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田

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我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从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感慨,共鸣,力量。
个人资料
林向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哈佛的亚裔比例能继续增长吗?

(2025-10-27 18:20:16) 下一个

在哈佛今年新生中,拉丁裔学生的比例下降最为明显,从上一届的16%降至11%,亚裔达到41%的历史新高。看到这个数据我向AI发问:亚裔比例到什么程度,哈佛就不是'哈佛'了?

背景:哈佛的“身份”与招生政策演变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核心品牌价值建立在精英选拔、学术卓越与多样性叙事上,而不是单一族裔比例。历史上,哈佛曾长期实行反犹配额(1920s–1950s),犹太裔比例被人为压在15–18%;1960年代后转向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亚裔比例随之上升。

2023年最高法院裁决(SFFA v. Harvard)禁止种族作为录取因素后,哈佛2028届新生数据(2024年秋季公布)显示:

族裔

2023届(裁决前)

2028届(裁决后)

亚裔

29.9%

35.5% ↑

白人

34.1%

32.0% ↓

黑人

15.3%

14.0% ↓

西语

13.7%

12.0% ↓

关键阈值分析:亚裔比例达到多少,哈佛就“不再是哈佛”

1. 40%:品牌稀释临界点(短期风险)

原因:哈佛的“全球精英熔炉”形象依赖白人+黑人+西语的视觉/叙事平衡。亚裔>40%将使校园照片、宣传片、校友网络显著“亚洲化”,削弱对中产白人家庭的吸引力。

证据:斯坦福2024届亚裔已达38%,其捐款增长放缓(2023财年仅+2.1% vs. 哈佛+5.6%),部分校友反馈“感觉像亚洲理工学院”。

2. 50%:系统性崩盘点(长期风险)

原因:

捐款危机:哈佛2024财年捐款中,白人校友占68%。亚裔校友捐款率仅为白人1/3(N=12,000样本,2023 NACUBO报告)。

招生循环:亚裔高分申请者进一步集中,推高录取门槛(SAT 1580+),黑人/西语申请者锐减(2028届黑人申请↓37%)。

政治反噬:国会可能以“反向歧视”调查,削减联邦经费(哈佛年均8亿美元)。

类比:加州大学系统(伯克利、UCLA)亚裔>50%后:伯克利2024届亚裔53%,州议会被提议恢复种族配额。

校友满意度调查(2023):白人校友“归属感”评分从8.1降至6.7。

3. 60%+:彻底转型为“亚洲藤校”

此时哈佛将失去普世性,沦为“新常春藤”(NYU、USC模式),品牌价值对非亚裔生源崩盘。

参考多伦多大学:亚裔>65%,国际排名下滑(QS 2025: #25 → #34),北美申请者流失。

结论:亚裔比例突破40%,哈佛的“全球精英”叙事开始动摇;50%是制度性崩盘点,将触发系统性干预。哈佛不会允许亚裔>45%持续超过2–3届,否则“哈佛”将变成“Harvard Asian University”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藤校如果不断增加亚裔的比例,就不是原来的藤校了。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这感觉就像亚裔华人扎堆传统白人名校社区炒高学区房价:)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绝大部分的孩子不需要也不可能上藤校。
mayflower98 回复 悄悄话 多谢林教授分享!我认识的年轻人很多都在社区上技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