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时 原著:《国学五百问》

(2006-05-15 07:56:03) 下一个
《国学五百问》


李时 原著
崔曙凤 整理

说明

《国学五百问》的原著是民国年间李时先生,李时先生是河北省乐亭县人,曾在北京、天津的大学中任教。本书在1934年出版,1935年再版。出版时封面题目《国学500问》,扉页由葛庆惠题《国学问题五百》。全书以经、史、子、集为纲分为四编,每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中,各编之后又附有《小学问答》、《创作家(发明家)问答》、《小说家问答》及《妇女作家问答》、《图书总说》五种附编。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组成了五百问。

国学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然而当代学者对于国学的知识和素养,与古人已有绝大的不同,其所怀抱的目的、所营建的基础和研究的路径都已异乎从前。而在民国时期,学者承晚清学术遗绪,国学大师辈出,尚能得古代之依稀仿佛。李时先生本书,完全以原典为依据,所设问题虽然浅显,但俱有所本,其中对于古人及古典作品,均持有明显的尊重态度。因此,本书对于初入国学之门的人,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原书为繁体、竖排,这次整理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并重新做了排版。对书中查出的一些笔误和错误,包括校正书中的引文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也重新作了整理。

由于本人正在初学,这部书的缺点和错误一定还不少,特别是关于原作者李时先生的情况,所知甚少,希望学者多多指正。

洛阳  崔曙凤
2003
4 

新版国学五百问

目录

再版序 原序

甲编  经部

一、何谓四部?其名始于何时?

二、四库之名何时成立?

三、经史子集之略说

四、何谓经书?

五、何谓六艺?

六、试言六艺之功用

七、何谓六经五经?

八、何谓七经九经?

九、何谓十经十二经?

十、何谓十三经十四经?

十一、试举二十一经之说?

十二、纬书产生于何时?

十三、何谓三易?

十四、问《易》之意义?

十五、《易》为四圣所作,孔子赞《易》有《十翼》之说?

十六、四圣作《易》,试指明其部分?

十七、试言《易》之内容

十八、说易家之派别?

十九、以道教解《易》

二十、以释教解《易》

二一、以新说解《易》

二二、何谓《尚书》?

二三、《尚书》有今古文之别,又有伪孔传之说

二四、《今文尚书》略说

二五、《古文尚书》略说

二六、谁传《洪范》?何谓《洪范》九畴?

二七、问现今流行本《尚书》何如?

二八、问《诗》之兴起?

二九、《诗经》共有几家?

三十、何谓四始六艺?

三一、雅有正有变说?

三二、《诗序》之作出于何人,说者不一,究以谁作为是?

三三、四家《诗》之传授人

三四、鲁齐韩三家《诗》之亡

三五、《礼》之起原

三六、何谓三礼?出于何人所作?

三七、《周礼》、《仪礼》之分别

三八、三礼各有若干篇?

三九、《周礼》六官何名?

四十、六官所掌何事?

四一、《仪礼》篇目有几?

四二、《仪礼》今古文之说

四三、《礼记》有大小戴之别

四四、汉代注《礼》者何人?

四五、何谓《礼运》?

四六、《春秋》三传为何?

四七、何谓《春秋左氏传》?

四八、左氏明经之义

四九、问不读《春秋》之害?

五十、何为《内传》、《外传》?

五一、何谓齐学鲁学?

五二、《公羊》多新义,是否?

五三、治《谷梁》学者较少于它书

五四、《春秋》三传评

五五、何谓三种《论语》?

五六、《论语》之撰集

五七、《论语》之内容何如?

五八、《孝经》为何人所作?

五九、《孝经》今古文之别?

0、流传《孝经》今文乎?抑古文乎?

六一、何谓《尔雅》?共分若干篇?

六二、 问《尔雅》十九篇之名称?

六三、《尔雅》之撰著

六四、孟尊于荀何故?

六五、孟子之撰著

六六、读《孟子》之法

六七、试列《十三经注疏》

六八、问《易》《书》《诗》注家之事迹?

六九、问三礼三传注家之事迹?

七十、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

七一、问《尔雅》《孟子》注家之事迹?

七二、读经于作文有益否?

七三、问文章体制原出于经,信乎?

附小学问答

七四、何谓六书?能释其义欤?

七五、六书次第不同,何者为优?

七六、问指事、象形之区别?

七七、问会意、形声之区别?

七八、昔人论转注有“考字左回,老字右转”,其说是否?

七九、造字而有假借一法,其用意何在?

八十、何谓小学?

八一、《说文解字》作者为谁?

八二、何谓秦之八体?

八三、何谓新六书?

八四、何谓大篆?

八五、何谓小篆?

八六、何谓隶书?

八七、何谓草书?

八八、何谓真书?

八九、何谓科斗文?

九0、何谓石鼓文?

九一、何谓甲骨文?

九二、何谓反切?

九三、何谓双声?

九四、何谓叠韵?

九五、谁创四声?其读法如何?

九六、昔人谓小学为文学之本,何故?

九七、问治小学之方法?

九八、史体大别有几?

九九、何谓正史?

一00、何谓编年?

一0一、何谓纪事本末?

一0二、试言正史之名称?

一0三、试述《史记》概略

一0四、问司马迁之事迹?

一0五、《汉书》之概略

一0六、问班固之事迹?

一0七、《后汉书》之概略

一0八、问范晔之事迹?

一0九、《三国志》之概略

一一0、问陈寿之事迹?

一一一、《晋书》之概略

一一二、问房玄龄之事迹?

一一三、《宋书》之概略

一一四、问沈约之事迹?

一一五、《南齐书》之概略

一一六、问萧子显之事迹?

一一七、《梁书》、《陈书》之概略

一一八、问姚思廉、魏徵之事迹?

一一九 、《魏书》之概略

一二0、问魏收之事迹?

一二一、《北齐书》之概略

一二二、问李百药之事迹?

一二三、《周书》之概略

一二四、问令狐德棻之事迹?

一二五、《隋书》之概略

一二六、问魏徵之事迹?

一二七、《南北史》之概略

一二八、问李延寿之事迹?

一二九、新旧《唐书》之概略

一三0、问刘煦欧阳修宋祁之事迹?

一三一、新旧《五代史》之概略

一三二、问薛居正之事迹?

一三三、《宋史》之概略

一三四、问托克托之事迹?

一三五、《辽金史》之概略

一三六、《元史》之概略

一三七、问宋濂之事迹?

一三八、《新元史》之概略

一三九、问柯劭忞之事迹?

一四0、《明史》之概略

一四一、问张廷玉之事迹?

一四二、《清史》之概略

一四三、问赵尔巽之事迹?

一四四、《民国史》之概略

一四五、问王闓运之事迹?

一四六、编年史之著者?

一四七、《资治通鉴》之优长

一四八、问司马光之事迹?

一四九、《通鉴纲目》之异例

一五0、问朱熹之事迹?

一五一、何谓五纪事本末?

一五二、何谓三通?

一五三、何谓九通?

一五四、问古今注史之著名者?

一五五、古人读史最熟者何人?

一五六、正史浩博,从何入手?

一五七、“六经皆史”,信乎?

一五八、《史》《汉》之外,何史最有益于文章?

一五九、史官见于载籍者,以何人为先?

一六0、春秋之太史,最著者何人?

一六一、问晋齐楚三太史之事迹?

一六二、两汉史家除马、班外,较著者尚有何人?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