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请求南梁皇帝萧衍让他回到北方去,皇上答应了他。独孤信的父母都在山东,皇上问独孤信要往何处,独孤信说:“事奉国君的人不敢因为顾念私情而怀有二心。”皇上认为他很忠义,送给他丰厚的礼物。独孤信和杨忠都到了长安,向西为皇帝元宝炬上奏书请罪,西魏因为独孤信之前有过平定三荆的功劳,改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加上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其余的官[
阅读全文]
公元537年正月,东魏丞相高欢驻扎军队在蒲坂,建造了三个浮桥,想要渡河。西魏丞相宇文泰驻军在广阳,对诸位将领说:“贼兵牵制着我们三面,建浮桥以显示他们必将渡河,这是他们想要拖住我们的军队,使得窦泰的军队能够进军到西边去。高欢自从起兵以来,窦泰常常做他的先锋,窦泰手下多是精锐士卒,屡次得胜因而很骄傲,现在我们去偷袭他,必定可以打败他,[
阅读全文]
高欢长子高澄十五岁,为大行台,并州刺史,请求入邺城辅佐朝政,丞相高欢不允许;丞相的主簿孙搴代为请求,才允许。丁酉日,任命高澄为尚书令,加领军,京畿大都督。东魏朝廷虽然早就听到过高澄的器度和才识,但认为他年纪尚小有待来日。等他到了朝廷后,执行法令非常严苛,所有政事没有拖延停滞的,国内外都非常震惊敬佩。又推荐并州别驾崔暹做左丞,吏部郎[
阅读全文]
己巳日,东魏任命丞相高欢为相国,借用天子的仪仗,享有特殊的礼遇,高欢坚决辞谢掉。
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领大都督窦泰,太州刺史韩轨等攻伐潼关,西魏丞相宇文泰驻军在霸上。司马子如和韩轨调转军队,从蒲津利用夜晚偷渡过去,攻打华州。当时华州修整城墙尚未完工,东魏士兵把梯子靠在城外,天一亮,利用梯子爬进城去。州刺史王罴睡觉还没起床,听到[
阅读全文]
535年,正月初一,西魏魏文帝元宝炬在长安城西举行即位大典,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大统。
谓州刺史可朱浑道元早先附属于侯莫陈悦,侯莫陈悦死后,丞相宇文泰就去攻讨他,但无法攻克,于是彼此签订和约后退兵。可朱浑道元世代居住在怀朔,与东魏丞相高欢交情很好,而且母亲哥哥都在邺城,因此经常和高欢往来。宇文泰想要去攻打他,可朱浑道元就率领部众三千户往[
阅读全文]
高欢从晋阳出发时算起,到现在一共给皇帝上了四十次的奏疏,皇帝都没有回复他。高欢于是东回洛阳,派遣行台侯景率军进攻荆州,荆州百姓邓诞等人捉拿了贺拔胜留下处理荆州事务的元颖去响应侯景。贺拔胜退回到荆州,侯景迎击他,贺拔胜兵败,率领数百名骑兵去投奔南梁了。十月,高欢到洛阳,又派遣和尚道荣奉上奏表给孝武帝元修说:“陛下如果能远赐一道命令[
阅读全文]
眼见高欢渡过黄河,洛阳危在旦夕,皇帝急忙召集群臣询问对策,大臣有的想要去投奔南梁;有的说去依附贺拔胜;有的说向西到关中去;也有的说守住洛口和高欢决一死战,众说纷纭,计策决定不下来。被皇帝委派镇守虎牢的元斌之与斛斯椿争夺权力,抛下斛斯椿回来,欺骗皇帝说:“高欢的军队已经到了。”丁未日(二十七日),皇帝派使者召回斛斯椿,随即统率南[
阅读全文]
之前,丞相高欢曾经认为洛阳长久以来经过许多丧乱,想把国都迁移到邺城。皇帝说:“高祖定都于河洛,为万世立下了根基;王既然想要保全国家建立功业,就应该遵从孝文帝太和年间遗留下来的旧有规矩才对。”高欢于是停止了行动。然而到了这会儿,高欢重新又想谋划迁都邺城,派遣三千骑兵镇守建业,增加河东和济州的军队,聚集各州的粟粮都运送进邺城里。皇[
阅读全文]
皇帝派大都督源子恭镇守阳胡,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又任用仪同三司贾显度为济州刺史,率豫州刺史斛斯元寿赶快东赴济州,斛斯元寿是斛斯椿的胞弟。济州刺史蔡儁是高欢的人,不肯把刺史位置拱手交给贾显度,皇帝愈发愤怒,录下洛阳文武官员议论高欢的意见送给高欢,并且让温子升拟写诏书给高欢说:“朕不曾使用武力,就坐享其成坐上天子宝座,所以说,生我者[
阅读全文]
宇文泰进入了上邽城,接受侯莫陈悦的府库,财务堆积如山,宇文泰秋毫不取,全部拿来赏赐给士卒,左右的人有窃得一个银瓮回来的,宇文泰知道后问罪处罚他,把银瓮剖开赏赐给将士们。
夏州长史于谨对宇文泰说:“明公您占据关中险固之地,将士骁勇,土地肥沃。如今,天子在洛阳,受一群奸臣所胁迫,如果明公您能向天子表明您的诚恳,分析时势的厉害,请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