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高知高干大资本家国军高级人员(去台和没去台的),这些子弟较多。 而高干又以那些知识分子高干的子弟为主,这些人知道国家要干嘛了,让孩子去开开眼界学习学习,能留外面也行,至少不用担心政治运动。很少有大别山或井冈山地区老红军的子女,他们一时还没想到这条出路。 与海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资产阶级的孩子,借国门打开之际,出来了再说。 国军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女留学生,和非华人通婚,很正常,这儿是美国,各族裔之间的通婚现象很普遍,确实有利益导向的通婚,也有嫁娶比自己老很多的人,但是,把这类事情说成普遍现象,不实,不妥。 三十多年前的留学生社会,女生,特别是年纪大一些,学业好一些的,的确不容易在华人社区找对象,习俗上国女向往的男性往往比自己各方面应该强一些,但各方面条件很棒的国男,要想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在纽约时认识的一个人,留学生,在布朗士黑人较乱区住过好几年,恰恰是他儿子的十来岁左右,结果学得一口那种黑人口音表达方式,中国反倒说不好了,至少被老爹骂了之后还嘴,一定是一大堆老爸听不很明白的slang。 试问,这孩子算不算融入了美国社会? 绝大多数国人会不以为然。 那时候纽约的南美裔或其他国家的黑人很少。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长大才来的人,语言很难真通,真通的定义是使用起来与母语基本无差别,这儿得说一句,口音不是那么要紧,否则很多南方人就有可能被说成中文不佳了。 在此长大的,或半大不大时来的,就没人去问他们有没有语言问题了,这群人也不存在融不融入此地的社会。 成年来的能不能融入呢?也得看标准,还有需要。 同样是纽约,有着极大的华人社区,那儿能够非常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25-08-31 13:49:36)
大概从有中国历史开始,有一份自己的土地,几乎成了千百年人们的目标。 中国的社会基本上就是有土地和没土地的两种人,社会的变革,动力说白了也就是没土地的人想要土地,有土地的人想要更多或要保住自己现有的土地。 近代开始有了规模工业,便有了专门从事工业的人,拥有者就是老板,单纯干活的就是工人,相当多的老板,赚到钱后回老家或就地买土地,道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四十年代末开始,东北人民政府的招聘团,紧跟着解放军的进攻行动,打进哪个大城市,招聘团马上就去划拉人才,当时是人才,因为文没技术没知识的肯定不要,刘邓前脚进四川,招聘团后脚在成都重庆大肆招人,家父就是那时去到沈阳,其实四川刚解放,也是需要人才的啊!这就是中央对东北的特殊政策,远比后来广东浦东的特殊政策特殊得多。 对上海,甚至三野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若是把发粮票作为生存权的恩典,不能自圆其说的是农民就没有生存权了,抬杠可说他们是靠自己种庄稼的嘛,所以知青下乡就是怕你们家人口多钱不够花,影响生存权,所以就教孩子到农村去自己种粮食。 千万工人齐下岗算不算剥夺了生存权?不算剥夺,因为还是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可以自找出路,自行创业等等。 要说真正剥夺了生存权的是1960年河南的信阳地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海到了六十年代,单位分房的很少了,统统由房管部门管理。 至于原先许多单位的房子,就转交到房管部门了,比如阿拉屋里住的房子,就由国防科委某所交给了斜土路房管所收房钱房子坏了找他们。 文革中后期,年轻夫妻结婚前,既要到街道办事处结婚登记处登记,还要到房管所登记,结婚容易,双方单位介绍信加两本户口薄即可,想要房子的事就多好些了。 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上海,大集体单位的领导是区手工业局管理的,俗称街道工厂是也。小集体则是街道办事处管理的,更小的集体单位则是比街道更低一级的居委会管理的大家说成里弄加工厂或生产组。 主管单位虽说不同,实际上都是国家在管,结果只有收入与福利的不同,男人们混到这儿上班,找女朋友着着实实难度大得多了,在文革后期或毛主席过世四人帮被抓那阵,除非家里有钱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