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1945年8月5日,美军战机200架空袭日本列岛,继续李梅火攻。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8月9日,美军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爆炸轰鸣,核尘阴霾层层积压,远远望去,日本列岛摇摇欲坠。1945年8月8日晚11时,就在收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具体情报的当天,苏联高层深知时局变化,窃取远东利益已经时不我待,遂立刻撕毁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照会日本驻莫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5-08-28 05:03:03)
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昨天拉黑了一个读者,因为他的三次留言。第一次是我两年前在一篇文章中聊到基础福利制度的必要性(我并非福利主义者,但认为一个社会中基本的福利保障兜底是必要的),他留言大骂福利制度都是“白左搞出来的垃圾”。第二次是前两天,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对目前俄乌战争的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请尊重真正的历史,少一些戏剧化仇恨,多一些理性的怀念和反思。结束这场“情绪盛宴”,让史实来的清楚一点,让和平的声音多一点,让我们好好活在真实与清醒里。影院的“民族秀”开场白暑期档最大热片《南京照相馆》于2025年7月25日上映,票房迅速破9亿。观众在影院里咬牙切齿,看完有人直接站在银幕前号召大家一起默哀。可是你有什么资格号召大家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南京照相馆》说南京会战:你能想象,一个贫弱农业国家为抗战求存有多么努力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写完《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持续深入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然而,越是了解历史太多,每天接触大量日军暴行图文等等,她抑郁困惑淤积难解,竟以自杀告终。为此,我非常理解。长期研读战争史和国际政治,尤其专注南京会战和南京大屠杀这段往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南京照相馆》电影热映,造成两个现象。一个是不成熟的骂与恨。一个是成熟的分歧与误会。其中,当年指挥南京会战的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也为这部电影开篇叙述“逃跑”,于是被人们各种解读,成为骂与恨、分歧与误会深度纠缠的历史人物。其实,为历史或思考、或激动,均与道德无关,纯属认知养成和历史常识的不对等的标志。于是,我想以这篇文章,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引言。历史难免被情绪、立场、价值观等等耽误,如是胡适先生笔下各款风姿摇曳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次出场,总是擦脂抹粉,俗不可耐。其实,极左极右叙事都是擅长将历史“打扮”俗气,却又猎奇、狗血,往往更能够刺激读者偏听偏信,从八卦奇闻中去窥探所谓的历史……前几天,我在《卢沟桥事变88年纪:从冲突、停战、政治博弈、再到全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期,纪念抗战胜利80年之际,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成功卷起一波愤怒,尤其看到很多相关小视频,有很多小孩子看完电影泣不成声,认为南京大屠杀是我们的国耻。然而,南京大屠杀究竟是谁的耻辱?无疑,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侵略者强加我们的一场浩劫。然而,在文明史上,南京大屠杀并非受难者的耻辱,而是日本军国主义作为侵略者、施暴者的耻辱。如论国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题记,又到七七事变纪念日,浏览网络,感慨很少看到关于抗战的文章,偶尔有了几篇,也是大词叠加口号,忽然想起总应该有人去写去读那些日子吧。或者是我,或者是你。为我们族群的那段苦难的历史,也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谨以此文敬赠我们父辈、祖辈、曾祖辈的抗战。橡树,2025年7月7日。现在,再看七七事变,确实存在偶然与必然。一直以来,中日等院校学界都在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本文来源:网易/慈翔大行本人非历史学家,但因为创作南京保卫战题材长篇小说,而关注、研究那段历史长达八年,在刚刚完成拙作初稿、正谋求影视化之际,得悉出了部《南京照相馆》,遂欣然去看了。我的印象是,这部电影视角新颖,构思巧妙,故事精彩,泪点不少,一些情节相当感人,将真实历史照片场景,复原为影片的内容,看得出来,编导确实下了不少工夫,在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溃逃,实为历史讽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国及远东格局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于是,我们可以在故纸堆里寻觅,或者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感触。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随后,日军诬陷东北军,攻击东北军主要军事基地奉天北大营。就此,张学良麾下数十万东北大军一路不战而溃。到次年2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