(海外电台)的观点、立场以及投资建议。
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注意: 请不要在评论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类似侮辱性的言辞。

好激动,最究竟最崇高的真理继释佛之后重现人间了,这些讲法未来一定会被世人奉若至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