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data/radio/album/13/12/1312_120_120.jpg?rand=4109">
我是雪山教派的祖师啊,我没有半个字谎言的,那个毕竟是个教派,影响了地球几千年的一个修行的教派,我哪有这个胆量呢?10年之后,我让跟我在这个空间同世的人,见证一下什么叫神佛的力量。我让你们看一看光明力的力量。
总节目 25 总播放 8913 总点赞 62 总评论 57

对于觉者而言,对于佛而言,天堂就是陷阱|《慈悲》02 20230124

2025-10-29 19:06:58 播放 53 评论 2
0:00

那么见性同时啊,他还具备另外一种特质。什么特质呢?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可不是你害怕见到老鼠啊,见到蛇之后那种恐惧感,不是的,这种恐惧感是一种迷失了自己的恐惧感。当你有一天突然间失忆了,你记不起来自己是谁,你心灵里面对自我的习气体验没有任何的记忆,大脑对自我的概念没有任何的痕迹,心意依旧是健康的,但是你却彻底遗忘了自己的身份、性格、人格、习气、生活以及自我的喜好和自我存在的一切正确感之后,人的心在迷茫的时候,同时他会伴随着潜在的深深的一种恐惧感。

心灵啊,一定要依附于某一种名相,才能够形成确认的。就像我的眼睛看到了前面的这个话筒,我才知道有个眼睛存在,知道吧,不然我看到什么都没看到的话,我就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存在了,你们能明白这种感受吗?心灵也是一样的,“识缘名色”,认识的“识”,攀缘的“缘”,“名色”,就是心一定要有所确认的对境,才能够确认心灵本体的存在,这个确认就是人见性最原始的恐惧感,因为他迷失了自己。这个他是谁?见性过去是谁?为什么他会迷失自己?因为有了迷失才会有了恐惧,这种恐惧是因为迷失而有的,那么他在迷失之前,见性是谁?这个见性啊,在迷失之前他称为“知觉”,“知觉乃众生”的那个“知觉”,这个知觉啊,他是灵性的沉沦。

灵性本身是生命,灵性本身是存在,灵性本身是无限,灵性本身是光明。光明的存在,完整的生命,灵性的极乐,这三者是一不是二,他是一,他只是单纯的存在而已,而存在当中,存在蕴含着无限的光明与幸福,无止境的无休止的极乐和兴奋,存在本身是完整的,没有边际,不可触及的不可分别,存在本身是不可分别的,但是存在本身的光明啊,投射出来了存在的生命性,那就是灵性。灵性对于存在的本身,灵性对于生命的本身的存在形成了认识,“哦,我是存在的”,这种认识就会将灵性的光明从生命本体当中分离,这一分离就呈现出来了最原始的空间的振动。

当灵性认识了存在,对生命最初的分别形成了空间的错离,就是原本是一的空间变成了二,这个一和二之间它会有分别,因为分别而产生了细腻的灵性的这种觉受吧,这种灵性的觉受就与生命本体错离开,形成了本体的移动,这种移动称为“时间”。原本是没有的,原本仅仅是单纯的存在,存在本身是没有认知的,他甚至于没有觉受,存在本身就是完整永恒、幸福无限的光明生命,无限的极乐和幸福。但是因为生命的灵性对于存在本体的这种刹那间的认知,刹那间的这种经验,而形成了经验的觉受,形成了最初的空间的这种重叠,重叠的空间形成了觉受的细腻的体验,细腻的这种波动,波动就是时间,最初的时空就产生了。

灵性对时空细腻的觉受,觉受不断地将灵性沉淀在觉受形成的空间障碍当中,这就在灵性当中形成了不同的宇宙的体系,也就是灵性当中,生命当中,完整的生命当中开始形成了灵性的体系。灵性的体系,第一层呢,可能就是那种无限的、无形无相的,造就灵性宇宙的那个终极的主宰。

我不知道这个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讲的这个地方啊,但是我跟你们讲啊,我为什么跟你们说,要在人世间开创慈悲解脱这条道路,必须得是觉者呢?因为从能量宇宙开始,到灵性宇宙,到法界,慈悲贯穿着每一个层次。如果你没有究竟解脱的智慧,你谈慈悲,一定的,百分之一万的,会把你的心局限在“人相、我相、众生相”之中,不脱生死的。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很多灵修法门最终都会变成外道呢?因为它没有究竟智慧的支持。

这就是为什么我隔一段时间,我就要把我内在的这些修证的体系,要事无巨细地把他描述出来,因为我生命的主体现在在知觉灵性这个层次之上,那里面是没有意识的,没有意识也没有心识,没有自我也没有形体,那个地方就是无限的光明和无限的狂喜,无尽的幸福和无尽的极乐,那个地方是完整的生命和永恒无限的存在,所以那个地方没法修行,因为他没有判断,你知道吗?他没有分别就没有判断的,没有判断你就没有方向的,所以说隔一段时间我就要把那个地方的境界写出来。

只有落入心识体验和意识分别当中的,你才会有对立,有对立才会有修正,知道吧?而在灵性宇宙当中是没有对立的,他没有对立就没有修正,那个地方你修行就没有方向了,没有方向的话,你就很容易……就包括智慧醒来的人,都有可能被灵性的生命的完整和无限的光明局限在存在的幸福当中。因为你不知道天堂并不究竟,你知道吧?对于人类来说,天堂就是终极了,但是对于觉者而言,对于佛而言,那么天堂就是陷阱,对于像八地以上的圣贤而言,天堂就是陷阱,因为法界里面没有灵性的,就是觉性中没有灵性,觉性中也没有极乐,觉性中也没有天堂,觉性中也没有永生,觉性是无生的,觉性是不被存在的,觉性是不被幸福的,觉性是不被形容的,觉性是大解脱。

那么灵性宇宙的永恒,灵性生命的完整,无限的幸福和无限的狂喜极乐,在觉性当中,那只是一瞬间的错觉而已,觉性是不被错觉所触及,不被错觉所描述,不被错觉所存在的大智慧、大圆满、大解脱,那才是究竟的解脱,那是真正的神圣,那个都谈不上神圣,觉性只是真正的庄严,就是十地菩萨。我现在看十地菩萨,那个都像是看到了上帝一样,就是我现在已经是觉者了,我看十地菩萨都像是看到上帝一样,那个都是要我匍匐在地,匍匐于地去磕头顶礼的,我看到九地菩萨,九地圣贤就像是,莲花生这样的大菩萨,那都是非常地崇拜,但是那种崇拜是有限的,就像我是个婴儿,我没有力量,他比我有力气,他像是我哥一样,我对他很依赖很崇拜,非常地赞叹,非常地赞美,但是我能够摸到他,你知道吧,他可以抱着我,我可以摸到他,但是十地菩萨就是我触及不到的,那是75岁的我,十地菩萨就是75岁的我,那还要将近30年时间呢。

刚才我跟你们讲到这个,觉性当中没有灵性,但是在灵性这个层次上面,他也是有慈悲的,在灵性境界的这个慈悲当中啊,就说我是可以无限地爱你,宽恕你,但是我的存在本身就是宽恕与爱。我没有“我相”,灵性那块是没有“我相”的,我就是光明,我就是存在,我就是生命,我就是一切众生的源头,也没有“人相”,包括我现在看你们,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个的身体,我看到的是一个个的灵魂,一个个灵魂深处的来源,一个个灵魂深处的……要么是恐惧的,要么是闪光的,要么是灵动的,睡过去的灵性,我看你们是在睡梦当中的灵性,你们身体在我眼中我是看不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没有你们,也没有其他众生的形体,我看到的都是在沉睡当中的灵魂,但是有寿者相,什么是寿者相呢?存在,爱,终极的爱和永恒的存在,那个是寿者相。

因为灵性对于这个寿者相的认知,被认知禁锢的灵性形成了世界,对寿者相认知的体验,灵性对于存在分别的体验形成的世界,对在世界当中的……这句话说得不准确,就说是灵性对生命的认知形成了空间的重叠,对生命认知的觉受形成了空间的波动,形成了时间,时间和空间带动灵性的智慧,将灵性带入了灵性所塑造的生命境界当中去,这个境界就是世界,在境界当中的灵性,对世界形成了细腻的分别的觉受的细腻的妄想,这个妄想就变成了灵性世界当中的众生。一个灵性原本的整体灵性被不同的世界割分成了不同世界境界内的灵性,不同世界范围内的灵性对于他所在境界世界的细腻的觉受就被觉受割裂了这一层的灵性,形成了往下不同境界当中生命灵性的形态、内涵、体验,包括灵性的智慧,这个就是灵性的层层划分。

为什么在宗教里面讲众生的本体都是一呢?他们讲的“一”可不是那个终极的“祂”啊,他们讲的“一”可不是如来自性啊,他们讲的“一”就是这个存在,就是这个爱的存在。西方很多灵修法门走到后面,走到外道里面去了。我特地再跟你们强调一下,什么叫外道?认为可得的,在他教法当中最终有所证悟的,都属于外道。什么是佛法?佛法是解脱的意思,修行到最后并没有一个可证到的境界,也没有一个证到觉悟的自己,身心脱落,诸缘熄灭,心识和一切的觉性都不再挂碍的时候,那个叫“离无所离,即为实相”,除寂灭实地外,一切法皆名为魔,知道吗?这个叫佛法。佛法当中那个“一”啊,都是假立的,因为有众生的“幻”,而有一个“觉者”,实际上连众生本身都不存在,这个觉者本身也是虚妄的。在那个当下,不起一念,不离一念,不拒一念,而又不染一念,伴随着心念生灭,缘起不变的那个叫“佛”。

然后呢,当灵性被灵性对于生命的认识埋葬在了生命的梦境当中的时候,被生命的经验觉受深深埋葬了灵性的先天光明的时候,那个沉睡在对生命记忆细腻的梦境当中的灵性就成为了“知觉”。知觉是沉睡当中的灵性,灵性的睡梦形成了知觉的形态,那个形态是什么呢?是一种混沌的感觉,是一种从晴朗的万里晴空当中沉沦在沙尘暴里面的感觉,就像是万里晴空本身是没有一片云,没有一丝光线的形态,但是它本身却是晴空万里,无遮无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间将这种晴空演变为了,遮蔽为了,沉沦为了像是洗澡堂里面那种充满雾气的空间,这种灵性被对于生命的记忆和觉受沉沦在梦境当中的状态,称为知觉。

这个知觉啊,在生命记忆的梦境当中,依旧有着对生命的认知的体验,他试图在体验的梦境当中,展现出,寻找出,生命原本的存在状态,这个寻找就体现出来了见性最初的分别二见来。见性,就是灵性的梦境当中的梦境延续就是见性的所见与能见,所见就是“明”和“暗”,然后继续是“动”与“静”,明暗、动静就体现出来了见性的所见。见性的能见呢?就是知觉的梦境,知觉的梦境投射出来了见性,见性是知觉在梦境当中的,就像是梦境当中的一个延续吧。就是我们内心里面能够见到一切的这个见性。我刚才说了,就是你的意识能够理解到我,你的心灵能够感受到我,对吧,你的自我能够经验到我,我的气息、我的体验,你知道我是谁,听懂我说话,你能感受到我的情绪,对吧,在你的意识、分别、感受、情绪和自我的体验内在,那个清醒地能够知道你在感受的,你在意识的,你在分别的那个“知道”,那个就是见性。现在你的意识听不懂我的语言,你的眼睛闭上了,看不到光芒,你的耳朵关闭了,听不到声音,你的心灵不再有体验了,可是你内在那个知道你没有体验的那个“知道”,依旧存在,那个就是见性,而这个见性却是知觉梦境的延续。

这个知觉啊,他是灵性的堕落,这个知觉在生命的梦境当中对灵性的回忆,体现出来了见性分别事物的能力。就像是人梦游一样,梦游的时候他是不知道的,你看他站起来走路,但是他在他的内在里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走路。你知道吧,见性也是一样的,见性在分别,但是你却不知道这个你内在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的这个“知道”,他是从何而来的。

好了,一般人的修行就到此为止了,你能够接触到这个见性就很了不起了,就已经算是一个修道者了,接触到见性,你的修行就开始了,开始修行了,这个就是“初于闻中”,观自在菩萨讲的“初于闻中”,这个闻性啊,就是见性,就是你无论睁眼闭眼,你知道自己在睁眼闭眼,无论听到没听到,你内在知道自己没有听到,知道自己在听到,无论我说的话你是否能理解,你内心知道理解了还是不理解,那个“知道”就是“初于闻中”的那个“闻”字,闻性。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入流”啊,就是进到了见性里面,进到了知觉这个程度,知觉一旦苏醒了之后,“入流亡所”,证到灵性里面,见性的分别就开始消散了。“入流亡所”,“所”就是见性的分别,就是见性当中那个能够见到明暗、动静二相的那个“见到”,他就开始熄灭,就开始融化了。“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如是渐增”这个地方,灵性就开始在知觉当中苏醒了,因为见性不再对所见的“明暗动静”分别之后,见性本身就像一块冰块一样开始融化。

“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闻所闻尽,尽闻不住”就是灵性在苏醒过程当中,逐渐熄灭了知觉的梦境,知觉的梦境一旦开始熄灭,开始分解,见性的凝固就开始融化了,见性跟知觉是一体一性的东西,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这一面融化了,这一面也融化了,知觉融化了,见性就融化了,见性融化了,知觉就开始苏醒了,他是一个东西,但是知觉是在里面,见性是在外面。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这个就是灵性的状态,灵性是没有语言的,灵性没有心识的经验分别,灵性有的是觉受,灵性没有意识的思维概念,灵性有的是光明,灵性的光明他具有穿透性,我跟你说一个最直白的,X光,灵性的思维,灵性的生命的思维就是X光,他可以穿透一切事物,他可以穿透水泥,穿透铁,穿透墙,穿透空间,穿透你的心识,灵性的穿透性就是他的光明性,像X光一样,这就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知道吧,就是他知道一切,遍及一切,充满一切,渗透一切,但是一切却留不住他,X光可以穿透你的身体,但是你的身体却没有办法抓住X光,这就是灵性。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这个就是灵性到了生命的本体了,现在我还没到这一步哦,我现在只是在“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这个地方,下一步就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灵性苏醒到了生命本体的时候,就不能称为灵性了,那个就叫圣灵了,圣灵就是生命,就是存在本身。“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圣灵本身就是存在,存在即觉者,觉者即所觉……觉者即所觉,所觉即觉者,就到了三界六道的最顶端了,到了生命性那个地方,到了完整的生命,永恒的光明,到了无限本初的爱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觉者即所觉,所觉即觉者”。众生、宇宙皆是我。我是时间,我是空间,我是存在,一切的存在都是我;我是生命,一切的生命都是我。既然我是生命,一切的生命都是我,那么我既是生也是死,我是诞生一切的源头,我是吞噬一切的死亡,一切众生的生死轮回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一切众生的生展现着我生命的威力,一切众生的死展现着我生命的制约,我是苍天也是大地,我是时间也是空间,我是缘起诞生,我也是终结的源头,这个就是“觉者即所觉,所觉即觉者”。

然后,再更往上一步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真真切切的,这个就是人家讲的“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因为“存在”啊,当我到了……当现在的我再往上一步走到了这个“觉所觉空”这个地方,那么当一切的众生皆是我,生与死皆是我的体现,当蚂蚁和苍穹之主皆是我,一切众生的生灭缘起皆在我之中形成的时候,那么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我,那么到最后一步,当生命的温暖和爱之中熄灭了一切爱的对境的时候,只是爱本体存在的时候,那个爱的本体到了究竟终极那一步的时候,爱的本体啊,只是一念存在感,就是“有”“是”“存在”“认知”,或者说他就是一念觉,一念觉察,就是当我发觉这个东西是“有”的时候,那一念的“有”就形成了存在。

当存在的这个灵性宽恕了灵性所普照的一切生命的展现的时候,生命的一切展现全部归入生命本体的宽恕与爱之中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宽恕与爱的对象,相互对立了。一切都是宽恕,一切被宽恕,宽恕的本身也包括了宽恕缘起的这个觉性,这个“觉”,那么这个时候“存在”就会像是玻璃一样的,开始出现裂痕,直至粉碎,在那一瞬间就是“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就是宇宙中的一切——微尘、苍穹、宇宙、世界,光明、时间、空间,众生,灰尘,蚂蚁,神、灵、鬼,天堂、地狱,你我他,一切一切的存在,一切一切的觉受,一切一切的分别,一切一切的记忆,一切存在的与一切不存在的现象瞬间归为一点,那一点就是觉知,觉知呈现着“存在”出现裂痕,粉碎,就像那个科技里面讲的时空湮灭一样,就像是一个巨大质量的星体,塌陷了,吞噬一切的时间和能量,就会出现那种情况,就是虚空粉碎。

然后这个时候呢,你的觉性,就像是在一场深深的梦境当中瞬间醒过来了,那种境界我体验过,虽然很短暂,虽然时间……可能我要隔好几个月,三四个月才能体验过那么一次“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状态,大概我三四个月甚至于半年才能体验过一次,那一次大概就是个十几分钟,但是我是注定会体验的,就是我的修行是有轮回的,我大概半年就会体验到一次“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节目内容为媒体或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文学城电台(海外电台)的观点、立场以及投资建议。
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注意: 请不要在评论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类似侮辱性的言辞。

只有真实的证量才能把每一个境界描述得如此详尽和完整。如果是假的,文字中会有很多前后矛盾的漏洞。赞叹!

赞,太不可思议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