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田

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我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从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感慨,共鸣,力量。
个人资料
林向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以下为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原副主任柳怀祖先生于2016年为《赛先生》撰写的文章,柳先生当年负责协助李政道教授处理国内事务,亲历了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CUSPEA实施的十年不过是中国物理学发展历史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它确实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 1977年春天,政道教授第三次回国访问,他再次对国内的教育情况做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返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事件概述 2025年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DOJ)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志提起刑事指控,指控其主导一个跨国“杀猪盘”(pig-butchering)加密货币诈骗帝国。该集团在柬埔寨运营多个诈骗园区,涉嫌强迫劳动、人口贩运、电信欺诈和洗钱,受害者遍布全球,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诈骗金额达数十亿美元。陈志目前仍在逃。作为此次行动的一部分,美国司法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没出息》是一首由中国大陆网红音乐人王博于2025年10月改编的网络神曲。它以台湾民进党“立委”王世坚在2017年台北市议会质询时的经典“金句”为基础素材,例如“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睁眼说瞎话,你在哽咽什么?你在哭什么啊,没出息!”等。这些片段被配上摇滚旋律,并添加幽默填词(如“问世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作者:托马斯·B·埃德萨尔(ThomasB.Edsall)埃德萨尔先生是《纽约时报》驻华盛顿的专栏作家,主要撰写政治、人口与不平等议题的评论。川普总统在他针对民主党人、自由派与左翼的战争中,释放出了全新的武器。在过去四个星期里,他发起了一场近乎前所未有的“党派内战”,其目标是削弱、摧毁、断供他的政治对手。川普对左翼的进攻,结合了多重暴力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最近几天有一篇引起中国网络舆论热烈讨论的文章,前香港交易所的总裁李小加在新加坡的一个演讲发言。李小加的发言给中国网民带来很大的震动,此文和相关的评论可能很快就会被中国网信办封杀。 李小加这个演讲是在上周四10月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的一场对话会上的一个演讲,他认为中国过去经济发展亏欠了数亿农民产生的财富。中国政府从农民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0)

用了三天时间读(听)完陈冲的自传-《猫鱼》。《猫鱼》是陈冲的第一部非虚构长篇,全书总计33万字,时间跨度长达百余年,内容涵盖陈冲一家四代人的故事。她以细腻独到的笔调,从上海童年的老房子写到旧金山的家;从少女时代《小花》剧组写到《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的银幕背后。 我一边阅读,一边感到震惊,佩服她成名后还有如此坦荡的勇气。生命中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2)
(2025-09-25 05:28:12)

在2025年9月15日(周一)的开场独白中,Kimmel批评了MAGA(特朗普支持者群体)阵营试图将Kirk的凶手TylerRobinson描绘成非他们一员,以从中获取政治利益。他说道:“WehitsomenewlowsovertheweekendwiththeMAGAgangdesperatelytryingtocharacterizethiskidwhomurderedCharlieKirkasanythingotherthanoneofthem,anddoingeverythingtheycantoscorepoliticalpointsfromit.”(我们在周末达到了新低点,MAGA帮派拼命试图将这个谋杀Ch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南德意志报》评论称,被特朗普包装成“重大胜利”的中美TikTok共识,实际上是美国一场“赢了面子输了里子”赔本交易。 涉及TikTok的禁令被白宫多次推迟执行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宣布,美中即将达成协议,TikTok会继续在美运作,但该公司的美国资产则将从中国的字节跳动转给美国拥有者。《南德意志报》的《争夺TikTok的较量》评论写道,虽然特朗普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8)
最近几天铺天盖地的新闻使我突然想起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是我80年代末在中国看的,现在我还能记得它的内容,可见此书的力量。下面是网上的一篇读后感。 想找各种方法来证明某人是错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有一段时间,我总想通过各种方法来证明,对方本身也有错,也有责任。在漫漫的证明路上,我体会到了失败,因为我所要证明的东西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事发前,泰勒·罗宾逊几乎是每个美国普通传统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孩子:与父母和兄弟关系和睦,学业优异,ACT考试成绩34分,跻身全美1%,还获得大学四年奖学金;同时,他没有任何犯罪记录。正因为如此,美国社会更该反思:这样一个理想的年轻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极端的? 《纽约时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昨天发了一篇文章:“从奖学金获得者到通缉犯:柯克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8)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